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余晶  李东升  程勇 《公路》2012,(4):228-232
分析了公路隧道建设中主要的环境影响问题,以沪蓉西高速公路象鼻山隧道为依托工程,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公路隧道如何采取合理的勘察设计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公路隧道建设的环保工程.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公路隧道建设中主要的环境影响问题,以沪蓉西高速公路象鼻山隧道为依托工程,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公路隧道如何采取合理的勘察设计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公路隧道建设的环保工程。  相似文献   

3.
以谷竹高速公路23标4座软弱围岩隧道为研究对象,依托该4座软弱围岩隧道的建设过程,从实践中探索如何通过开挖工艺、开挖方法、支护措施的调整,有效控制围岩的变形和塌方,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为类似的软弱围岩隧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结算工作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针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结算周期长、结算效率不高等问题,依托广东省云湛高速公路化湛段项目,从建设管理的角度对结算工作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做法,提高了项目的结算效率,加速了承包单位的资金运转,较好地解决了承包人交工以后结算久拖不结等问题,为类似项目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特长隧道具有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高、安全风险高的特点,往往制约着整个高速公路项目的总体建设目标。本文结合作者参与的广东省潮州至惠州高速公路莲花山1、2号特长隧道建设管理实践,从建设管理角度出发,探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高勘察深度和设计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质量以及首创隧道捆绑路面施工管理模式等管理措施涉及的问题与应对方法等经验,为国内类似项目建设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曲丹 《公路交通科技》2011,(Z1):127-130
高速公路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已为社会各界所接受,但建设对声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摸清高等级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尤其是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并采取必要的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低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公路施工工程管理的必要环节。本文对公路建设环境保护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与探讨,总结归纳了公路施工、营运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以减少公路工程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二维河流模型,对跨河桥梁围堰事故下悬浮物的扩散规律及危险品运输事故下污染物的运移规律进行模拟,预测分析了扰动状态下悬浮物的影响范围及危险品污染团到达目标水域的最大浓度和运移时间,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跨河桥梁的水环境风险减缓措施,为跨河桥梁的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适应高速公路建设新形势,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质量。本文依托国家高速公路宝鸡过境线工程,对自管模式下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探索分析,提出了一些方法措施,并且经工程验证效果良好,可为类似项目施工质量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5,(7)
结合欧洲地区的实际项目,对欧洲国家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做法和理念进行了简单介绍,特别是从环评、排水、边坡、野生动物通道、声屏障的设置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欧洲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及设计施工中的一些环保理念,供国内行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跨度隧道的施工监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隧道工程为依托,说明了监控量测在隧道建设过程中的必要性,根据实际工程,拟定了监控量测方案和监控项目;通过方案的实施,对大跨度隧道在施工情况下的动态受力及变形情况进行了预测,并结合预设计和具体施工方案及时调整监控方案,对大跨度隧道的施工监控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岩溶地区公路隧道施工中,常常遇到溶洞、断层等岩溶风险,为了更好地规避这些风险,保障施工安全,本文以广西六寨至宜州高速公路关西隧道为依托,采用地质雷达预报的方法对前方围岩进行探测,识别出施工中所存在的潜在风险。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保障施工安全。工程实际表明:利用地质雷达预报识别出隧道施工中潜在风险的方法,能为提前采取防控措施、采取何种措施提供针对性的指导,避免了施工中的盲目性,降低了风险所造成的损失,达到了为施工作业提供有效指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项目作为线性工程,具有环境影响距离长、范围广、贯穿整个建设期和营运期的特点。随着新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实施,高速公路项目在开展企业自主验收初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BOT模式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主要模式之一,为了解决项目管理中的难点,更好的对项目进行管控,以重庆南川至两江新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为依托,对BOT模式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期业主管理主要程序、管控要点和风险应对进行阐述,为该模式的项目建设业主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的南北异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发展高速交通运输,高速公路建设不仅带来经济发展,而且也破坏了环境。在我国由于南北方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差异,高速公路造成的环境影响特别是对生态环境影响也存在差异。文章在对比分析了南北方几条高速公路修建中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及环境保护对策基础上,总结出南北高速公路修建对环境影响的异同,为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唐锐  向龙  王俊  唐协 《隧道建设》2019,39(Z1):340-345
为解决特长公路隧道升级改造困难问题,以折多山公路隧道项目为依托,创新性地提出远、近期合建的总体设计方案。通过交通量预测、工程造价、运营通风及逃生救援等方面综合比较,得出可实施的合建方案: 先期建设二级公路隧道主洞,设2段非贯通平导,后期直接将二级公路隧道作为高速公路隧道右洞,并贯通二级公路隧道平导作为高速公路隧道左洞。合建方案能有效节约工程造价,降低社会耗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强劲需求,我国对通往重要景区的干线公路建设规模也不断增加,本文以四川省通往九寨沟的某高速公路为依托,结合山区高速公路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主要介绍梅家沟隧道进洞过程中,隧道边坡及仰坡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工程处治措施,为今后类似的工程的处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大量隧道边坡监测数据的经验总结,将隧道进洞过程中的边坡位移分为5个阶段,并对各阶段的隧道以及边坡响应及各阶段的处理措施进行了总结。以景婺黄(常)高速公路下溪头隧道为例,对隧道进出洞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监测数据很好地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阶段位移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高速公路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以西宝高速改扩建工程宝鸡段为例,选取典型环境影响因素,对各分项工程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施工优化措施,为今后同类高速公路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9.
连拱隧道多为浅埋、偏压、软弱围岩地质条件,在施工中处理不当易出现变形、地表开裂,危及施工安全和隧道实体质量。本文以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巴怀隧道为例,分析中导洞初期支护出现严重变形的原因,在对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处治措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支护改进加强、围岩加固、防排水治理这3方面的处治措施。处治结果表明措施可靠、中导洞变形得到有效控制,可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浩 《公路》2005,(3):136-140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保护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公路隧道的迅速发展对保护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宁杭高速公路宜兴段梯子山隧道为江苏省第一条高速公路隧道。通过对梯子山隧道断面型式、衬砌支护方案、施工方案等的分析和论证,为隧道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