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坡滑动面三维空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提出了一种用三维潜在滑移面法分析三维边坡滑动面及稳定性的新方法,该方法根据弹塑性有限元的应力分析结果,用数值积分方法确定边坡的潜在滑移面、最危险潜在滑移面和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大量三维边坡实例的稳定性安全系数及最危险滑动面的分析得出,三维边坡按平面边坡处理会引起较大的分析误差,三维边坡应该按三维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二维变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变分法的基本原理与边坡稳定性变分分析的基本方法,推导和建立了边坡稳定二维变分分析的计算公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结合公路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的实践,研究变分法在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并与极限平衡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变分法与极限平衡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在安全系数数值上比较接近;潜在滑动面的形状为对数螺旋滑动面而非圆弧滑动面,且采用对数螺旋滑动面进行变分分析更符合公路边坡工程的实际。  相似文献   

3.
边坡潜在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坡潜在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的合理确定是对边坡进行有效治理的前提条件.为了准确地确定边坡潜在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通过分析边坡现状的稳定性及边界条件,确定其边坡现状的安全系数.在边坡岩体c、ψ值对安全系数变化的影响进行敏感性计算的基础上,结合边坡岩体抗剪强度参数试验推荐值反演了与边坡现状条件相对应的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合理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保六潜高速公路运营期的边坡安全,本文对六潜高速公路第一示范工程区危险边坡运用MSARMA方法与钻孔揭露滑动面特征的方法对滑动面的确定进行研究,然后在考虑边坡的非齐次边界条件和边坡坡面存在荷载和加固力的情况下运用MSARMA方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及敏感性分析,分别得出边坡的稳态对边坡各项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获得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显著的影响因素,并据此采取了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为山区高速公路的长期安全运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地震作用下土质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有永久变形和稳定安全系数。永久变形直接通过数值计算得到;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是在其地震反应分析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数值计算,可确定潜在滑动面上的初始应力及地震作用下各时刻的应力分布,然后根据潜在滑动面单元的初始静应力和动应力时程,计算各时刻的边坡动安全系数,得到边坡的动安全系数时程。文中最后结合一土质边坡进行了动力稳定性分析,得到了地震作用下边坡的变形规律和安全系数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基本原理和强度折减技术,根据滑坡体处于极限状态时两功率相等(虚功率方程)条件,推导了带台阶的多级边坡整体失稳和可能出现的局部失稳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并以3级边坡为例,编制优化程序,采用序列二次规划迭代算法计算确定最危险滑动面的位置:即对多个可能的滑动面进行搜索,获得安全系数最小(也即稳定性最差)的面作为潜在最危险滑裂面.采用具体算例,对比分析了3级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和可能出现的局部稳定性问题,并由此开展了参数分析.对比分析表明:获得的安全系数较已有方法略小,得到的最危险滑动面与已有结果颇为接近,可以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参数分析表明:对均质多级边坡,当某级边坡坡角过大时,边坡更易发生局部失稳;高边坡增设边坡台阶可以有效提高边坡稳定性并降低施工难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极限平衡法和FLAC3D数值复合分析方法对一段公路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在无水情况下处于稳定状态,而在外界水的侵扰下,边坡的安全系数迅速下降,边坡内滑动面一为深层滑动,一为浅层滑动.针对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容重增加法分析边坡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岩土变形的影响,岩土体的本构关系采用完全弹塑性模型,强度采用修正的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以边坡最大水平位移增量与计算重力加速度增量之比达到极值作为边坡破坏的标准。文中对一工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临界破坏状态时边坡的等效塑性应变图来确定潜在滑动面,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依托某路堑边坡工程,采用有限元变形分析方法分析现状边坡变形破坏特征,提出合理可行的加固措施,并分析了加固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边坡主要破坏模式是由坡脚开挖、降雨入渗导致潜在滑体强度下降,从而引发表层滑动,原设计边坡的3个工况均不满足工程稳定性要求;边坡采用减缓坡比及坡面系统锚杆加固措施,并在边界外设置截排水沟后,减小了降雨及地下水对边坡岩土体强度的软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受偏压隧道影响边坡加固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隧道工程建设中切坡引起边坡及隧道的变形,其稳定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计算程序FLAC30分析挖方边坡和坡顶隧道联合稳定性.通过对未开挖、未加固边坡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水平位移和最大、最小主应力分布特征,分析其潜在滑动面和隧道围岩受拉影响区,确定其加固范围.根据抗滑桩受力特点,经比选,采用单排抗滑桩加固隧道边坡.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差分法能获得单排抗滑桩的合理设计和边坡坡脚及坡面受力情况,同时还能得到隧道围岩拉压应力的分布及优化覆盖层厚度,数值计算与工程监测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临界滑动场的加筋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胜利  李强 《路基工程》2010,(4):140-142
传统的极限平衡法分析加筋土边坡稳定性只能依靠假定的滑裂面,未考虑筋材对滑裂面的影响。文中将边坡临界滑动场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推广,建立了基于准粘聚力原理的加筋土边坡临界滑动场计算方法。该法可确定任意形状的临界滑动面及最小安全系数。通过算例比较了加筋土边坡的临界滑动面与无筋边坡滑动面的变化,并探讨了填土的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筋材抗拉强度等因素对加筋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证实利用极限平衡法先求无筋边坡滑动面,再加上筋材的抗滑力矩来计算加筋土边坡安全系数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应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原理,建立了圆弧滑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方法,并用于对边坡实例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预测的圆弧滑动面、安全系数及稳定状况符合实际,该方法可以在圆弧滑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加固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巫山至奉节公路YK17+100~+500段滑坡体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极限平衡理论的传递系数法,对其变形破坏机理及稳定性进行了综合研究,判断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发展过程。结合施工及监测反馈信息,分析滑坡目前所处阶段、潜在滑动面位置等,为施工期诱发的边坡失稳处治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融化期季冻区边坡失稳问题,针对川西高原地区混合土边坡,综合考虑粗颗粒含量及含水率影响,采用大型直剪与常规直剪相结合的试验方案,获取混合土抗剪强度参数,基于冻土水热耦合理论,通过COMSOL有限元软件对边坡融雪入渗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边坡水热场时空变化规律,同时考虑冻融过程中土体强度参数动态改变建立季冻区混合土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模型,分析融化期混合土边坡稳定系数、滑动面发展规律,定量分析总结融化期季冻区边坡失稳机理。结果表明:相同干密度条件下,混合土饱和渗透系数与粗颗粒含量成正比,抗剪强度与粗颗粒含量成正比而与含水率成反比;融化期边坡融雪入渗作用加强,浅层土体处于富水状态,形成最大厚度0.80 m的暂态饱和区;川西季冻区混合土边坡潜在滑动面与冻融交界面位置基本一致,滑动面形式主要是折线型,为浅层滑动;融雪入渗与冻土消融作用是季冻区边坡融化期失稳破坏的主要诱因,融化期间边坡稳定性系数减小速率随融雪入渗过程逐渐加快,融化深度最大时,边坡稳定性系数最小;川西地区季节冻土边坡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为粗颗粒含量与初始含水率,粗颗粒含量越高,初始含水率越低,融化期边坡稳定性越好。  相似文献   

