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й����й����ͨ��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6(1):22-23
较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各阶段的历史,介绍了国家关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若干政策,以及当前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状况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国产化问题,最后介绍了我国今后十年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3.
王庆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7(1):1-11
本文系统回顾了中国交通系统形成的历史过程及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不同时期交通运输系统的需求特点及其内在原因,研究了中国综合交通系统的布局及运行特点,论文结合作者近年根据中国综合交通发展需要策划组织的几个重大研究项目,分析了它们对于当前中国交通运输研究的意义,评述了部分重要结论的现实意义;论文根据对各时期交通运输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总结,提出了改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设与运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城市公交行业管理中亟待解决的公交合理成本确定,以及政府公交补贴责任划分问题,研究了国际公交行业常用的全分摊成本分析模型及我国城市公交行业相关实践经验,本文在规制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城市公交合理成本核算与分摊模型,并用公交专项调研数据进行相关模型和方法的应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模型和方法能为公交合理成本核算、各相关辖区政府公交补贴责任划分、相关政策制定和政府间协调合作提供基本理论及方法支撑,对我国深化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й��ܵ�����ķ�չ�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梅云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5(2):108-111
介绍了中国液体、气体、海底管道运输的发展与建设状况和中国管道运输发展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描述了中国管道运输未来发展的态势,提出了推动发展中国管道运输应采取的政策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й����ܽ�ͨϵͳ��չս���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要地介绍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该研究站在全局的高度,围绕国家综合交通的发展目标,深入地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的需求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客观评价了国际和国内智能交通的发展水平以及我国的差距,提出未来10~15年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各阶段的重点战略目标及保障措施和建议等。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为编制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й����ܽ�ͨϵͳ���۷����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分析了ITS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差异,指出在我国研究ITS 评价的必要性;进一步基于ITS 及其项目评价的特点与难点分析研究,应用霍尔三维结构构筑了ITS评价的三维框架,提出了面向对象的ITS评价方法,以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并讨论了各自的实用性。最后分析了ITS 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实验交通工程学在ITS 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贾顺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10(6):1-10
本次论坛以“中国未来综合交通建设与发展”为主题,涉及区域综合交通规划、低碳模式下的交通发展,以及智能交通技术进展及应用等专题. 回顾了“十一五”综合交通的发展历程,展望了“十二五”综合交通的发展前景. 提出在继续完善交通运输通道建设的基础上,重点要加强综合交通网络和枢纽的规划建设. 同时,针对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交通运输结构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民用航空、水运、智能交通以及城市交通的发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指出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发展的目标和思路,为中国未来综合交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й���ͨ������Դ����ˮ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数据已经成为决策者高度关注的信息. 论文分析了中国交通运输能耗统计数据与国际统计口径的差异,认为目前中国的统计中缺少了对社会及私人汽车、摩托车、低速汽车(农用运输汽车)等的能耗数据. 建立了基于车辆使用的交通能耗测算模型,计算了相关参数. 结果表明,依国际口径修正后,2007年中国交通运输石油能耗占全部石油终端能耗的比例为60.1%(按国内统计数据为36.4%),交通运输总能耗在全部终端能耗中的比例为12.7%(按国内统计数据为8.1%). 同时比较了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交通能耗水平数据,发现中国人均能耗及交通运输能耗比例虽然相对比较低,但近几年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10.
沙洪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6(1):24-27
阐述了中国民航总局近十年来的体制与管理的变革,介绍了中国民航当前采取的五项重大举措.即建立精干高效的行业监管体制和队伍;中国民航由九家航空运输企业组成国内三大航空公司的建设;机场的管理体制和走向市场化;以及改革民航运输的空管制度等.特别讨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空运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特点,从用户出行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了体系的界定和网络定义分析,根据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基于用户出行需求的方式吸引函数。建立了实现综合变通运输体系网络交通分配模型,并对交通量分配作了流程分析。从理论上实现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交通流量分配平衡。 相似文献
12.
