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交车与社会车辆混合行驶下的交通流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速度在交通流模型中通常定义为路段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但是当路段上社会车辆与公交车辆混合行驶时,社会车辆的平均速度往往要高于公交车辆的平均速度,如果将路段所有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作为公交车辆的平均速度或社会车辆的平均速度是不合理的。因此,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本文分别建立了公交车辆与社会车辆的速度模型,这两个模型为正确地分析路段车辆的运行状态、合理地计算车辆路段行驶时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1种基于车辆时空图的车辆异常行为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快速路车辆异常行为的检测有助于防止或及时处理交通事故,缓解交通拥堵,保障出行的安全和效率。采用多高斯背景模型提取前景运动车辆及其中心点并利用Kalman滤波算法跟踪运动车辆。在此基础上,得到各个车道上车辆的行驶时空图,通过车辆时空图对车辆行为进行轨迹分析,根据时间序列上车辆位置的变化检测车辆逆行,通过车间距和车辆位置状态信息检测车辆碰撞。实验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识别出车辆异常行为。  相似文献   

3.
熊定辉 《汽车运用》2005,(12):23-23
结合任务,选好培训企业当前,部队车辆装备更新快,种类多,各单位在利用地方企业培养车辆维修人才时,应本着部队车辆维修保障力量与车辆装备更新同步的思路,做到“新型车辆提前学、主战车辆重点学、常用车辆经常学”。瞄准部队当前列装车辆与即将列装车辆维修任务的需要,选择与部  相似文献   

4.
电线束是车辆信号与能量传递的重要通道,是车辆的"神经线"。工程机械车辆电线束系统因工程机械车辆自身特点及工作环境特殊性决定了其设计与安装不同于其它普通车辆。1工程机械车辆线束特点设计与安装工程机械车辆线束首先考虑工程机械车辆自身特点及工况。工程机械车辆工作环境大  相似文献   

5.
车辆侧翻是山区道路行驶车辆的主要事故形态之一.针对山区道路车辆的行驶安全,通过对车辆在坡弯结合路段的受力分析,建立了山区道路行驶的车辆动力学模型,根据横向载荷转移率研究了车辆侧翻与车辆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车辆在山区道路安全行驶的临界速度以及临界侧向加速度.通过车辆在山区道路的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车辆自身参数以及道路信息确定时,可通过控制车速及侧向加速度来避免侧翻的发生,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正本期专栏选登了2篇文章。车辆唯一性认定是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辨识车身上打刻的车辆识别代号可以有效判断车辆身份是否被篡改,是发现车辆盗抢、非法改装、非法拼装等车辆违法行为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车辆识别代号伪造技术不断更新换代,通过眼看手摸方法来识别车辆唯一性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已不能满足当前车辆安全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杨昊钧 《时代汽车》2023,(19):187-189
车辆识别代号即通俗称的车架号是为了识别某一辆车,由车辆制造厂为该车辆指定的一组字码。每辆车辆都应具有唯一的车辆识别代号,并永久的保持地标示在车辆上。该号码用以区别其他车辆,也被称为车辆的“身份证号码”。随着公路运输中挂车的大量运用,挂车车辆识别代号(车架号)改动的违法行为也随之增多。为了对嫌疑车辆进行认定,本文提出将痕迹检验与文件检验理论、方法结合,对车辆、拓印材料及文件材料同时进行比对分析,进而对车辆识别代号(车架号)进行综合研判。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对车辆的需求日益增大,对车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车辆的动态载荷对车辆的操纵稳定性、通过性、动力性和制动性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因而对车辆动态载荷的研究尤为重要.文章基于车辆二自由度,即在车辆的纵向和侧向上,分别推导出车辆在制动以及转向时车辆动态载荷的公式,利用汽车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搭建以丰田花冠为例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简化车辆制动减速过程,对车辆制动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建立车辆制动减速模型,通过传感器及车载摄像头获取车辆实时车速及制动最大距离,将其作为信号输入到车辆控制模块,基于Simulink对车辆制动过程进行仿真,得出车辆制动数据。  相似文献   