15.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有限元折减法的原理进行了三维边坡模型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三维边坡模型可简化为二维边坡模型时,三维和二维计算的差别不大,适合采用M-C等面积准则进行分析,不同判断失稳的标准会影响结果,以收敛为判断标准满足一定精度要求。当用三维空间模型计算时,假设滑动面和不假设滑动面的计算结果有偏差。  相似文献   

16.
依托兰州南绕城典型路堑边坡工程,运用有限差分FLAC3D软件,以暴雨无支护和暴雨有支护两种工况对所选边坡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无支护结构工况下,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且有潜在滑动面;暴雨有支护结构工况下边坡处于稳定状态,与实际情况相符。同时,对格构锚固后的边坡位移、应变增量、塑性区分布、支护结构受力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格构全长黏结式锚杆支护提高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对红岩寺至景阳公路K36+265~+355段路基边坡工程,分别采用二维极限平衡法和三维数值模拟法,从岩土体内部变形和应力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安全系数大小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已发生变形,变形以垂向沉降和纵向下滑为主;整体土层均受拉应力;存在潜在滑动面,滑面为圆弧形;边坡在正常工况下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在降雨作用下,将形成潜在破坏面。考虑到暴雨天气及升级改造的种种未知因素,需要对此路段加以防护,以免路基滑塌。  相似文献   

18.
詹志雄 《路基工程》2018,(5):100-104
岩质边坡楔形体稳定性分析是一个较复杂的空间问题。采用向量作手段,判断两组不连续面形成楔形体的可能性,确定楔形体滑动面及滑动方向,在地震、加固等作用力的条件下,推导了适应各种情况的楔形体稳定性计算公式,并编制了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锚索治理不利结构面的岩石边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余景顺  王春发 《公路》2003,(2):70-72
针对岩石边坡可能沿不利结构面滑动而导致边坡失稳,采用动态设计施工模式,通过探测结构面位置及分布情况,分析边坡岩体的稳定性,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治理岩石边坡,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以湖南某泥质粉砂岩顺层边坡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现状边坡稳定性及滑坡趋势;在分析锚固初步设计基础上进行优化,并分析锚杆分布、长度、倾角、间距等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现状边坡沿坡脚及以上多层结构面发生滑动破坏,滑动面前、中部与结构面重合,后部拉裂岩土体;优化锚固设计,锚杆与岩层夹角为45°~55°对于边坡稳定最有利,锚杆倾角增大,边坡安全系数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边坡安全系数与锚杆垂直间距为三次函数关系,存在极值。锚固优化设计可有效提高边坡稳定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