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强度钢是车身轻量化的主要材料,高强度钢成形技术是其在车身上应用的关键。文章在介绍高强度钢分类的基础上,综述了冷冲压成形、热冲压成形、辊压成形、液压成形、变厚板成形技术的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和发展动态,简述了高强度钢在国内外车身轻量化项目及欧洲车身会议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钢板材料试验分析,总结了丰田某微型车白车身钢板材料种类与钢板强度等级分类,并从碰撞安全角度对高强度钢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研究车身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3.
介绍高强度钢在汽车车身中的运用及发展状况,并就其冲压成形性、焊接性等加工性能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汽车轻量化是现代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向,采用先进高强度钢是其主要途径,当前的技术难点在于先进高强度钢成型困难。本文详细分析五种先进高强度钢的机理特性、成型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03年9月本田微型车Life最新款车型的投放市场,本田公司设计的即使与大车碰撞时也能提供更高安全性的新车身结构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该车身结构建立在汽车的“G-CON”(G-控制碰撞安全)技术之上,主要被应用于汽车发动机舱部分,采用一个更大的范围用来吸收和分散碰撞能量。特别指出,本田Life的车身隔板(上部框架)吸收上部分的碰撞能量,同时下半部分还可用来帮助保护汽车的车身。 在前部碰撞试验里,排量只有0.66L、重量只有848kg的微型轿车Life与质量是其两倍的1678kg本田里程  相似文献   

6.
超高强度钢在汽车车身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强度钢的应用特点进行了定性描述,重点论述了高强度钢冲压成形、回弹扭曲控制和模具制造经验,介绍了其焊接工艺控制经验和品质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欧洲车身会议参会车型的车身用材统计,分析了钢、铝、塑料等材料在车身的应用现状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以高强度钢为主、多材料复合应用是未来车身用材的发展趋势.高强度钢向着更高强塑积、更优性价比等方向发展,其中热成形钢在车身的用量会逐渐增大.随着高强度钢的发展,其应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冷冲压成形的开裂和回弹、焊接...  相似文献   

8.
9.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某车型前端防撞系统进行低速碰撞仿真,比较防撞梁在不同材料强度和厚度情况下防撞系统总成的质量与防撞性能,并对先进高强度钢(AHSS)的特有加工工艺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11.
考虑到切边线在汽车外覆盖件上的特殊意义,提出用切边线的变形来评价真实冲压件的回弹;根据弹性变形的特点,利用强制变形方法计算出回弹前后模型结点拓扑关系,从而实现了回弹的精确评价,并将该方法运用到了模具的修整和切边线的预判断。  相似文献   

12.
拼焊车门内板冲压成形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采用不等厚拼焊板的车门内板在冲压成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接着对缺陷区域进行主应变测量和安全成形裕度预测.结果表明,车门内板出现破裂和起皱的主要原因是拉延筋阻力不足和厚、薄两侧板料的流动阻力不均.最后提出采取局部调整拉延筋阻力和压边力等措施来改善车门内板冲压成形性.  相似文献   

13.
车身外形CAGD中磨光三角域曲面的计算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凤崇  卢金火 《汽车工程》1997,19(4):252-256
三角域曲面设计一直是车身表面造型的难点。本文建立了磨光型三角域自由 曲面的计算模型,开发了软件,通过实际设计实例证明该方法光顺性好,计算稳定,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
汽车车身复杂钣金件的拓扑优化设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李红建  邱少波  林逸  张君媛  刘静岩 《汽车工程》2003,25(3):303-306,302
利用有限元方法,结合零件的造型、约束、受力和模态等特点,对汽车车身复杂钣金件进行了拓扑分析和设计。利用激光模态分析仪对实物进行了模态测量,分析结果和测量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拓扑优化方法可以用于复杂钣金件的设计,并可以获得最佳的结构和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5.
汽车覆盖件冲压方向优化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淳  尤飞 《汽车技术》2005,(5):30-34
通过分析影响汽车覆盖件冲压方向选择的因素,建立了以评价函数法为基础的冲压方向优化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冲压件截面形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截面转角的公共可行域,并建立了一组目标函数作为优化对象。在公共可行域内优化各个截面的转角,然后加权平均可得到目标函数的最优值。以典型汽车覆盖件为例,对实现覆盖件冲压方向的优化系统进行了理论验证。  相似文献   

16.
汽车覆盖件模具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化制造可以大大缩短覆盖模具设计,调试和制造周期,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提高模具的设计质量和可靠性,最终提高覆盖件制造的精度,质量和效率。介绍了覆盖件模具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以某汽车发动机罩拉延模制造为例,阐述了汽车覆盖件模具数字化制造的流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雷 《路基工程》2012,(6):144-146
目前桩板墙在边坡支挡结构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但挡土板结构形式均为直立全封闭状态,不仅排水效果差,工程量大,且其外形也与绿色通道及环保理念不适应。对斜插式桩板墙,通过在昆明多处应用,使其结构不断加以完善,不仅节省工程量,且外观效果较好,能满足绿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轿车覆盖件冲压模具设计概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轿车冲压模具设计制造情况的基础下,描述了国外汽车公司轿车覆盖件,特别是外覆盖件的冲压工艺设计现状及模具新技术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辊型设备的结构设计和改进,重点阐述两种辊型方法,以满足客车不同部位蒙皮成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单开口式(即仅有1个预信号开口)逆流左转车道(即通过预信号控制动态借用的出口车道)的长度与左转交通需求匹配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对单开口式逆流左转车道的设计进行分析,提出1种双开口式(即设置2个预信号开口)逆流左转车道的设计及控制方法。结合逆流左转车道的车辆运行规则,分析单开口式、双开口式逆流左转车道上车辆排队行为特征差异,构建逆流左转车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和延误计算模型。考虑主预信号协调控制、饱和度、交通波传递等约束条件,以车均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0-1变量表示各个预信号开口是否启用,将常规设计、单开口式、双开口式信号配时整合到1个统一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优化模型中,并给出逆流左转车道长度的设计依据。通过案例分析发现:①在逆流左转车道长度为80 m时,交叉口通行能力提升幅度最大;②当通行能力满足需求时,逆流左转车道长度越短,交叉口延误降低越明显;③若为保证通行能力而采用较长的逆流左转车道时,双开口式逆流左转车道通行效率优于单开口式;④综合考虑延误、通行能力等因素,单开口式逆流左转车道长度宜设置为40~60 m,而双开口式宜设置为80 m左右;⑤双开口式逆流左转车道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启用每个预信号开口,应用较为灵活,适用于各种流量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