10.
在自动驾驶车辆与人工驾驶车辆混行的复杂交通环境中,如何减小驾驶行为截然不同的2类车辆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对于车辆行驶安全性、乘坐舒适性和交通通行效率的影响,是当前自动驾驶决策与控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个人机混驾环境下人工驾驶车辆与自动驾驶车辆之间的非合作博弈交互框架。首先,综合考虑车辆加速度线性递减的驾驶人纵向操纵特性、差异化配合程度和不同的延迟响应特性,建立人工驾驶车辆的纵向博弈策略。其次,考虑自动驾驶车辆与周围车辆的安全性约束,以及自动驾驶车辆在换道过程中的舒适性和通行效率目标,设计了自动驾驶车辆的纵向博弈策略。然后,基于主从博弈理论对不同混驾环境下人工驾驶车辆与自动驾驶车辆的博弈交互问题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换道间隙和自动驾驶车辆的纵向速度轨迹,并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规划出自动驾驶车辆的横向安全换道轨迹。最后,根据人工驾驶车辆不同配合度和延迟响应时间的差异,设计了多组人机混驾试验工况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自动驾驶车辆能够快速准确识别人工驾驶车辆的配合度,选择出最优的目标换道间隙,并与间隙周围的自动驾驶车辆协作来汇入目标间隙。在换道过程中,自动驾驶车辆始终与周围车辆保持安全...  相似文献   

11.
车辆唯一性认定是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辨识车身上打刻的车辆识别代号可以判断车辆身份是否被篡改,是发现车辆盗抢、非法改装、非法拼装等车辆违法行为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车辆识别代号伪造技术不断发展,通过眼看手摸方法来识别车辆唯一性信息其可靠性和准确性不能满足当前车辆安全管理的需求。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车辆唯一性识别技术的作用机理、辨识方法、可靠性、使用成本等情况,对提高我国现有的车辆唯一性识别方法和技术具备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结合任务,选好培训企业当前,部队车辆装备更新快,种类多,各单位在利用地方企业培养车辆维修人才时,应本着部队车辆维修保障力量与车辆装备更新同步的思路,做到"新型车辆提前学、主战车辆重点学、常用车辆经常学".瞄准部队当前列装车辆与即将列装车辆维修任务的需要,选择与部队任务匹配的地方维修企业,同时要考虑到企业的规模、专业化程度、维修技术力量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车辆转向的内在特性,给车辆转向控制方法提供理论研究基础,依据非线性系统动力学结构稳定性理论,提出了车辆转向动力学分岔理论。基于车辆转向动力学分岔理论对车辆转向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车辆前轮转角、车辆纵向速度及后轮转角为分岔参数,研究其对车辆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的影响规律,得出了车辆在不同转向状态下的稳定转向区间。研究结果表明:车辆稳态转向时不发生动态Hopf分岔,而发生静态鞍结分岔;理论研究结果与车辆实际运行情况相符,非线性系统结构稳定性理论用于车辆转向动力学研究是正确、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正>车辆作为公路运输的主要载运工具,其运行安全是遂行各项保障任务的基础,车辆技术状况不仅关系车辆装备及驾驶员的安全,而且关系到车辆保障任务的完成。车辆检测作为车辆技术状况监控的有效手段,利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对车辆安全性能进行测试,为  相似文献   

15.
道路运输企业公营私营车辆能耗差异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统计企业公营车辆的能源消耗水平以表征整个企业的车辆能源消耗水平,需要验证企业公营车辆的燃料消耗水平与私营车辆的燃料消耗水平的差异性.运用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方法,对道路运输企业公营车辆与私营车辆的燃料消耗水平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道路运输企业中公营车辆的燃料消耗水平与私营车辆的燃料消耗水平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电涡流缓速器是一种车辆辅助制动系统,安装于车辆传动系统中,用于车辆辅助制动.使用电涡流缓速器,可显著提高车辆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降低车辆制动系统及轮胎的维护成本,减轻车辆制动时的噪声及粉尘污染.  相似文献   

17.
无人车是指能够在各种路面或野外环境行驶及执行某种任务,但车内没有操纵者的车辆。根据控制技术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无人车可分为遥控车辆、自主车辆和智能车辆。摇控车辆是通过无线电、光纤等技术受操纵者远程控制的无人车辆;自主车辆是具有初步人工智能,能够自主行驶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车辆在突变风荷载作用下的气动特性,以大客车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方法,对侧向风作用下车辆风荷载突变过程中车辆的气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动网格技术实现了对车辆行驶出隧道及通过桥塔区域时车辆风荷载的突变过程的动态模拟,分析了车体表面压力分布及气动力系数变化规律,讨论了车速、风速、车辆所处车道位置对车辆气动力系数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车辆行驶出隧道及车辆穿过桥塔区域时隧道及桥塔遮风效应的影响区域变长,车辆的三分力系数均有较大的突变。车辆所受风荷载突变使车辆的安全稳定系数发生较大突变,对车辆的行车安全和舒适性带来较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95246部队狠抓车辆装备精细化准备,修订车辆保障方案,调整车辆战备器材,配套保障物资,补充随车工具附件,开展车辆技术整治,车辆完好率、战备率均达到总部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车辆器材工作是车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器材工作中车辆器材的消耗情况决定着车辆器材筹供的数量,是车辆器材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因此,确定比较准确的车辆器材消耗数量对做好器材保障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