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国道219线高海拔路段,根据其昼夜温差大、热拌沥青混合料每天可施工时间短、可施工季节短等特点,尝试采用了"RH热拌温压"沥青混合料技术,通过铺筑试验段对比,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施工问题,提高压实效果,延长施工时间。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从体积设计的角度,分析沥青混合料的旋转压实(SGC)曲线,研究在压实过程中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变化特征.借助能量指数概念,评价沥青混合料在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压实和致密趋势.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材料组成(级配、沥青用量)及压实应力对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和压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细集料级配曲线范围和沥青用量,当压实应力增加时,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特征稳定性优于连续级配.  相似文献   

3.
张宇  韩冰 《中南公路工程》2011,(4):37-40,44
通过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密实曲线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性能,提出了4个参数CEI、TD、IK1、K2来反应沥青混合料施工及使用阶段的压实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贝雷法不同CA参数的沥青混合料压实难易程度。并基于路用性能和施工特性提出贝雷法CA参数的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4.
纤维沥青混凝土试验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国道106线衡水北段纤维沥青混凝土试验中所采用不同类型纤维及纤维用量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的影响及原因,从中得出纤维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指标的变化规律,为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并为推广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做出尝试。  相似文献   

5.
温拌沥青混合料(WMA)是一类使用特殊添加剂或制备工艺技术来达到节能环保目的的混合料。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资料的总结发现,现有的温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施工温度确定有一定的不合理性。该文对温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合理施工温度进行基础性研究,并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合理施工温度提供一定的参考,并通过旋转压实试验对比温拌沥青混合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  相似文献   

6.
浅谈沥青混合料压实机械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压实是沥青混合料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配置合适的型号和数量的压实设备以及确定合理的工作参数对于保证压实质量尤为重要,通过对沥青混合料压实设备性能、压实参数、工作参数及压实能力的分析,结合规范要求,为沥青混合料压实机械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广东江顺大桥钢桥面铺装施工,评价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及影响因素。采用旋转压实仪(SGC)获取旋转压实曲线,确定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压实特征参数,评价压实次数、混合料级配、成型温度对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压实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沥青混合料表现出两阶段的压实特点;混合料级配与压实特征参数具有显著相关性;165℃~175℃是最佳压实温度区间,可有效改善环氧混合料压实效率,175℃以上改善压实效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沥青混合料是多级多相颗粒性材料,其复杂的颗粒特征、界面效应和迁移行为决定了离析特性、压实效果与力学响应。为了解析沥青混合料的微细观作用机理,为混合料组成优化设计、施工控制及性能预测提供理论基础,进而提升沥青路面的耐久性,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矿料-沥青体系的研究成果,并将摊铺、压实、服役阶段的沥青混合料分别看作不同状态及迁移自由度的矿料-沥青体系。首先,针对矿料体系的颗粒特性,分析了颗粒几何形态以及尺寸效应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多级矿料复合几何特征表征方法。其次,针对松散态的矿料-沥青体系,梳理了矿料颗粒体系的接触摩擦特性、界面交互作用等细观特征,介绍了沥青混合料的离析行为评价方法,分析了颗粒迁移行为对离析倾向的影响,并讨论了离析形成机理;针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过程,描述了动态压实特性与颗粒的迁移行为,分析了矿料几何特征、矿料-沥青界面效应对颗粒迁移行为的影响,从内部颗粒迁移角度讨论了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过程;针对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合料,介绍了矿料-沥青体系的颗粒迁移行为,并分析了颗粒微迁移特性对沥青混合料力学强度的影响。最后,将运输摊铺过程的松散态、压实过程中的错动态、服役过程中的成型态...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在许多路段进行试验,文章对国道106线衡水北段纤维沥青混凝土试验中所采用不同类型纤维及纤维用量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了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的影响及原因,从中得出纤维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指标的变化规律,为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推广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做出了尝试。  相似文献   

