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6.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梅溪河大桥(大跨径斜拉桥)进行了考虑材料与几何双重非线性因素静力稳定分析,并采用多段索单元考虑斜拉索的垂度及几何非线性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该桥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该桥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混凝土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因素对结构稳定性系数影响较小,但采用多段索单元模拟斜拉索后,几何非线性影响增大,结构的稳定性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7.
张茜;邓志华;孟园英;吕荣;宋元印 《公路》2024,69(5):183-191
锚箱式连接形式广泛应用于大跨径斜拉桥中。目前对这种锚固结构的疲劳受力机理以及参数变化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等方面尚不明确,采用常规力学分析难以探究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为研究斜拉桥锚箱结构受力规律,以南中高速横门西特大桥为依托工程,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塔上钢锚梁和钢锚箱进行疲劳性能及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塔上钢锚梁和钢锚箱结构在大索力状态下均未出现疲劳破坏;调整结构参数可以显著改善结构应力集中问题。在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索梁锚固结构设计优化建议,可提高锚固结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8.
9.
10.
为研究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在不同抗震体系与阻尼参数下的抗震性能,本文以主跨385m的京杭运河泗阳桃源大桥为背景,对比结构在纵桥向无连接装置、设置粘滞阻尼器、设置弹性索三种体系下的抗震能力,并进行了粘滞阻尼器与弹性索的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比较了不同参数下桥梁关键部位的地震响应变化,研究了不同体系下地震力传力路径。结果表明:选择合理阻尼参数与减隔震支座参数,可以大幅减小关键位置位移和关键构件内力,提高桥梁抗震性能。最后,给出了背景工程的合理设计参数,为同类型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番禺大桥的运营监测实践,系统地介绍了大跨径斜拉桥的运营监测的方案、监测项目,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实践表明,相关的方法无论从实用性还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了2种不同结构形式的索塔有限元空间实体模型,利用这2种模型分别分析了某一大跨度斜拉桥的索塔在恒载和温度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受力特征,得出承台需设置系梁的结论,并对类似结构的设计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虑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应用弹性 塑性铰分析模型进行材料非线性分析,研究了主梁自重和车辆荷载作为增量荷载时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研究表明,所采用的方法可以追踪个别杆件进入塑性到结构整体失稳的全过程,确定出斜拉桥极限承载力。梁的自重和车辆荷载为增量荷载时,塔根处的主梁截面、塔的截面等较容易屈服。车道荷载中集中荷载的作用位置对斜拉桥塑性铰的发展、形成失效路径、极限承载力等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省莱芜是香港东路龙马河大桥为例,对空间斜拉索景观桥梁的概念性方案设计进行了论述,并对桥梁结构、空间塔柱、拉索体系的受力特点、景观拉索的阻尼器设置等设计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合理成桥状态是斜拉桥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混合梁斜拉桥的受力特点,总结分析确定合理成桥状态的基本原则,提出确定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分步算法,基本思路为:根据相关工程经验初拟结构尺寸,先采用"改进零位移法"初定成桥状态,再采用"最小二乘法"将索力调均匀;计算活载效应,综合考虑成桥运营状态主梁弯矩均匀,正负弯矩大小相当,主塔弯矩较小,索力均匀及避免墩顶负反力等要求,对索力进行调整,边跨混凝土梁配置钢束;成桥运营状态验算。并以某大跨度混合梁独塔斜拉桥为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分析,实践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思路清晰,计算精度高,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桃夭门大桥斜拉索上下锚头的综合防护方案为例,介绍了处于海峡地区的大跨径斜拉桥拉索锚头的防腐蚀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18.
厦漳大桥大跨度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采用钢锚梁、钢牛腿的结构形式,构造复杂且重要性突出,有必要进行局部分析。该文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三维板壳和三维实体单元建立空间模型,其边界条件和荷载工况考虑了施工过程及成桥阶段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提供索塔锚固区构件定量的力学性能分析数据,并为指导和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及意见。 相似文献
19.
20.
以九江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以平面杆系有限元程序FBR_CAL_SUO和SUS_CAL_SUO为计算软件,采用恒载平衡法、应力平衡法和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综合法,以控制结构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主梁的上、下缘的最大、最小应力为主要目标,以调整索力为主要手段,综合考虑恒载、活载、预应力及配重荷载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基于正装计算的优化法确定合理成桥状态。以这种方法确定的合理成桥状态与设计数据相比较,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的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