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地质雷达对无锡地铁2号线某段地下孤石的检测,有效地圈出了孤石的规模以及位置,对于地铁盾构的施工提供了有利依据;通过对某溶洞注浆效果的探测评价来分析地质雷达方法对注浆效果检测的适用性以及为地铁的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姜景山  陈浩 《铁道勘察》2005,31(5):79-81
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车站从既有地铁2号线下方穿过,为了控制既有线沉降,在车站完成中洞衬砌和侧洞管幕施工后,采取了专项地层注浆加固及恢复措施。介绍了注浆施工的浆液选配、注浆设备、过程监测及注浆效果;对注浆恢复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因南京与上海两地的地铁盾构隧道拼装方式不一致,且南京地质条件更为复杂、隧道埋设更深,通过对试验段采用微扰动双液注浆的结果数据分析,验证了在上海地铁隧道纠偏取得成功的微扰动双液注浆技术适用于南京地铁,并对注浆孔距离、注浆顺序及注浆终止条件等施工参数进行优化,以指导后期施工。  相似文献   

4.
浅论盾构工法中的背后充填注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发展,盾构法已成为地铁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之一,背后注浆是盾构工法中控制地层沉降的关键性一环.结合工程实际,对背后注浆施工中回填注浆时间、注浆填充率与地表变形量的影响关系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升运营地铁隧道收敛变形的综合整治效果,提出MJS联合微扰动注浆整治技术,并应用于杭州某运营地铁隧道收敛变形整治施工工程。通过分析整治施工前后隧道变形动态跟踪的监测数据与隧道断面扫描成果,探讨联合整治对于隧道变形的整治效果,总结微扰动注浆施工引起隧道收敛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MJS联合微扰动注浆施工对于地铁隧道收敛变形整治效果显著,有效解决注浆结束后隧道收敛二次回弹及注浆期间隧道产生附加变形的问题;微扰动注浆施工应重点保证前两次注浆的施工质量,并控制同一注浆孔位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6.
盾构隧道难免会下穿既有构筑物。以新建某地地铁2号线区间双线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为例,通过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土体注浆和未注浆情况下盾构施工进行模拟,得出土体在注浆的情况下既有结构的变形明显减小。最后将ANSYS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相差不大,验证了模拟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为今后盾构隧道下穿既有结构的施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建地铁线路盾构法下穿既有地铁运营线路的情况越来越多.针对广州地区常见的上软下硬地层,以广州地铁22号线盾构法下穿既有3号线工程为例分析关键施工技术.将水平定向钻施工、超前预支护、预加固等传统方法与盾构法施工相结合,形成了地面水平定向钻孔注浆、盾构机超前注浆孔注浆、洞内深孔跟踪注浆等加固方法,并结合工程经验和理论计算设定了最优施工参数和自动化监测方案.工程实践表明,所采用的加固方法严格控制了既有线路变形和位移,确保了既有线路的运营安全,也降低了新建线路施工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8.
岩溶地区盾构隧道溶土洞充填注浆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溶地区溶土洞对盾构隧道施工影响很大,施工前需对溶土洞进行充填处理,溶洞注浆时选择好施工参数,以确保注浆效果.介绍了广州地铁九号线花都广场站~马鞍山公园站盾构隧道溶洞充填注浆的施工过程,从溶洞边界范围的确定、注浆材料的选择、注浆施工顺序、注浆技术控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施工技术要点并进行了注浆效果监测,对同类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结合光华路站地铁风道通过雨水管线工程,提出井点降水、冻结法施工、注浆止水三种施工方案,逐一进行了经济比较及施工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确定采用注浆止水方案。通过施工监控量测的实际数据,证明注浆止水方案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铁十号线二重管无收缩双液注浆WSS工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百成 《铁道建筑技术》2008,(3):45-46,47,51
结合北京地铁十号线太阳宫站一三元桥站区间隧道施工,介绍采用二重管A、B(C)无收缩双液WSS工法注浆技术处理拱顶范围界面水及加固土层,阐述了注浆材料的选择与配比、注浆参数及钻孔布置、施工工艺等技术,为WSS工法在地铁施工中土体加固、止水方面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