10.
从多级嵌挤密实结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特性、压实特点、材料属性和施工中的压实要求出发,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发现骨架结构强的沥青混合料存在压实困难的缺点,施工中易造成渗水。室内车辙板试验的压实度可以很好地反映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性能。结果表明:多级嵌挤密实结构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不能一味强调嵌挤,并且改进了具体的碾压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结合路面大修工程实例,说明了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适量聚酯纤维对于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裂性能具有显著的效果.国道G 107线驻马店段采用了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0.3%聚酯纤维的施工方案,大修后的路面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沥青混合料路面压实技术,本文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机理及压实特性进行介绍,针对路面施工特性确定施工原材料选择,探讨压实过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路面压实方案对试验段进行施工,并对施工完成后的路面进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振动压实工艺的试验段压实度、抗渗水性能较佳,而采用振荡压实工艺的试验段路面平整度、上面层厚度更优。  相似文献   

13.
任晨 《上海公路》2020,(2):10-12
排水沥青路面是一种排水降噪的功能型路面,其骨架空隙的结构使其具有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不同的性能特点。现研究了排水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因素,评价了空隙率、压实度、分块施工对-13排水沥青混合料肯塔堡飞散损失、动稳定度、扭转飞散等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隙率偏大和压实度不足,都会降低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抗飞散和抗车辙性能,分块施工造成的冷接缝不利于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抗扭转破坏性能。因此,应加强排水沥青路面的空隙率设计和压实度控制,尽量减少施工冷接缝。  相似文献   

14.
施工温度对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宜洛  崔荣华  顾仲飞  韩森 《公路》2006,(10):166-170
施工温度是沥青路面施工中控制质量的关键指标,也是室内试验室进行试验以及监督沥青混合料施工的主要依据。本文分析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和压实温度对其马歇尔试验指标影响的规律性和敏感性,研究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与施工温度的相互关系,比较了与普通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差异,提出合理的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和压实温度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排水沥青混合料因采用高黏改性剂,其施工温度不能采用ASTM D2493的等黏原则来确定.为合理确定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压实温度,通过室内模拟施工温度变异性对排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温度对空隙率、马歇尔稳定度、肯塔堡磨耗损失率和劈裂强度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压实温度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排水性影响不甚明显,但对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影响很大,故施工温度控制非常重要且应保证最低压实温度不低于150℃.  相似文献   

16.
施工温度对排水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影响很大。为模拟施工压实温度变异性对排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室内分析了不同压实温度下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马歇尔稳定度、肯塔堡磨耗损失率和劈裂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压实温度尽管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特性影响不甚明显,但对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影响很大,应严格控制排水沥青路面的施工温度。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合料温度对压实施工非常重要。沥青面层功能优劣、是否产生早期破坏以及使用寿命长短,都与混合料压实后的空隙率有关。  相似文献   

18.
“热、连续、均衡生产”这是沥青路面能否修好的三个关键因素,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则是它们三者的集中表现。换句话说,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是沥青路面施工工作的终结。如果不能很好的完成沥青混合料的压实,那么所有以前的工作(施工技术方案、技术规范的实施细则,材料选择与试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与试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运输和摊铺)和投资,势必都要遭到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9.
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拌和温度及压实温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拌和温度和压实温度,首先通过SGC试验在不同温度下成型混合料试件,根据试件的体积参数确定再生混合料最佳压实温度,然后根据再生沥青在合适剪切速率下的黏温曲线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拌和温度。试验结果证明:对于再生基质沥青混合料,试验确定的最佳压实温度及拌和温度接近由黏温曲线计算所得温度值;对于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其施工特性与新拌混合料有明显差异,由试验确定的最佳压实温度及拌和温度低于黏温曲线所得的温度,建议实际工程中确定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及拌和温度时,可在再生沥青黏温曲线试验的基础上适当降低5~10℃。  相似文献   

20.
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歇尔击实试验和旋转压实试验,研究不同压实方式对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的影响.以AC-13F为例,分析了成型方式和压实次数对温拌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影响,并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旋转压实法成型的试件密度大于击实法;在压实次数为50次时,试件体积参数对成型方法和沥青混合料类型均不敏感等,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对比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