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当前港口发展环境,从岸线利用、功能布局、生态保护、保障系统等方面对集约绿色发展的内涵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在港口规划建设中充分体现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的发展要求。以汉江襄阳港总体规划为实例,总结分析襄阳港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集约绿色发展理念,对襄阳港总体规划的港口定位、港区划分、功能布局、集疏运体系、支持保障系统等内容,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方案优化调整,实现港口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的目标,为开展类似港口总体规划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提要:通过在港口绿地系统规划中引入现代数学分析方法,采用精确的定量分析,构成港口绿化体系的数学模型,为港口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提供一条论证推理的思路。同时,也是为港区生态港口的建设探索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曹妃甸港区海岸地貌特征、海岸稳定性、曹妃甸甸前深槽形成机制及其稳定性3个方面的分析,结合有关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试验的论证成果,阐明了曹妃甸港区选址研究的决定性因素和重要成果,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阶段规划成果进行了总结回顾,可给本港区以及类似港区今后的开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集装箱查验是保税港区的重要业务之一。本文针对目前我同保税港区在集装箱查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保税港区的设施布局和流程组织,以期提升保税港区查验设施规划水平,改善通关环境,提高通关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沿海新港区开发在发展理念、开发时序、建设资金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沿海新开发港区在创新发展理念和模式、突出港区发展重点、优化资金扶持政策、完善资源开发政策、强化资源监管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和相关措施,并提出下阶段新港区开发中应高度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南通港通州湾港区是南通在沿海拟开发的新港区,对于缓解南通港沿江港城矛盾、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规划区域自然资源条件和环境敏感区分布等情况,从环境影响角度提出规划优化调整方案。综合采用数学模型、层次分析法等,从资源占用、水动力及水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影响等角度开展规划优化方案与原规划方案的对比。结果表明,优化方案能更好地兼顾港口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思路可为沿海生态型港口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州湾北部港区所处的腰沙—三沙洪—冷家沙海域自然条件及周边建设环境复杂,为满足北部港区开发建设需要,亟待通过港区开发方案的研究,系统探明港区开发条件,科学制订港区建设时序,为北部港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通过对通州湾北部港区远岸与近岸开发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对周边环境及后续开发的影响等方面的利弊进行全面比较,明确北部港区的开发建设时序。  相似文献   

8.
<正>以镇江港扬中港区为例,提出港口发展空间导向和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为优化并落实镇江港大宗散货减载运输前景及后续空间承载能力提供技术路线,也为长江沿线港口实现生态优先的绿色规划提供样板十九大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建设27个沿海主要港口。镇江港是沿海27个主要港口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平阳港口老港区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平阳新港区势在必行,平阳新港区的规划建设对平阳、温州乃至浙江南部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近年来,以海洋经济为主体的蓝色经济,已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以服务临港工业为主的新港区开发快速推进,成为集聚临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引擎。为贯彻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国  相似文献   

10.
防波堤的建设主要为改善港区泊稳环境,为港区泊位作业提供掩护条件。本文在充分考虑汕头广澳港区现状、规划及自然条件等基础上,根据港区近远期发展需要,研究防波堤布局方案,并结合波浪数学模型试验,验证优化防波堤布局形态,同时就起步工程建设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肖钟熙 《水运管理》2007,29(6):1-13,17
阐述港口群的概念及其应用范围、运用港口群概念编制港口布局规划的益处,认为把港口群的概念运用于港口布局规划是研究方法的创新。论述划分港口群、确定港口群腹地和确定港口群功能时的注意事项,提出增加包括连云港港、日照港在内的鲁南苏北港口群的建议及应该得到政府扶持的港口群。  相似文献   

12.
1定位于国际中转港的厦门港 厦门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九龙江入海口,地处闽南沿海的中心,面对金门,与台湾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自然条件优越。港湾外围大小金门等岛屿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港内水域宽阔、水深浪小、不冻不淤,是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港口,水路可以畅通地与国内沿海及世界各港口通航。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目前沿海港口开展临港贸易的一般模式.结合中小港口自身的优劣势以及所处的政策环境,本文提出了中小港口开展临港贸易的新模式--搭建为贸易客户提供一体化贸易服务的临港贸易平台.同时总结中小港口临港贸易平台的性质和功能以及业务构成.  相似文献   

14.
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标杆和示范项目,界定港口枢纽经济的内涵,构建港口枢纽经济体系,并提出连云港港口枢纽经济的发展路径。按照发展路径,提出五大实施样板:打造"一带一路"交通标杆示范样板――重点建设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苏北运河―淮河流域运输结构调整样板――重点建设海河联运体系,打造综合物流集聚区样板――重点推进上合物流园建设,打造港产园联动发展样板――重点推进徐圩港产园联动发展,打造现代航运服务发展样板――重点推进连云国际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2月10日,洋山港宣布正式开港,与此同时,世界第一大港之冠,亦被揽入怀中。转瞬间,上海已将新加坡、香港等港口大鳄抛在了身后。这一年,港口业的舞台似乎成了上海港的独角戏。目睹上海港一跃成为世界港口业的焦点,近在咫尺的浙江,却品尝着另一番苦涩。在浙江人的内心深处,“洋山”本是浙江人的“洋山”。面对洋山港的横空出世,浙江省也在谋求应对之策。洋山港开港十日后,浙江省政府宣布:宁波舟山港实行“规划、建设、品牌、管理”四统一。“宁波舟山港”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原有的“宁波港”和“舟山港”名称不再使用。无疑,宁波舟山港旨在世界第一港。于是,世界第一港之争,也便成了业界谈论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姚媛 《水运管理》2021,(2):5-6,10
为提高第四代港口的海域安全管理水平,根据大连港老码头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船舶在码头安全停靠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实现海域安全管理的措施:明确海域界线,维护合法用海;加大监管力度,形成管理机制,打造安全港口;利用高科技手段实施水深监管;提高破冰能力,减少船舶冰困发生;做好爆破施工警戒,确保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为指引,针对珠三角核心地区正逐步迈入后工业化时期,地区经济结构正面临调整,国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影响加剧的发展背景,对南沙作业区的港口及关联产业发展路径进行研究与判断。提出广州港南沙(龙穴岛)作业区港口及关联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定位以及相关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利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三维海洋数值模型FVCOM,建立了连云港浅滩海域的三维潮流数值模型和对流扩散模型。运用对流扩散模型,对连云港港主体港区的保守物浓度进行三维模拟计算,并对港池的三维水交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港池口门处的水交换能力最强,并向港池底部逐渐减小,港池表、底层水交换能力差别很小,主体港区的平均滞留时间、半交换时间和冲洗时间分别约为13、5、84 d。  相似文献   

19.
吕航 《中国船检》2005,(12):4-8
在我国这样一个市场巨大、腹地辽阔的国家,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如果没有一个国际航运中心,在国际分工与竞争中就会处于被动地位。近百年内天然水深都将保持在15米左右的洋山深水港,不仅能从容接纳当前世界上最大型的8500标箱集装箱船,也能满足明年出现的吃水14.5米的万箱“巨无霸”集装箱船的停泊,是上海竞争国际航运中心打出的一张“王牌”。刚刚开港的洋山深水港区是本年度上海向国际航运界献上的又一份大礼。  相似文献   

20.
从区港联动到保税港——宁波港发展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宁波区港联动的规划背景出发,分析宁波区港联动政策的规划实施,进一步探讨宁波实行区港联动运作的进程特点,结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在退税政策、主要功能、外汇管理和中转集运等方面的区别,得出宁波港应向保税港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