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朝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6):200-202,210
盾构施工中不可避免下穿建(构)筑物,如何确保盾构施工中建(构)筑物的安全是我国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以上海轨道交通五号线南延伸段某区间为例,探讨了盾构长距离小半径穿越建(构)筑物沉降安全控制措施,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城市空间越来越小,城市地下结构的利用空间也越来越小,当城市地下结构近邻既有建(构)筑物时,地下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与建(构)筑物之间将不可避免发生动态的相互作用,而这种作用往往导致地表沉降,从而引起临近建(构)筑物沉降甚至变形。如何减少地下结构开挖过程中对建(构)筑物的影响将是今后地下结构施工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广中路地道施工实例,重点分析当建(构)筑物距离深基坑较近时对该建(构)筑物的沉降影响控制,为同类型结构施工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3.
在土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地基处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某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的地质条件,分析了主要建(构)筑物的地基特点,对主要建(构)筑物提出了锚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及毛石混凝土与天然地基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方案,满足建(构)筑物整体抗浮、沉降变形、承载力等方面的要求,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盾构隧道施工建(构)筑物的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向州 《隧道建设》2006,26(Z2):30-32
结合广州几个典型的盾构过建(构)筑物群的工程实例,简要地对盾构穿越建(构)筑物所引起沉降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摸索盾构过建筑物前如何预测基础的受力情况,并采用相应的预加固措施.同时对盾构穿越建筑物时如何选择掘进参数及确定监测方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杨志成  李伟峰 《公路》2012,(4):196-198
阐述湿陷性黄土地质特性和对建(构)筑物的危害,着重介绍当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采取的几种地基处理方法.在设计中应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及地基湿陷等级和建(构)筑物的等级及结构类型、基础类型、使用年限、用途等采取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曹红林 《交通科技》2021,(2):120-125
文中以武汉地铁8号线三期野芷湖站-中间风井区间盾构隧道下穿建(构)筑物群为工程实例,通过对盾构隧道施工主要风险的分析,采用一种新型惰性浆液三次注浆的工法控制地层沉降。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盾构施工全过程进行了三维仿真数值模拟,通过数值分析及施工过程中沉降监测数据,对现场沉降控制措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工法有效地控制了地面建(构)筑物的最终沉降量,确保了建(构)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陈伟国 《路基工程》2015,(3):210-212
针对南京地铁机场线1号风井-禄口机场区间隧道,在长距离高强度岩层兼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穿越重要建(构)筑物的施工环境下,采用TBM和EPB双模式可转换盾构掘进施工,既能满足在高强度硬岩中掘进效率,又能保证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时建(构)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大面积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超大空间基坑中部存在需要保护的既有建(构)筑物问题,在对比中心岛法和盖挖逆作法的基础上,提出钢绞线张拉法处理方案,并得出以下结论:1)当被保护的建(构)筑物无地下室或者地下室埋置深度较浅时,可以采用钢绞线对拉法,其围护结构为正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当被保护的建(构)筑物地下室埋置深度较深时,可以采用钢绞线环箍法,其围护结构为圆形。2)可以根据基坑深度和被保护建(构)筑物的变形要求调整竖向支护间距。3)采用钢绞线对拉法在地层中钻孔时应配合套筒跟进,以减少上部建筑物沉降。4)钢绞线环箍法应设置2—4个张拉端,同时在围护结构侧向设置槽钢。5)钢绞线张拉法施工方便、造价低、对地下空间的施工无影响,同时钢绞线可以较方便地拆除。  相似文献   

9.
以乌鲁木齐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三屯碑~新疆大学区间隧道临近既有建筑物施工为背景,详细介绍了二氧化碳爆破技术在山区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二氧化碳爆破技术是通过加热爆破筒内的液态二氧化碳,使其受热膨胀产生高压气体冲击破碎岩体的施工技术,具有安全、便捷、环保、高效、经济等优点。二氧化碳爆破对邻近既有建(构)筑物造成的振动较小,不会对其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为城市地铁隧道近接既有建(构)筑物的控制爆破施工提供了一种思路和相关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某基坑边坡滑塌事故原因分析、处置结果,提出深基坑边坡稳定对地下工程施工及周边建(构)筑物安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照明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大力推行"绿色照明"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产品和技术,优化道路照明设计以达到节能减排效果,是城市道路照明设计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依据国家相关规范,结合多年来设计的体会,探讨城市道路照明设计与节能的关系,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是隧道机电工程中十分重要的系统,它的设置是为车辆驾驶员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提高夜间道路的安全保障等级。结合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分析灯具改造前后隧道内的照明和耗电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万州天城连接路为典型的山地城市改造工程,道路沿线地形复杂高差起伏大、两侧建筑物多且拆迁困难、地上地下构造物多且资料收集困难、控制因素多。设计综合考虑以上设计条件,并将处理好新建道路与老路衔接和交通转换、新建道路与两侧周边建筑关系、新建道路与地块开发建设统一协调关系作为设计重点和难点。通过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对山地城市改造项目进行总结分析,提出设计思路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重庆市绕城以外涪丰石高速公路为例,探讨运营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改造方案及其应用。在新旧规范更替下,相比以往重新整体设计的LED照明改造方案,提出LED新灯原位替换旧灯的改造方案,研究基于DIALux光学仿真软件对各改造方案进行照明效益和可行性分析,并对路段隧道改造前后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5.
凌辉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7):378-380,31
该文以某已建地铁车站风井改造的基坑工程设计为例,介绍了邻近地铁隧道和居民住宅楼的基坑设计方法和保护措施,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深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武汉市二环线马房山通道工程主线下穿通道、地下敞开式公交车站、地面广场、地面辅道及桥梁、地下管线、高层建筑物保护等诸多内容有机融合的设计方案。该设计着力构筑了"人、车和谐的交通环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突出了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7.
针对隧道机电工程中的照明设计,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三维环境下照明设计平台的开发,实现基于OpenSceneGraph的隧道照明设计平台系统。该系统可完成三维环境下的隧道照明工程设计,实现隧道灯具的实时布设与观察,并可根据布设情况进行照明仿真,且可模拟灯具布设后的隧道照明环境。  相似文献   

18.
"老旧居住区改造",就是对功能、设施已经严重落后的住宅小区进行翻新,以及对所在区域进行改造,使居住质量得到提高、价值得以提升的一种城市建设活动。"老旧居住区改造"决不是简单地对旧建筑进行加固翻新,而是要给老旧居住区实行一次大型的"外科手术",使其成为一个能够提供高品质生活的、与时代脉搏共振的新型社区。该文通过对和平小区改造工程设计的简要描述,提出了新时期老旧小区改造的思路和方向,对类似老旧居住区的改造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同时存在高层建筑和地铁限制条件下的某悬臂桩设计方案进行剖析,尽量避免对高层建筑产生扰动,又不对地铁产生附加应力,有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鉴于快速发展的公路隧道在设计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暴露出的许多不足,如由于我国照明设计规范中的设计照明参数值较大,公路隧道照明耗电负荷大于90 k W/km,高耗电现象较多,故导致很多隧道运营时往往只使用设计照明负荷的1/2或1/3,甚至很多低等级公路隧道干脆不开照明灯,给隧道运营带来了安全隐患。文章就完善公路隧道节能照明设计展开分析,力求对公路隧道节能照明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