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路》2020,(5)
综合考虑隧道工程的实际地质情况及施工量测体系,选取净空收敛、拱顶沉降、围岩压力、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和地下水等5个因素作为隧道施工过程中动态风险评价指标。采用粗糙集理论确定指标权重,基于云模型基本原理,建立了隧道新奥法施工过程动态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将施工量测数据量化为动态指标,并随隧道的开挖进行动态风险评估。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实际开挖情况相吻合,对后期的隧道施工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三大要素之一,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到隧道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对隧道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托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整合信息化技术,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变化判定规律,建立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系统,实现隧道施工安全信息及时反馈和预报预警。该系统应用于工程实例中,系统可将监测数据进行快速、及时处理,实现隧道监控量测自动预报预警,为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提供可靠依据,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便捷性。  相似文献   

3.
围岩监控量测是新奥法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隧道施工中围岩的变化进行量测,并对围岩力学动态和支护结构工作状态的量测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以深圳市坪西一级公路雷公山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实施情况,系统地说明了量测计划的编制、实施及对测得数据的处理方法,论述了量测对雷公山隧道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监控量测作为隧道新奥法施工的三要素之一,通过量测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能够有效反馈指导施工。基于多目标加权灰色局势决策法、模糊自适应变权重组合预测法建立最优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在麻栗垭隧道中应用组合优化模型分析预测了拱顶沉降值,结果表明该模型对隧道施工过程围岩变形能够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反馈。  相似文献   

5.
雷公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王岚  张勇  安军 《中南公路工程》2003,28(4):109-111,114
围岩监控量测是新奥法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隧道施工中围岩的变化进行量测,并对围岩力学动态和支护结构工作状态的量测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以深圳市坪西一级公路雷公山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实施情况,系统地说明了量测计划的编制、实施及对测得数据的处理方法,论述了量测对雷公山隧道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三大要素之一,通过量测施工中隧道围岩变形与支护受力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以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某隧道为例,对该隧道的拱顶与地表进行了监控量测,通过对拱顶下沉和地表沉降等量测数据的测定、处理、回归分析,客观有效地评价和预测了该隧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云南元磨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量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设计与施工中所必须的,本文结合云南元磨高速公路隧道群的现场监控量测,介绍监控量测断面布置、数据采集、量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郑一峰  于泽 《路基工程》2016,(1):123-128
公路隧道施工变形监测是"新奥法"(NATM)原理修建隧道的主要技术之一。新奥法主要是在利用围岩本身所具有的承载效能的前提下,采用光面爆破等方法,进行全断面施工,以锚喷作一次支护,必要情况下架设钢拱支架,根据围岩地压和变形实测数据,合理进行二次支护。这时隧道的监控量测对于围岩稳定性的判断起到重要作用。以鹤大高速公路荒沟隧道施工为例,采用理论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围岩的变形监测在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上进行理论分析与监测研究,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新奥法公路隧道施工风险控制评价的问题,以新奥法施工过程为依据,构建了新奥法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评价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将模糊综合评价向量作为神经网络训练数据,构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在具体施工案例上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新奥法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监控量测技术在小净距隧道出口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高速公路网泉南线福建省永宁高速公路雷公浦小净距隧道为例,在左洞出口进洞施工中,针对小净距隧道净距小和出口段围岩较差的双重特点,严格按照新奥法进行监控量测,对洞内开挖面、支护状况、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和地表沉降等项目进行了监测,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现场情况建议变更进洞工法,指导隧道安全施工,最终顺利地进洞。  相似文献   

11.
监控量测作为隧道新奥法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程开展中只能采集到布设点处的某一时间段内的变形量,对隧道建设的指导意义有限。本文通过对隧道掘进过程中变形沉降与隧道埋深、掌子面与监测断面之间距离的变形规律进行研究,依托汤家沟隧道监控量测数据,FLAC~(3D)模拟隧道的开挖过程,得到了变形位移与隧道埋深、掘进时间(通过开挖进尺与掌子面距量测断面换算)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将隧道埋深的影响进行归一化,变为拱顶下沉函数的变化系数,得到了隧道掘进变形位移关于隧道埋深、掘进时间的二元函数关系,此函数可预测任意断面、任意时间的变形值,对隧道信息化施工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2.
隧道群监控量测技术方案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速公路隧道已广泛采用新奥法设计与施工,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可预测预报围岩变化,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使工程投资经济合理。本主要介绍粤赣高速公路隧道群的监控量测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3.
结合新奥法光面爆破、锚喷支护及监控量测等各方面的施工特点,从监控量测、开挖施工、洞身开挖、超前及二次衬砌等5个方面对雪家庄隧道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在施工中采用了隧道监控、大断面连拱隧道等各种施工新技术。实践证明:新奥法保证了施工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改扩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礼球 《隧道建设》2018,38(Z2):25-30
为预防改扩建隧道施工发生安全事故,提高改扩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能力,以新建后祠隧道坍塌风险事件为例,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和工程实际情况,建立改扩建隧道施工安全指标体系,利用物元可拓模型确定各指标关联度、利用熵权法计算指标的权重,分别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利用风险矩阵法判别风险等级。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新建后祠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中,结果表明: 基于可拓理论和风险矩阵的评估方法对改扩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详细介绍了东门关公路隧道出口软弱围岩段新奥法施工的现场监控量测工作。通过对各施工阶段的监测与分析,配合和指导其新奥法施工实践。  相似文献   

16.
娄山关隧道新奥法施工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林生 《公路》2008,(3):222-223
通过娄山关隧道新奥法施工的现场监控量测,掌握围岩的动态变形特征与稳定性状况,及时发现险情和采取相关处治工程措施,确保了施工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隧道群监控测量技术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全部采用新奥法施工,该施工方法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现场监控量测,并利用量测结果及时补充设计和指导施工。针对该项目中5座隧道各自的工程特点及围岩地质条件,结合已有的工程监控经验,提出了合理的监控量测及信息化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量测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奥法思想是把坑道周围岩体和各种支护结构作为一个完整支护体系的一种支护理论和方法,而监控量测则是新奥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控量测来决定围岩和支护结构的承载-变形-时间特性。结合云南元磨高速公路隧道群的现场监控量测,简介隧道围岩现场监控量测方法和对量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改善和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监控量测作为新奥法施工的一部分在隧道施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主要包括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本文以咸旬高速雷家坡隧道监控量测为例,通过对隧道进行净空收敛和拱顶下沉等量测以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而更好的对隧道施工进行指导以及对隧道支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文工  王洪兴 《公路》2015,(2):248-251
塌方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在新奥法施工过程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工作,能够有效地对隧道塌方进行预警。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提前探明掌子面前方围岩地质情况,为施工方采取合理施工方法通过地质条件较复杂地段提供依据;监控量测工作实施监测围岩动态变化,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判断围岩变形发展趋势。结合岗上隧道工程实例,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如何依据监控量测数据来指导施工进行详细分析,并成功提出大变形预警,确保隧道正常施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