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谈公路建设中水土保持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因公路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噪声等对环境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公路建设中如何尽量减少水土流失、保护路域环境是我们公路建设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公路交通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一步美化、完善、提高公路交通环境,对缓解公路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排放,提高行车舒适度,降低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具有现实意义.如何充分利用公路现有空间,扩大公路绿化覆盖率,把公路建设成为绿色通道,是我们公路建设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边沟,是用以汇集并排出公路路面、路肩和边坡的流水,从而保证公路路面不存在积水的交通设施,一般沿公路两侧设置.如果能够将公路两侧的边沟进行绿化,将会给公路增添两条绿色丝带,极大的提高公路绿化率.本文拟在公路边沟设计中引入绿化砖,在绿化砖空间内植草,从而对公路两侧边沟进行绿化,提高公路整体绿化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日益发展,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在进行公路建设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公路建设者应时刻考虑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和修复措施,希望能为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因公路建设所引起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公路交通的生态学效应,浙江省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当前公路交通的现状入手,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公路建设和营运对浙江省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公路对环境的影响问题日益凸现。只有科学评价公路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公路的建设、管理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结合起来,才能使公路交通与区域环境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6):166-167
近年来,中国经济呈现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也在逐步的建立和完善,交通也在腾飞式的发展,进而突显出公路交通的拥挤和堵塞现象更加严重。因此,加快公路建设势在必行。但公路交通的建设及营运过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的问题。公路工程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促进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公路建设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是引道公路使用者有秩序地使用公路,以促进公路交通安全、提高公路运行效率的基础设施,用于告知公路使用者道路通行权利,明示公路交通交通禁止、限制、遵行状况,告知公路状况和交通状况等信息。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应用必须符合实际交通的需求。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建设和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对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有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公路环境保护是交通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的提出为未来公路交通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鉴于此,结合我国公路交通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公路交通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公路交通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路交通安全是一个涉及人、车、路、环境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性问题,探讨了与公路线形安全设计有关的标准、速度以及与驾驶员相关的视觉和心理等因素,要求在公路线形设计中充分考虑人、车和环境的特性,灵活运用设计指标,使公路线形连续、均衡,符合驾驶员的期望,公路交通更安全、更人性化。  相似文献   

10.
公路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公路使用者在交通活动中产生的人文情感使公路具有了浓厚的文化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公路的这种文化性对公路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公路交通标志的设计应当满足文化性的功能要求,并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以体现公路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