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尽可能多的利用钢铁厂排放的工业废渣——粒化高炉矿渣为出发点,以抗压强度、凝结时间、抗裂性为技术性能指标,研制出抗裂性能优良的新型路面基层结合料NSB。对NSB材料的抗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在论文的材料研究范围内,水泥掺量、比表面积的大小对NSB的抗裂性有积极作用的结论,同时发现矿渣微粉中石灰石的最佳掺量为2%。用2种NSB分别稳定西安黄土与级配集料后发现,NSB稳定细粒土与级配碎石都要优于同条件下P.O32.5R稳定土的抗裂性。研究结果表明,矿渣基水泥结合料NSB是优质的路面基层结合料,不仅性能优良,更具有重要的环保节能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碱钙硫复合激发矿渣粉潜在活性的机理,以水泥的强度、凝结时间、抗裂性为技术指标研制出了2种环保的新型路面基层结合料(NSB),该结合料的矿渣粉用量达到了75%.通过对NSB稳定细粒土与级配碎石的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NSB用在稳定土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这2种NSB都具备了缓凝、抗裂性好的优点,且强度超过了半刚性路面基层对水泥的技术要求;用NSB稳定细粒土与级配碎石,具有抗压强度、弯拉强度与劈裂强度均较高、最大弯拉应变较大的特点;同时用数据说明了2种结合料对土有选择性,石灰石掺量为2%的NSB1适合稳定级配碎石,而石灰石掺量为4%的NSB2适合稳定细粒土.所有的研究表明这2种NSB能够满足半刚性基层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钢渣粉掺量对钢渣粉-水泥复合材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向水泥中掺配不同比重钢渣微粉,研究钢渣微粉对水泥水化热、标准稠度需水量、凝结时间以及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微粉的水化程度较低,活性成分较水泥少;钢渣微粉的掺入降低了标准稠度用水量,延长了水泥凝结时间;在钢渣粉掺量小于40%时,依据试饼法进行检测的钢渣...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矿渣、水泥稳定矿渣、水泥稳定矿渣碎石的试验研究,阐述了一种在路面基层中经济高效的利用矿渣材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交通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需要,文章通过研究较佳的激发剂激发矿渣潜在的火山灰活性、矿渣和纤维的掺量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了矿渣掺量30%、抗折强度7.0MPa以上的系列新型高抗折路面混凝土。结果表明,设计的混凝土具有优越的耐久性,可以满足重载道路的高抗折需要,同时对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形为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钢渣集料、粉煤灰、高炉矿渣粉全固废制备道路基层材料的可行性,利用工业固废胶凝潜力,开发地聚物稳定钢渣(GeoSS)基层材料,提出GeoSS混合料设计流程,并研究了不同硅铝质粉料剂量和碱用量对力学强度、干缩性能、碳减排效益、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最后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分析了GeoSS混合料的地聚合反应和地聚物-钢渣界面特性。结果表明:GeoSS混合料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总干缩系数远小于水泥稳定碎石C5,能够满足极重、特重交通的高速公路基层所需的承载能力和路用需求。相较于水泥稳定碎石C5,GeoSS混合料的碳排放当量最高可降低54.21%,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益。地聚物胶凝产物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结合,将固废原材料的重金属离子所封固,浸出液中Pb和其他重金属浓度分别满足Ⅳ级和Ⅲ级地下水标准,对道路周围环境的污染风险较低。粉煤灰和矿渣粉通过碱激发产生了水化硅铝酸钙(C-A-S-H)和水化硅铝酸钠(N-A-S-H)等胶凝产物;同时在地聚物结合料的碱性条件下,钢渣集料表面水化速率加快并产生胶凝化,生成了晶体产物水化石榴石和...  相似文献   

7.
