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IPSA法对水平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英国D.B.Spalding教授提出的一种两相流计算方法--IPSA方法,对水平管内R12的流动沸腾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且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对管内两相流动沸腾的传热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用UDF编程定义纳米流体相变源项,对Al2O3-H2O纳米流体在水平管内的沸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纳米流体在水平管内沸腾的流型特点,结果表明水平管内沸腾蒸发产生的相变含气率沿着管长方向不断增加,但相同截面位置纳米流体的含气量高于纯水的含气量,有助于强化流体的扰动与混合。对于不同浓度的Al2O3-H2O纳米流体的流型研究表明:颗粒浓度对于纳米流体管内沸腾过程的影响不大。随后将纳米流体与纯水的流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l2O3-H2O纳米流体使得管内沸腾更剧烈,也更容易沸腾,这将改善水平圆管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近些年来多孔泡沫金属强化相变传热与应用的研究进展,主要分为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两个方面.泡沫金属强化相变传热的实验研究进展主要包含池沸腾传热、管内流动沸腾传热、作为吸液芯以及与纳米流体结合强化传热这几个方面,主要分析泡沫金属的孔隙率、孔密度以及厚度等因素对强化传热的影响;数值模拟研究方面主要从泡沫金属的结构表征和数值模拟研究方法进行介绍;最后展望了泡沫金属强化相变传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常温条件下,用空气和水作工质进行了管内气液两相逆向流动的实验,用γ射线仪测取相关实验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发现管子下端局部含液率增加,液膜增厚是液泛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文中建立了混合管内两相流动传热的简化物理模型,从单一水珠蒸发模型出发,推导出相际间不同传热方式下单位体积蒸发速率的具体表达式.并对连续方程和能量方程进行求解,获得了混合管内过热蒸汽质量流量和过热度的变化图.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相际间不同传热方式对混合管长度(即饱和器结构特性)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水珠初始直径(即雾化质量...  相似文献   

6.
花仕洋  杨杰  王傲  詹东旭 《船电技术》2018,(5):29-33,39
现代船舶发电柴油机冷却系统设计趋势朝着小型化、整凑型发展,沸腾传热因高效换热能力而备受关注。本文以CFX欧拉双流体模型为基础,通过CCL语句添加用户自定义程序实现对低压系统时矩形通道内过冷流动沸腾的数值模拟。采用Kurul和Anglart修正的过冷度线性关系描述气泡直径;通过改进封闭方程以及经验式,进而改善模型计算收敛性和精度,对不同流动参数下矩形通道内过冷沸腾两相流进行实验与计算对比。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壁面热流的增加气相体积分数增加;通道质量流量增加气相体积分数下降。该数值模型的建立可为真实船舶发电柴油机冷却水腔沸腾两相流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综述近年来纳米流体在池沸腾和流动沸腾传热领域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实验包括纳米流体沸腾传热的临界热流密度、沸腾换热系数以及换热机理方面的研究,并简要分析纳米流体强化或弱化沸腾传热的主要原因.数值模拟主要介绍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在纳米流体沸腾传热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基于不同的LBM模型模拟气泡产生、成长到脱离壁面的过程,对气泡的脱离直径和频率进行分析.最后展望纳米流体沸腾传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弯径比弯管对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离散单元法DEM耦合,对聚乙烯颗粒在不同弯径比水平-弯管输送中的运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基于Eulerian坐标体系的κ-ε紊流模型,采用RANS方程对管内气流流场进行求解,并针对颗粒在管中的运动规律采用EDEM中Eulerian坐标法进行分析,将该CFDDEM耦合并行模型应用于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中,定性分析颗粒的运动轨迹,定量分析颗粒碰撞数,体积分数和气体速度分布.结果表明:该CFD-DEM耦合并行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气固两相流动行为,随着弯管弯径比的增大,弯管中颗粒受到的离心力作用时间增长,并且不容易发生分散,同时,弯管中颗粒的碰撞数量增加;在竖直管中,颗粒首先沿管壁外侧分布,然后向内侧移动,最后沿管中心对称分布;弯管中的气相速度呈现内侧高于外侧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连琏 《中国造船》1996,(2):79-88
本文运用气体-固体粒子两相流理论,将流动视为气体和固体粒子的流体的混合物的流动,对内破裂现象进行了理论研究,并给出基于实验结果和考虑相容百分数的影响的固体粒子阻力系数公式,运用有限控制体积法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可信,这项研究还为多相流的传输,泥沙沉积现象等研究提供了理论和计算基础。  相似文献   

