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港口》2012,(8):12-12
<正>[本刊讯]从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获悉,2011年我国水上运输船舶总规模首次突破2亿载重吨,其中海运船队达到1.15亿载重吨,居世界第四位;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也首次突破100亿t,集装箱吞吐量达1.64亿TEU,双双位居世界首位,我国航运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据悉,2011年全国水路完成货运量42亿t、货物周转量7.5万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2%和10%。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为11.5%和47.4%。全国港口  相似文献   

2.
外资的中国港口投资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迪 《中国水运》2006,4(7):36-37
近年来,伴随亚太地区特别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港口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亚洲乃至全球航运业繁荣兴旺的引擎。2005年我国港口吞吐量达到49.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580万标准箱,10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大港行列,上海港吞吐量达到4.43亿吨,跃居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00万和1618万标准箱,分别跃居世界第三和第四位。中国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由港口大国进入港口强国。  相似文献   

3.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8,(10):42-44
2007年,中国船队运力已达到1.19亿载重吨,位居世界第4位;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更是在2007年首次突破一亿TEU。这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是巨大的船险市场。这一市场足以让世界众保险商趋之若鹜。但是,让人诧异的是,如此大的市场却令国内保险商乐不起来。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港口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外贸货物量90%以上由海运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位,亿吨大港达到14个,船队规模位居世界第四。  相似文献   

5.
《水运文献信息》2004,(9):16-16
在过去几十年中,韩国船队的吨位从20世纪60年代的12万吨猛增至1300万吨。港口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2002年货物吞吐量达9.4亿吨,尤其是釜山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6.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2,(4):347-347
本刊从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11中国航运发展报告》中获悉,2011年我国水上运输船舶总规模首次突破2亿载重吨,其中海运船队达到1.15亿载重吨,居世界第四位;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也首次突破100亿t,集装箱吞吐量达1.64亿TEU(标准箱),双双位居世界首位。2011年全国水路完成货运量为42亿t,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为100.41亿t。同时,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968个,比上年底增加334个,  相似文献   

7.
雷海 《水运管理》2013,(12):1-4,7
0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不论是海运、海事、港口,还是内河运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货物吞吐量连续数年达到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超亿箱位列全球第一,港口吞吐量2012年超过100亿t;海运船队从十年前的3 700万t发展到2.1亿t,增长迅速;我国港口装卸效率也是全球第一;洋山深水港区筑港技术和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技术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8.
李亮  郏丙贵 《集装箱化》2008,19(8):35-37
0 引言 我国是航运大国,也是港口大国,到200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等指标连续4a居世界第1位。但我国港口管理新体制运行时间尚短,港口经营市场需要进一步规范。美国在港口经营人管理制度方面较有特色,已建立以码头经营人收费管理制度和码头经营人协议反垄断豁免制度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港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自2003年起,我国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各国的首位。2010年,我国大陆有22个港口进入了亿吨大港的行列,比2000年底增加了19个,其中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港口第一位。到2010年底,我国港口共拥有生产性泊位3万多个,其中沿海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1774个,比2000  相似文献   

10.
《天津航海》2010,(4):26-26
日前,在南京召开的中国船东协会海员委员会上,河北远洋集团公司船员部经理代表集团董事局主席高彦明宣读了《关于免征国际船员个人所得税的建议》。高彦明在建议中说,我国近90%的外贸进出口货物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航运业被国务院列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运国家,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海运船队运力规模已超过6900万载重吨,位居世界第四位,17万国际海员担当着国际海运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中国港口、航运现状 中国是海运大国,也是港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运发展很快,现有年吞吐量万吨以上的港口2000余个,其中对外开放港口达130多个,每年接纳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6000多艘船舶。至1997年底,我国江海主要港口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达到490多个,完成货物吞吐量近13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3.8亿吨。我国民用船舶已发展到32万艘,近5000万载重吨。从事国际航运的船公司有310多家,沿海运输的船公司1300多家,内河运输的船公司5100多家。目前我国从事国际海运的船队规模已达到2400多万载重吨,并连续4届当选为联合国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跻身世界航运大国的行列。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的集装箱船队,在世界20大班  相似文献   