张国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2,12(4):1-10
交通安全是交通运输工作的基础,论坛以“系统科学与交通安全保障”为主题,介绍了系统安全的基础理论和体系;围绕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航空运输、道路交通等系统,分析了在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安全系统工程包括的过程、体系、标准、方法等内容;结合国内国外的实际案例,提出了交通安全保障系统的战略目标、实现路径和技术关键.同时,探讨了高速铁路“十二五”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认为尽快制定和完善交通安全国家标准和实施体系是未来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综合交通体系中不同交通方式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问题,研究了综合交通体系融合发展中缺乏一体化交通分析技术的瓶颈,提出了以交通枢纽为关键,覆盖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以及城市道路的“多网合一”的物理网络与虚拟网络拓扑结构模型; 构建了服务各交通运输方式、结果量化可比的交通阻抗函数模型与优势运输距离模型; 研发了异质交通网络环境下的一体化交通分配模型与算法,提出了综合交通系统客运组合出行与货运多式联运的交通量分析方法,形成了服务于综合交通系统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交通分析模型与技术体系; 通过完全自主的“交运之星——TranStar”综合交通版交通仿真分析软件,搭建了综合交通系统虚拟仿真平台,实现了对大规模综合交通网络规划建设与运行管理的快速响应,并验证了分析模型与算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分析方法,提出的交通分析模型与算法可满足“多网合一”条件下综合交通系统的各类分析需求; 利用提出的交通分析模型与算法对综合交通网络的交通流量进行分析,相对误差不超过3%,平均误差不超过2%,分析结果精度高,满足工程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张国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7(3):1-10
“交通7+1论坛”第六次会议邀请清华大学可持续城市交通项目组,在中国高 速城镇化和能源安全的背景下,通过分析研究中国典型城市的交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 与面临的挑战,找出影响我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机理.在此基础 上,从城市、交通、能源、环境等多学科角度开展研究,建立中国城市可持续交通的理论 体系,研究相关政策实施状况,为我国城市可持续交通系统的建设提供相关的理论、方 法、经验和示范. 相似文献
15.
刘建勋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3):153-156
笔者在文章中借鉴近年来工科本科生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对原"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各种弊病进行了分析,并按课程体系优化原则,对其进行了重新优化设计,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我国大城市存在不同性质交通流对走廊核心干路过度依赖的问题,提出路网分流和断面分流两种交通走廊功能保障措施,分别以上海市杨高路交通走廊和库里蒂巴西南交通走廊为例,剖析以这两种保障措施为核心的交通走廊设计要点。对城市发展轴交通走廊提出三种设计模式,对一般性交通走廊提出两种设计模式,分别探讨了每种模式的适用条件、设置要素、优缺点和实施保障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提高短时交通流预测的精确度,通过分析灰色模型、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特点,提出一种组合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模型运用灰色模型对原始交通流数据序列进行累加,弱化其随机性,再通过遗传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预测,利用灰色模型将预测结果进行累减,得到最终的预测值表.以长春市某主干路交通流数据为基础,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Feng SHI Duangao LUO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9,9(3):71-77
Considering the parking charge effect on the traffic assignment of urban road, the travelers in a network can be classified into car–owners and non-car-owner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priority strategy, multi-user and multi-mode traffic equilibrium assignment problem is explored, in which the car-owners prefer traveling by car or bus as well as the non-car-owners prefer traveling by taxi or bus are all analyzed. Using mathematics planning theory, the study formulates a multi-user and multi-mode mixed traffic equilibrium assignment model considering the parking charge effect, and further proves the equival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 model solution. Computation result suggests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arking charge, the trip demand by car would obviously decline, and the trip demand by taxi and bus would get a sharp increase. 相似文献
20.
考虑停车收费对城市交通分配的影响,把出行者划分为拥有自用车的出行者和无车的出行者两类。在公交优先策略实施的前提下,分析了拥有自用车出行者选择驾车或公交车出行,无车的出行者选择搭乘出租车或公交车出行的多用户多方式混合交通平衡配流问题,运用数学规划理论,建立了停车收费影响下的多用户多方式混合交通平衡分配模型,证明了模型解的等价性与唯一性。计算结果表明:当停车收费水平提高时,路网中的出行者选择驾车的出行需求显著减少,而选择出租车和公交的出行需求都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