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网络中,控制中心、车辆段、停车场以及各个车站处在网络节点的位置上,采用交换设备来实现网络汇接与终端接入.轨道交通系统通常有多个业务独立的电话系统.当前,实现这些电话系统的规划建设有"公专分离"和"公专合一"两种模式.从技术经济效益的角度对两种模式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公专合一"模式更经济可靠.  相似文献   

2.
专用电话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挥的必要手段.数字调度电话系统作为专用电话的解决方案之一,因其性能优势越来越多地被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所采用.苏州城市轨道交通专用电话采用的就是数字调度电话系统.结合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情况,阐述、分析了基于数字调度电话系统的专用电话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
介绍软交换的概念及技术特点,对软交换系统和传统的电路交换系统在业务提供和网络构成方面进行比较,并对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系统采用软交换技术组网时的网络结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郑川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18(2):111-113,128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系统的现状,提出了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通信的思路和方案。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应用,给出了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公务电话系统架构,对控制中心、车站的设计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信令及中继容量等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系统的现状,分析了在技术、设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软交换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适应性等方面的论述,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系统建设的思路和建议方案,以提高系统投资的有效性和性价比。  相似文献   

6.
专用电话调度系统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超大规模网络的运行环境下,专用电话调度系统现阶段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将不同的软交换专用电话调度系统融合在一起,做到调度台的界面呈现及使用习惯一致,并使主要调度功能保持完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专用电话调度系统"十四五"规划研究,形成了该系统的顶层设计方案.对专用电话调度业务从既有的软交换系统迁移接入至新设的软交换系统的规划过程进行阐述,提出线路迁移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以尽可能降低大修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影响面,确保专用电话调度系统安全、高效、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分析、描述了城市轨道交通专用电话系统现有的组网方式、系统功能及技术特点,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公务电话系统的实现方式及技术体制进行比选,推荐采用软交换来实施轨道交通线网的公务电话系统,并对公务电话系统采用软交换组网的网络结构、网络拓扑、用户编号及号码资源分配方案、计费方式、与相关系统的接口等进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对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业务的需求,从技术分析、功能定位、应用方案等方面介绍软交换技术,并与公务电话系统、专用电话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功能比较.通过在轨道交通新建城市中经济效益的分析,提出软交换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公务电话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高效通信的手段之一.分析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行业特性对公务电话系统的架构及建设模式进行探索与分析,认为软交换技术符合未来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专业的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路公务电话系统大修改造的规划方案,建议"十四五"期间新建2~3个软交换核心,以均衡分担各线路、各单位的公务电话接入,以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的有线通信网,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超大规模网络的运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传输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必须的信息传输载体和基础核心网络。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传输系统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引出对轨道交通专用通信有线传输系统方案的思考,以供轨道交通传输系统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城市轨道交通走廊为背景,抽象出一般的公交线网模型。从交通供给和乘客使用两个角度对公交线网模型的成本进行了分解,并给出了分解后的各类成本分析计算的理论计算公式,为城市轨道交通走廊中各种公交线网方案和运营方案的评价提供成本分析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办理电话闭塞法行车完全依赖人的行为,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通过分析相关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利用计算机运算和显示功能,将办理电话闭塞的作业项目、作业流程和关键事项等通过窗口操作系统操作和显示,提醒作业人员严格按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办理作业,以保证安全,减轻作业人员工作压力。提出了该系统开发的路径,并就系统运行设置、窗口布局、项目确认流程和色彩显示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4.
根据乌鲁木齐市的防恐、治安特殊需要,研究如何建立一套高标准、常态化安全防范体系,确定了乌鲁木齐城市轨道交通的安防设计标准。按照"技防、物防、人防"全方位设防的原则,在系统规模的选择方面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和安全因素;在土建设计方面分区域、多层次保护重点部位;在设备系统方面通过采取安防平台与其它相关设备系统及城市应急保障单位协调联动的综合安全防范措施,构建了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安防体系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5.
GB/T 38311-2019《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通信协议与接口》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内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内部的通信协议和接口做出规定,目的是从技术上根本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在公共安全防范上的资源共享与互联互通问题,对国内轨道交通行业的安防标准进行补充和完善。阐述了该标准编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内容以及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香港铁路是香港重要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其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究其根本,依据《香港铁路条例》的法制化管理是其轨道交通管理机制良性运行的根本制度保证。城市轨道交通法制化管理也是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对香港的法律体系及管理体制的分析,对我国轨道交通立法的法规目的、原则、可能框架及管理体制提供借鉴,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轨道交通法制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相互关联,明确公共空间在交通综合体进行复合功能的组织与衔接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系统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公共空间的层次化内涵,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公共空间层次构成进行剖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分类总结。以改造后的日本JR新大阪站为例,论述了轨道交通综合体公共空间的层次化组织策略,尝试建立系统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公共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18.
对外综合交通枢纽集疏系统工作的顺畅与否对于枢纽乃至城市整体的交通运输具有重要影响。以城市对外交通的综合交通枢纽作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重点研究轨道交通方式在枢纽集疏系统中的作用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作为综合枢纽集疏系统的骨干,仍有上升及改善的空间;衔接方式、步行距离等衔接设计因素,收入水平、户籍所在地等乘客特征,显著影响轨道交通对集疏系统客流的吸引力;通过优化票证服务及指引服务巩固现有主体客群,利用提高时效性及舒适性的措施争取目标客群,推广轨道交通车站与对外枢纽的一体化设计与统一管理等措施,有利于提高轨道交通对集疏系统客流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