10.
疏浚管路阻力损失计算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道输沙阻力损失计算是江河湖泊、港口航道疏浚工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是设计管道浆体输送系统的重要参数,直接关系到动力设备的选型和运行的能耗.文章重点以疏浚工程中泥沙的输送为研究对象,对管内两相流动的阻力特性及临界流速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实验研究了泥沙在不同的浓度和速度下的阻力特性,对3种模型的阻力损失计算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Jufin&Lopatin是一个比较好的计算模型.对于颗粒的不均匀性的影响,科学的方法能提高计算模型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1.
为模拟LNG水下泄漏流动沸腾过程,将群体平衡原理与多流体模型耦合为一套新的多流体模型,该模型以传统多流体模型为基础,纳入了群体平衡原理及MUSIG模型,并考虑了碰撞、聚合和相变等因素对气泡直径及数量密度的影响.使用新模型与传统多流体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比较得出:新模型的模拟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的气泡产生与生长发展过程,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对两相流参数的多维分布和变化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气液两相喷管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简化的气液两相喷管物理模型及给定的气液两相质量流率和期望压力分布,通过求解流动方程,从而得到满足条件的实际喷管线型。然后对所设计喷管内的流动参数进行分析,进一步证实所设计喷管的正确性。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解决了气液两相喷管设计困难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两个潜体,一为回转体,另一为长方体,带有偏航角和纵倾角在近水面以傅氏数0.11-0.44运动,进行了流体动力和力矩的试验研究。由于不泊自由表面效应和非线性分离流动,使测量结果出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流场结构研究是用TUMMAC-VⅡ方法在直角示系内进行的,对某些三维分离流动现象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管内螺旋线圈插入物强化传热及抗积灰性能的评述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管内螺旋线圈插入物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进行了评述,并依据管内流动特点对内插螺旋线圈强化传热管的强化传热及抗积灰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水下排气时存在海水由排气管倒灌入柴油机进而导致柴油机严重损坏的风险。通过分析管内气液两相逆向流动特性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指出水下排气管内海水倒流的物理机制,并给出了基于Wallis无因次气相速度的水下排气管海水倒流判断准则。进而以某柴油机排气参数为基础,计算分析了排气管管径、排气口水位深度及排气温度等因素对管内倒流界限气速的影响,所得结果对水下排气柴油机防止海水倒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管内螺旋线圈插入物强化传热及抗积灰性能的评述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管内螺旋线圈插入物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状及发展进行了评述,并依据管内流动特点对内插螺旋线圈强化传热管的强化传热及抗积灰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偶极子面元法求解进水口流动对水翼组合体水动力的影响。为模拟进水口流动,本文在进水管口内侧选取一剖面作为进水口控制面,以其上的速度通量来表征进水口流量,并设速度为均匀分布。在线化自由液面条件下,建立了水翼组合体一进流组合体绕流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本文对两种典型试验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所得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相当吻合。本文的计算方法为水翼艇翼航性能预报及水翼--喷水推进组合系统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采用欧拉-欧拉模型和相间传热传质模型相耦合的数学模型,对冰晶颗粒在船舶壳管式换热器的单根海水管内的分布和融化情况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冰晶在直管和U形管内的分布及融化情况。结果发现:冰晶颗粒主要集中于主流区,且主流区近壁面处比中心处多;相间传质率从壁面到主流区先增大后减小,沿流动方向逐渐增大,而对于U形管,在转弯的地方出现局部相间传质率增大。  相似文献   

19.
3D—PIV技术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军  徐洁 《船舶力学》2000,4(4):6-14
本文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3D-PIV技术进行探讨,分别采用正直摄影对称交向报摄影两种方式,对均匀流动进行了3D-PIV试验模拟。研究表明:将2D-PIV技术拓宽,可以测量三维流动速度。在速度的三个分量中,两个面内速度分量测量精度较高,在1%左右,法向速度的测量精度可达到4.3%。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以3D-PIV技术的试验实现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蒸发冷凝模型建立了闪蒸相变模型,对过热水喷流发动机喷管中的两相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高温高压流体在流动的过程中伴随着相变和膨胀的发生,两相流体在喷管收缩段、喉部和扩张段中流动特性各不相同,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喷管形状对流动基本特性的影响,发现扩张比和扩张角对两相流在喷管中的相变和膨胀过程影响不同。该文所做研究对揭示两相流闪蒸相变机理、寻求各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可以为设计过热水喷流发动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