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眉山市南河大桥主桥(75 m+125 m+75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为背景,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浇筑斜交连续梁桥的总体布置、主梁构造、节段划分、预应力钢束布置、主梁纵横向受力、箱梁截面应力控制原则等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并针对连续箱梁斜交端部构造处理、斜交支承反力分配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以后同类型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姑嫂树路主线高架需要上跨京广铁路等多条铁路线,为避免或减少施工期间及日后维护对铁路运营和地面交通的影响,研究该桥设计方案选型。考虑铁路现状及桥跨布设控制条件,选择与工程实际较适宜的(65+110+65)m悬臂浇筑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转体施工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部分斜拉桥3种桥型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功能性和安全性的考虑,由于转体施工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方案仅需在转体期间2~3h内封闭铁路,其余时间对铁路运营无影响,综合经济性、施工难度、养护费用等因素,最终选择采用该方案。  相似文献   

3.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820m的双塔非对称混合梁斜拉桥,大桥中跨与南边跨主梁采用PK断面钢箱梁结构,北边跨主梁采用PK断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长251.5m)。受粉细砂地质条件影响,大桥北边跨主梁采用"1+1桥位短线法"进行工厂化预制、胶拼施工。施工时,首先采用大型组合式移动模板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节段预制施工,然后利用1 100t特种龙门吊机将箱梁节段提升至墩顶滑移支架,最后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节段匹配、胶拼,并张拉纵向预应力钢筋进行体系转换,完成北边跨主梁施工。  相似文献   

4.
以某(45+2×80+45)m大跨PC连续刚构桥(箱梁顶板宽12.5 m)为工程背景,建立箱梁横向框架空间网格模型,对其箱梁顶板横向受力进行分析与计算,得出大跨PC宽幅箱梁横向计算参数计算与结构截面验算的技术要点,提出大跨PC宽幅箱梁桥顶板横向设计宜按全预应力砼构件设计、应满足A类预应力砼构件设计要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双曲拱桥拓宽改造的美观和施工工期等方面的要求,设计了跨径布置为(44.055+7×44.41+44.055) m的先简支后连续变截面预制小箱梁。通过优化变截面预制小箱梁的构造和预应力布置,解决了变截面预制小箱梁由于跨中梁高较低,跨中承载能力薄弱的问题。受力分析结果表明:变截面预制小箱梁施工阶段验算、承载能力验算、截面压应力验算、截面抗裂验算和刚度验算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60+105+60)m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设计,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变高度连续箱梁桥截面形式的选取、结构尺寸的拟定、预应力钢束布置方式等设计要点进行了研究分析,可供同类桥梁结构设计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笔者历年来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的设计经验,基于某项目(108+180+108) m南水北调特大桥实际设计案例,从箱梁构造、预应力体系布置、设计计算等方面介绍了变截面悬浇梁桥设计计算要点,并对翼缘板及中跨合拢段进行局部分析,阐述了长悬臂翼缘板的计算方法及中跨合拢束径向外崩力对结构的影响,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鹏 《公路与汽运》2005,(4):103-106
金华江大桥采用在箱形截面内布设大吨位、小半径环向预应力体系的斜拉桥索塔结构。文中介绍了该桥索塔锚固区的节段足尺模型试验,研究了索塔锚固区的抗裂安全系数和极限承载能力,并进行了空间有限元分析,给出了有限元空间分析值及与试验实测值的比较成果,最后对施工和设计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公路桥梁技术的不断发展,连续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已在公路桥梁中广泛应用,由于连续梁施工技术难度高,涉及范围广,因此,中跨合龙段的质量管控凸显出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兰永沿黄一级公路孔家寺黄河特大桥中跨合龙段的温控选择、配重、锁定、张拉等环节,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有效的控制了中跨合龙段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对某大跨变截面连续钢箱梁桥跨中断面、1/4跨断面、支点断面进行了节段模型风洞测力试验,并对主梁进行了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通过风洞试验结合数值的方式来研究连续钢箱梁桥变截面主梁展向、腹板高度变化及梁底线形不同对于模型静三分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腹板高度变化及梁底线形不同对连续钢箱梁桥静气动力系数有显著影响,随腹板高度增大,变截面连续钢箱梁桥阻力系数、升力系数、扭矩系数均有显著增加;在梁底线形为直线且斜率较小时,模型的静三分力不会随梁底直线斜率的变化而产生明显的变化,在风洞试验及数值模拟中可以用等截面的节段模型来代替梁底有斜率的节段模型。而当梁底直线与水平线夹角大于3°或梁底线形为二次抛物线时,计算得到的静三分力系数与等截面模型的结果相对变化量较大,故对于变截面梁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使用等截面的节段模型进行风洞试验,且应尽量采用三维流场数值模拟与实桥梁底线形相一致以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