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是系统工程理论与交通运输专业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专业系统工程。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这一专业术语至今,在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于交通运输系统的过程 中,形成了交通运输专业系统工程的特色。本文在回顾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近半个世纪发展历程 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演化过程;结合影响交通运输系统的要素 与重大活动,梳理提炼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阐述不同阶段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发 展理论进展与工程实践成就。考虑到过去近40年来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已有了较大变化, 本文提出了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要点,展望了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实践中面临的 难题。研究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应结合新时期交 通运输需求的时空特性与交通供给模式的演变,重点研究交通运输系统服务效能提升理论与方 法,攻克碳中和目标下的运输供给技术与管理机制建设难题,切实解决交通运输工程实践与政策 领域内日益复杂的问题,从学术、理论及应用上提升交通强国和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为了科学制定平安交通发展战略,首先分析研判了我国当前安全生产所处的发展阶段及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水平,然后以交通强国建设需求为导向,借鉴部分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安全发展经验,研究提出了我国平安交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策略及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安全生产目前总体处于事故稳步下降阶段,道路运输安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水路运输安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从当前到2035 年,我国交通运输安全发展将进入稳定好转期,到2035 年将基本建成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基本实现行业安全生产治理能力现代化,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从2035 年到2050 年,我国交通运输安全发展将进入持续好转期,到2050 年将建成完善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实现行业安全生产治理能力现代化,交通运输安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研究结果可为平安交通的建设提供规划指引,以适应交通强国建设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最近,交通运输领域一个值得注意的学术事件是王庆云教授出版的《交通发展观》.该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不到两个月,首批印刷的5000册书就告售罄。作为学术著作,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王教授1982年毕业以来,一直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国家计委)从事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政策方面的工作,见证并直接参与了近20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决策实践活动.作为发改委现任的交通运输司司长和北京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多年的兼职教授,庆云同志非常注重交通理论与交通实践的结合,经常在交通决策中听取学术界的意见,并亲身参与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各类学术活动.作者根据其长期从事我国综合交通规划工作的实践经验,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所关联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精辟的专题论述.这些专题包括:以新的发展观看交通发展问题;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交通规划;交通运输应用理论;交通的市场化改革;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运输与物流;可持续交通系统等八个方面.这些专题的分析对于研究当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动我国综合交通“十一五”规划等实际工作有重要作用.为让大家了解该书的要旨,本刊现分两期摘要选登该书的第一章“我的交通发展观”,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部分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4.
�ҵĽ�ͨ��չ��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最近,交通运输领域一个值得注意的学术事件是王庆云教授出版的《交通发展观》。该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不到两个月,首批印刷的5000册书就告售罄.作为学术著作,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王教授1982年毕业以来,一直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原国家计委)从事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政策方面的工作,见证并直接参与了近20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决策实践活动.作为发改委现任的交通运输司司长和北京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多年的兼职教授,庆云同志非常注重交通理论与交通实践的结合,经常在交通决策中听取学术界的意见,并亲身参与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各类学术活动.作者根据其长期从事我国综合交通规划工作的实践经验,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所关联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精辟的专题论述.这些专题包括:以新的发展观看交通发展问题;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交通规划;交通运输应用理论;交通的市场化改革;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运输与物流;可持续交通系统等八个方面.这些专题的分析对于研究当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动我国综合交通“十一五”规划等实际工作有重要作用.为让大家了解该书的要旨,本刊现分两期摘要选登该书的第一章“我的交通发展观”,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部分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5.
网络化是交通运输系统的自然属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系统的运营与服务,以及相关配套的政策与管理体制对于系统网络化都有内在需求.本文首先给出了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工程的定义,并从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工程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及未来展望两个角度开展了详细论述.从交通运输系统复杂网络分析、交通运输系统网络化组织运营管理和城市交通系统网络化控制与诱导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最新现状,归纳总结了其中存在且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交通运输系统复杂网络分析的关键科学问题是探索不同交通运输网络拓扑结构与交通动力学时空演化规律、网络承载力、可靠性之间的动态耦合及匹配关系.交通运输系统网络化组织运营管理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在交通基础设施物理结构为复杂网络的条件下,具有目标异性的多博弈主体(政府、运营企业、乘客等)之间如何实现利益平衡或达到帕累托最优.对于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工程的未来发展,本文认为重点需要加强对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论体系的研究,围绕“综合交通网络的构造演化机理”“城市交通网络供需平衡机理”“多层综合交通网络结构复杂特性及其动力学过程”“出行行为的多样性及可预测性”等问题进行探索.此外,由于新技术环境下的交通系统将出现颠覆性的变革,交通网络运输系统工程的内涵和外延也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升级改造.具有自驱动、自组织、自决策能力节点的柔性交通运输网络及其共享运行机制,将会是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工程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进程中的交通问题十分严重,城市交通拥挤已经成为西安市面临的交通难题,而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必须调控交通需求结构,调控城市交通方式结构、时间结构与线路结构,这也是实施城市交通与运输需求管理的有效途径。对西安市交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找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交通运输需求管理有关理论,提出了西安市实施城市运输需求管理的必要性及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明确交通强国背景下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证交通强国与综合交通运输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战略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对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新要求。以习近平关于综合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研究提出新时代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价值导向、总体思路,探讨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四个方面的战略重点,为交通强国背景下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构建了总体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北京的城市交通体系是比较发达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拥挤已经成为北京市面临的交通难题.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挤问题必须调整交通需求结构,调控城市交通方式,出行时间与线路,是实施城市交通与运输需求管理的有效途径.