12.
视界     
大连港口货物吞吐量跻身世界前十2012年,预计大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74亿吨,同比增长11%,排名国内港口第6位、世界港口前10位;预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8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5%,增幅位居全国首位,承担东  相似文献   

13.
《航海教育研究》2012,29(3):107-107
日前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2011中国航运发展报告》(简称《报告》)。根据《报告》,2011年我国水上运输船舶总规模首次突破2亿载重吨,其中海运船队达到1.15亿载重吨,居世界第四位;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也首次突破10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64亿TEU,双双位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4.
《世界海运》2009,32(2)
厚积30年的发展,近年来,中国海运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海运船队运力跃居世界前列;港口建设、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年造船能力、年产量、手持订单量均居世界前列。而海运业如此璀璨的今天,是我国航运企业取得每一步业绩的力证,尤其是各企业在船队、港口、基础建设几个方面铸就的辉煌,让我们兴叹。  相似文献   

15.
中国集装箱船队近年来的长足发展,引起了国际海运界和造船界的极大关注。国外媒体援引我国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报道,中国目前拥有的集装箱船队总运力已上升到全世界第五位,集装箱运输占全球集装箱运输总量的19.4%;2003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处理量已达到4800万TEU,同比增长30.9%首次超过美国年港口集装箱处理量,跃升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16.
港口     
《中国远洋航务》2009,(4):83-84
全球集装箱港重排十强座次2008年我国跻身世界十强的港口分别是位居第二的上海港、位居第三的香港港和位居第四的深圳港;青岛港、广州港和宁波舟山港分列第六、第七和第八位。我国港口占有席位同比增加两个,分别为广州港和宁波舟山港。高雄港被挤出了十强,鹿特丹港由第六位退居第九位,汉堡港由第九位退居第十位。全球港口十强中亚洲占据8席。五强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新加坡港2992万TEU、上海港2801万TEU、香港港2430万TEU、深圳港2142万TEU、釜山港1342万TEU。  相似文献   

17.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8,(11):97-97
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司、大连海事大学主办,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救捞局和中国船级社联办,山东省交通厅承办的“中国水路交通改革开放三十年工作研讨会”于11月15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来自全国主要港口、航运、海事、救捞、船检等领域的企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校的共约15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运事业发展强劲,截至2007年底,与50年前相比,水路货物运输量增长6倍,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25倍,水路集装箱运输年均增长率达56.7%;8个大陆港口吞吐量进入前20强,16个港口进入前100名;海运船队运力规模从世界40多位跃居世界第4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航运大国,也是一个港口大国。目前我国拥有海运船队8000多万载重吨,其中外贸船队达到6000万吨,全国共有港口1400多个,其中对外开放港口130多个。2004年全国港口生产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总吞吐量突破4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150万标准集装箱。中国政府对于航运业和港口业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视,作为国际海事组织的A类理事国,我国积极认真地履行了有关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19.
港口     
全球集装箱港重排十强座次2008年我国跻身世界十强的港口分别是位居第二的上海港、位居第三的香港港和位居第四的深圳港;青岛港、广州港和宁波舟山港分列第六、第七和第八位。我国港口占有席位同比增加两个,分别为广州港和宁波舟山港。高雄港被挤出了十强,鹿特丹港由第六位退居第九位,汉堡港由第九位退居第十位。全球港口十强中亚洲占据8席。五强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新加坡港2992万TEU、上海港2801万TEU、香港港2430万TEU、深圳港2142万TEU、釜山港1342万TEU。  相似文献   

20.
构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航运服务中心双引擎发展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从2005年开始,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已连续3年位居世界首位。集装箱吞吐量自2003年起已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三,预计今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2600万TEU。上海港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心,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交叉点,背靠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长三角经济区和长江沿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