肖文  李书惠  吴刘中 《公路》2004,(9):133-135
用双快水泥加缓凝高效减水剂调整水灰比,加缓凝剂调节凝结时间配制的超早强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性能,既可以调节初、终凝时间以满足施工所需时间,又能使早期强度很快发展(初凝后3h的强度达到30MPa以上),后期强度也同时增加。这种超早强混凝土特别适用于重交通情况的道路维修。并将其应用在广佛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中的纵缝处理上,试验和应用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利用磷矿渣,研究探讨了用磷渣取代部分石屑,配制符合级配要求的集料作为路面基层材料的可行性;另外,研究探讨了磷渣微粉代替部分水泥作为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材料的可行性。研究主要针对上述两者分别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磷渣代替部分石屑配制的水泥稳定材料以及用磷渣微粉代替部分水泥的水泥稳定碎石强度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符合高速公路路面基层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矿渣粉稳定黄土强度试验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军  沙爱民 《公路》2007,(4):176-180
针对公路工程石灰稳定黄土早期强度低、耐久性能差及水泥稳定土成本高、施工质量控制难等问题,利用矿渣粉,并掺加激发剂和粉煤灰,综合稳定黄土。按照无机结合料稳定土试验,进行了矿渣粉、石灰和水泥稳定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同等稳定材料掺量条件下,矿渣粉稳定黄土7 d抗压强度要明显高于石灰稳定黄土,与水泥稳定黄土同期抗压强度相当,而矿渣粉稳定黄土性能价格比最高。分析了矿渣粉稳定黄土机理,认为矿渣粉在激发剂和粉煤灰共同作用下,活性得到充分发挥,产生复合胶凝效应和填充增强效应,提高了土体的7 d抗压强度,并提出矿渣粉稳定黄土机理框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路面混凝土受力特点和要求,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钢渣道路水泥。该水泥利用低铝高铁组分钢渣,同时掺用硫酸盐早强激发剂,经多组分研制而成。经系统试验和工程应用表明,钢渣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与普通混凝土路面的相同,在320kgnd的单位水泥用量下即能达到对龄期5.OMPa的抗压强度,并具有坚实耐磨的表面,且能提早开放交通、因此,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钢渣道路水泥混凝土性能的研究@王生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锶矿渣废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了水泥和石灰稳定锶矿渣废料基层7、28 d的强度及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得出了水泥和石灰稳定锶矿渣废料基层的最佳配合比,通过修筑试验路,验证了水泥和石灰稳定锶矿渣废料基层良好的路用技术特性。研究成果对锶矿生产地区的废料利用具有一定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早强碱矿渣水泥混凝土在公路路面工程中应用的可能性,通过室内试验、实体工程主要研究的早强碱矿渣混凝土的材料特性、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以及施工工艺,比较了这种路面的技术经济优势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混凝土各种组分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探讨了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的途径,提出采用磨细矿渣超量替代水泥技术配制C30高性能混凝土,以达到在不过多提高混凝土强度前提下,大幅度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实现混凝土绿色化目的,又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黄建斌 《公路工程》2009,34(4):161-163,168
通过对磨细矿渣改性超细水泥的改性机理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其改性机理过程以及各种宏观性能的改善.结果表明,磨细矿渣改性超细水泥的强度、粘结性能,耐久性等到明显改善,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水泥路面裂缝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5.
结合矿渣粉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实际应用,明确了矿渣作为掺合料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技术指标,对掺配比例和质量要求作了说明,对矿渣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和初期养护提出了要求,尤其是结合工程中实际使用效果,对矿渣粉与粉煤灰符合掺配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住宅建筑工程建设中,利用粒化高炉矿渣粉、混凝土用粉煤灰等作为外掺胶凝材料的技术应用比较普遍。由于公路、桥梁使用的受力多样性、使用特殊性,外掺材料在公路、桥梁实际施工中应用范围很窄。近年来高性能混凝土广泛应用及水泥等建筑材料价格涨幅较大,导致水泥混凝土成本居高不下,在保证满足质量设计、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合理掺加矿渣粉降低混凝土成本、降低水化热、提高耐久性,是工程施工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交通量的不断增长,道路建设的规模日益增大。很多省(市、区),已将部分重交通道路改为一、二级公路。但在改建和修筑一、二级公路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传统材料,如级配碎石、级配砂砾,已不能满足重交通量下强度的需要。为了保证基层强度,很多地方开始修筑水泥稳定土作为道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相似文献   

18.
雷茂锦  王秉纲 《公路》1993,(8):31-36
本文详细介绍了高炉锰重矿渣在沥青混凝土面层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包括锰重矿渣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和稳定性分析,混合料的配合比试验、高温稳定性、力学指标和疲劳性能以及试验、高温稳定性、力学指标和疲劳性能以及试验路情况等,并与普通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建筑垃圾主要分为砖混类、水泥混凝土类,循环利用可减少道路建设过程中新集料开采。该文以2017年北京市某大修工程为背景,对水泥稳定砖混类再生材料、水泥稳定水泥混凝土类再生材料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建筑垃圾再生基层路面结构,进行力学分析,认为砖混类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压碎值等关键性指标较弱,可用于二级以下公路底基层;水泥混凝土类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各项指标基本满足规范对于高等级公路基层指标要求,可替代普通粗、细集料,但由于破碎、除杂等技术问题,材料性能可控性较差,大规模应用存在一定难度;水泥稳定砖混类再生材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规范二级及以下公路底基层抗压强度指标要求,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水泥稳定水泥混凝土类再生材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规范高等级公路极重、特重交通基层抗压强度指标要求,抗压强度稳步增长,抗冻性能、抗弯拉性能优良,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节能生态道路的设计理念,研究了以再生骨料为集料的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水胶比、聚丙烯纤维、颜料、矿渣4个因素对透水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引入功效系数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胶比对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影响最大,其次为聚丙烯纤维;水胶比提高,其力学强度和透水性能均下降;提高聚丙烯纤维掺量可以改善其力学强度,但降低了透水性能;颜料对其性能影响不显著;矿渣掺量增大,其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均提高.配合比设计合理,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能够满足轻级交通道路的力学要求和透水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