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在城市路网快速化工程中,如何改造与利用现状立交是工程的主要难点之一。以宁波东环北延快速路项目中的钟包立交为例,通过全面分析现状建设条件、交通功能、实施难度、社会影响等因素,结合路网规划,对立交改造方案进行研究。共提出4种改造方案,分析论证表明,快速路系统枢纽型互通立交结合地面系统平交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复合式互通立交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多条高速公路的设计实践,阐述了复合式互通立交的特点,并对服务型立交和枢纽型立交组合成的复合式互通立交进行了重点研究,对复合式互通立交设计的若干问题进行论证、探讨,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外环线-津汉快速路组合立交是外环线东北部调线与津汉快速路形成的枢纽型全互通立交,起到疏解市内外交通,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作用,是天津市规划快速外环的重要节点。该节点现状及规划交通条件复杂,现状地物制约条件多.通过对立交功能、交通量、设计要点分析,对方案进行比选.最终确定立交设计方案。该立交方案设计思路可供同类立交设计及建设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借鉴近年来对互通立交改造设计的工程经验,特别是T型枢纽改十字型枢纽工程,依据了"完善功能、合理利用、保通设计"原则,结合乐理互通立交改扩建方案实例,进行方案比选及特点分析,总结了T型枢纽改十字型枢纽的改造要点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该文结合渝黔高速公路扩能项目的重大节点工程——南桐复合式枢纽互通的方案研究过程和结论实例,探讨了复杂地形条件下和铁路交叉条件下立交选形的思路和方法。该枢纽互通路网情况复杂,与永城北枢纽复合设置,解决该项目分别在永城镇及南桐镇与綦万高速的交通转换,并实现在两个场镇的下地功能,同时与綦万高速公路设置的既有永城下地互通呼应,满足该区域内的交通需求。该项目主线在枢纽前后区段受地形限制,与綦万高速公路交叉点高差达28m,互通区内民居、厂房密集,受在建和老三万南两条铁路、綦万高速公路麻坝大桥以及该项目温塘村特大桥(连续钢构)影响,互通匝道布设极为受限。施工图设计阶段遵循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和适应性原则,经过充分论证和方案比选,最终确定复合式枢纽互通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枢纽互通立交是进行高速公路之间交通转换的重要节点,对于车道数不同、交通量相差较大的两条高速公路之间的互通立交,其匝道形式、线形布局和交通组织也较为复杂。结合工程实例,探讨非对称型枢纽立交变速车道的设计要点,尤其是当匝道交通量较大且主线发生车道数变化时,基于车道数平衡的原则,如何进行立交加减速车道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7.
鱼嘴立交是渝宜高速与唐复路形成的枢纽型全互通立交,为两江新区龙盛片区的门户型立交。分析了鱼嘴立交的功能定位,介绍了有关主要技术标准、立交总体设计以及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改扩建将是未来公路建设新的热点,而高速公路中互通立交的改扩建将是改扩建的一个难点。该文以包茂国家高速湖南段吉首东枢纽互通立交改扩建为背景,通过对原互通形式、交通量和交通组织等控制因素的分析,探索复杂因素控制条件下单喇叭互通改扩建为四路枢纽互通的设计思路和选型问题。  相似文献   

9.
沪蓉国道主干线支线重庆忠县至垫江高速公路太平互通式立交是长梁高速与忠垫高速交通转化的大型立交枢纽工程。立交区域水文条件复杂,排水困难。结合互通区施工图设计和现场施工实际情况介绍互通区排水系统设计,为山区高速公路立交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连湾海底隧道是大连市核心区连接大连湾南北两岸的快速通道,也是核心区出入市区的快速通道。其南岸接线立交是实现新建快速路与中山区老城区路网交通转换的枢纽,未来又要承担与疏港路延伸线(快速路)的交通转换功能。对项目的功能定位、南岸的规划条件、交通需求以及周边的建设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在交通组织设计的基础上,介绍了推荐的立交总体方案。方案考虑近远期的结合:近期提出"两级分岔、三向分流"的交通组织策略,推荐三点集散变异Y型地下立交与周边路网衔接;远期结合疏港路延伸工程,增设双子叶型地上立交,实现两条快速路之间的互通。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复杂控制条件下枢纽互通的方案设计问题,分析了湖杭高速公路吴兴至德清段工程双林枢纽的控制因素,阐述了立交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的因素,比选论证了各个方案,得出了匝道形式选择是互通方案确定的关键因素,合理的匝道形式提高了天然气管线的安全性,降低了枢纽立交的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12.
根据项目道路功能定位,节点交通预测分析,确定互通立交交通主流向.通过项目节点处建设条件分析,互通立交交通功能对比,提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3.
泸州立交是城北绕城环线与蜀泸大道形成的枢纽型全互通立交,是泸州市的北门户,是城市道路与外围公路网络完成交通转化咽喉,同时也是从北出入口进入泸州的第一视点。该文分析了泸州立交的功能定位,介绍了其主要技术标准、立交总体设计,可供同类立交设计及建设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市西中环-南内环立交是西中环与南内环形成的枢纽型全互通立交,是太原市中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立交不仅是城市外围长距离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转换的咽喉,也是城市西部各组团与城市腹地之间进行交通转换的重要节点。对西中环-南内环立交的功能定位、主要技术标准、总体设计方案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可供相似工程的设计及建设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复合式枢纽互通立交布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成海  何斌 《公路》2012,(5):61-64
高速公路网建设的逐渐密集,导致多肢交叉的复合式互通立交随之增多,使得安全、经济、简洁、合理地设置复合型枢纽互通立交显得尤为重要.就日照南复合式枢纽互通立交的设置,对复合式互通立交的布置、交织段长度及通行能力进行研究,通过多方案的分析比较,以端部、变速车道的精细设计为重点,完善设计方案,提出了复合式互通立交设计的要点、布设方法和注意事项,以达到复合式互通立交功能与经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元—巴中高速公路巴中东互通立交的设置条件、设计思路和具体设计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山区收费互通立交的一些设计思路。在互通立交的设计中应根据场地条件和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灵活选择和改变常规互通立交形式,对匝道线形进行综合布设,最终实现整个互通立交设置和场地条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许红  丁茂瑞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4):99-101,11,12
高速公路的互通与立交枢纽形式多样,地理环境、建设条件差异明显。该文介绍了广深高速鹤州立交改扩建技术,认为:互通与立交的改扩建必须因地制宜,在充分研究路网规划和立交扩建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设计。互通立交的改扩建在尽量满足交通流的需求下,应合理确定改扩建方式,在考虑建设规模、安全性、工程经济、实施难度、景观设计等多方面因素的前提下,应着重减轻施工期对现行高速公路和地方交通、经济的干扰,最大限度地满足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枢纽互通立交是高速公路间交通转换的通道.该文通过分析广深高速公路广氮枢纽立交拥堵的原因,介绍了4个设计方案,从多角度综合比较提出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阐述了对互通式立交整体改造要注意的问题和对地方规划及交通造成的影响,总结了改造方案设计过程中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福州市双湖立交是六路交叉的互通立交,就该立交方案研究阶段的交通功能分析、设计思路、立交功能和形式作简单介绍和比较,探索复杂因素控制条件下六路互通立交的设计思路和选型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升级改造工程互通式立交总体规划及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连一级公路是部分控制出入的一级汽车专用公路,沿线设有一些互通式立交、分离式立交、通道、天桥和众多平交。在实施高速化升级改造时,互通立交总体规划及方案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路网功能、沿线城镇交通需求、地形地质条件、既有互通立交的合理利用和旧路线形指标等因素,与完全新建的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总体规划及方案设计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