文章对北京市交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找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交通运输需求管理有关理论,提出了北京市实施城市运输需求管理的必要性及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全国和山东省几种交通方式基础设施建设、客货运量增长情况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国内交通建设投资和客货运量增长均有所回落、运输结构调整加快等结论,而山东省交通运输发展则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等级相对落后、运输结构不合理、各运输方式衔接不顺畅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运输总量增长情况、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等方面介绍综合运输发展的形势,指出交通运输网络化、快速化、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等的发展趋势,并从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提升公路水路交通综合服务能力和交通运输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方面详细论述了山东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综合交通枢纽智能化系统刍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通运输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应该运用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研究与发展我 国交通运输系统,我国政府提出以发展综合交通体系为目标进行我国交通运输的综合发展,但 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体制以及其他原因致使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没有能达到综合协调全面发 展的目标.作者长期从事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研究,特别是最近几年从事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工 程的研究,参加了由国家科技部下达的上海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协调与智能化发展的研究,提出 了通过交通运输智能化工程的研究和开发推动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观点.并分 析了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结构及内部的组织与生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综合交通信息 工程,在各种运输方式信息化的基础上进行联网,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在实现智能化工程中促进 和加强我国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常态下快速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对资源环境的胁迫作用日益明显,资源环境对交通运输的承载能力成为地区健康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在界定交通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从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构建交通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结合可拓学的模糊物元理论和信息论的熵理论,建立基于模糊物元的交通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预警模型,并对长江经济带七省二市的交通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预警研究.实例结果表明,构建的交通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基本合理,模糊物元预警模型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预警研究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钱喆  郑炜  王波 《城市交通》2015,(6):27-32
中国城市常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来制定城市交通战略,但缺乏对国内外城市交通特征的准确辨析。城市交通特征应反映主动出行者与被动出行者的区别。首先比较广州市与世界级城市的出行方式构成和出行特点,指出广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者大多为无驾驶执照或未购置小汽车的人群。针对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单一指标的弊端,引入公共交通出行指数与机动化水平来表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程度。评价广州市及世界级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并据此划分9类交通模式。结果显示,广州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机动化水平均处于初级阶段。最后,分析广州市交通模式升级转型的最佳路线及实施策略,指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与机动化水平的矛盾与协调是制定交通发展战略时需要考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刘金 《城市交通》2010,8(6):61-69
苏南地区区域交通建设与城市空间拓展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内外交通衔接不畅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苏南地区现状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方式、设施现状,并总结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苏南地区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发展态势及设施规划,进而提出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衔接战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有序衔接、注重客货交通时空分离、加强区域复合型通道的规划建设、采用多样化的衔接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亟须探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系统回顾了广州市城市交通规划与实践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交通理论与实践探索起步,到90年代对城市交通整体研究与系统建设,再到21世纪强调交通引导城市发展,城市交通规划的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俱进,也促进了交通建设、实践更加科学。实践表明,在交通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及时做好交通应对措施对于引导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指出广州市城市交通发展的新趋势——更加注重大区域交通,重视轨道交通、交通管理,以及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从信息技术对军交运输的影响入手,分析了我军军交运输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军交运输指挥自动化系统、建立完整的军交运输可视系统、实施运输装备信息化、加快军交运输信息化网络建设、提高军交运输的反侦察能力以及加强军交运输信息安全保密建设等相应对策,有利于我国军交运输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一套完善的绿色交通评价体系是解决中等城市面临交通问题的关键。首先分析以往的交通评价方法以及存在的不足。综合考虑客运和货运需求,建立中等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界定相关评价标准。应用AHP-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基于集成云模型和物元分析理论的中等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法。最后,对河源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原理简单,考虑定性和定量指标,能全面反映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山地城镇尤其是山地贫困地区城镇的交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之一。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对其城镇化发展特征与交通发展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分析恩施州地形起伏大、生态敏感性高、贫困问题突出、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城镇布局分散等发展特征。指出恩施州存在交通系统发展缓慢、交通通道单一、交通对旅游发展缺少支撑等困境。在西部大开发、武陵山区扶贫的政策优势,以及全州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诉求下,提出恩施州综合交通体系发展应充分重视既有规划、集约利用运输通道、培育多级枢纽体系、构建多层次旅游服务设施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交通运输业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行业,应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推进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建设。鉴于此,阐述了低碳交通的含义和低碳交通体系的构成,在低碳交通理念的基础上,从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公交车辆选择、公交运输组织方式、公交智能化和企业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绿色公交企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要求宁波必须要加快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步伐。鉴于此,提出运输枢纽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思路.即科学地编制枢纽建设规划、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与枢纽站场衔接的城市交通的同步建设、大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在此基础上,阐述宁波市综合运输枢组建设和发展的近期规划和设想,最后提出加强综合运输枢纽一体化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交通与能源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研究认为运 输业能源消耗与运输量、能源消耗强度有关,然而忽视了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对能源消耗 的影响.为了解综合运输系统能耗与运输量、能耗强度、运输系统结构三者的定性与定量 关系,找出综合运输系统能耗快速增长的真正推动因素,本文以综合运输系统为研究对 象,建立基于完全分解的综合运输系统能耗影响分析模型,将能耗的影响因素分解成系 统结构、运输量、能源消耗强度三大因子,并对1995–2011 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例计算.研 究发现,运输量的大量增加是运输业能耗显著增加的主要因素.但值得关注的是,运输结 构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日益突出.所以,我国进一步构建综合运输系统时,应当做好各种运 输方式在能耗方面的优势比较及合理的整体发展规划,使得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应该 大力发展能源消耗率低且对环境影响小的铁路和水路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