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用汽车》2007,(12):12-14
树立中国家用车标杆7235万辆的私人汽车数量宣告了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爆发式的家用车时代。在这一"百车争鸣"品牌繁多的时代,汽车品牌如何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心中完美的家用车?答案尽在"中国2008年度家用车"。《家用汽车》组织测评年度家用车。将为中国的消费者练就选车的"火眼金睛",为汽车企业树立制造家用车的标杆。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汽车消费走入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面子文化"盛行的中国,人们把车与生活质量、收入水平,甚至事业发展联系起来.2002~2011年被称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黄金十年",汽车年销售规模从300万辆起步,保持加速度前进,在2011年末冲到了1800万辆的高点."黄金十年"中,中国市场的汽车消费主题,似乎就是追求高端化.当我们站在第二个十年的开端,中国的年轻一代逐步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是否应该有所回归?原有观念将会受到多大程度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缺的是文化     
宋奇康 《家用汽车》2010,(9):F0002-F0002
<正>中国汽车市场有很多怪现象,比如崇尚"大舰巨炮主义",比如豪华车大受追捧,又比如自主品牌流行模仿,再比如车型分类混乱。以前我总想不明白,为什么到了中国,很多东西就变了味了,比如汽车,又比如足球。这个月的特别策划是《汽车分类"圣经"》,在搞清楚汽车分类的同时,我也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之所以中国汽车市场如此浮躁和混乱,归根结底还是缺少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4.
兄弟要齐心     
姜田双 《家用汽车》2011,(11):144-147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上,国内主流的汽车企业的比拼从未停歇,大手笔、砸重金都是"浮云",尽管各企业投资方向稍有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要想赢得最终的胜利,只有放下"利益",发展产业联盟,才能突破新能源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贾可 《家用汽车》2012,(9):160-160
我们似乎很少意识到"山坳上"的痛苦,而是喜欢"舌尖上"的滋味。最近中国汽车界发生的一些现象就很值得放在"山坳上"反思,而不是"舌尖上"探讨。最近流行的一个词语是"舌尖上的什么什么",来源于一部讲述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我天生讨厌这种造词风格,但是没有用,市场流行这种跟风。这让我对中国人的创造性感到深深的怀疑。就像多年以来人们好用"掀起什么什么盖头来"一样,急得我想要掀起他们的盖头,看看他们脑子里究竟有些什么。说到《舌尖上的中国》,说到这种语言的  相似文献   

6.
郝庆丰 《家用汽车》2012,(6):159-159
尽管0.84%和2.45%的产销增幅已是13年来最低,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800万大关,达到了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汽车消费第一大国的"桂冠"真可谓"舍我其谁"。也许会有人认为,这些数字让中国汽车业界的同仁们挺直了腰杆,但我不得不说,这腰杆挺得并不那么"实在",甚至要说,我们还远未到"可以挺  相似文献   

7.
对于自主品牌汽车,我们不要唱衰论,更不要挽歌。好像又有一群老生,在常谈了。几天前的成都,一场大型的论坛开讲。"自主品牌遇到危机"、"市场给自主品牌汽车的空间太少"、"国家政策对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利好不够",由于在2011  相似文献   

8.
前照灯是保障汽车夜间或阴暗天气情况下安全行车的有效装备,为避免会车时对方驾驶员眩目,应使汽车前照灯的近光分布的大部分光直接照在"目标区",少量或微量照在"眩目区"。前照灯的光束调整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车辆夜间的行驶安全。因此,汽车前照灯应定期进行检测、调整、使之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9.
自2012年2月18日正式成立以来,福田戴姆勒汽车通过组织、人员、管理、流程等一系列措施,使合资公司顺利进入高效运营"轨道",从北京车展与戴姆勒联合参展到广州车展的冠军品质,从欧曼10周年"福田戴姆勒之夜"到欧曼55万辆下线及欧曼GTL出征德国汉诺威,福田戴姆勒以"中国速度"吸纳"德国技术",将源自西方先进的"研发、制造、管理、运营"理念融入到中国企业高速、高效的发展进程中.得益于此,福田戴姆勒汽车2012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企业软硬实力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0.
保存到现在最古老的汽车牌照:德国慕尼黑警察1899年4月14日给巴伊斯巴尔特先生的“瓦尔特布克”汽车所发的睥照,是保存到现在最古老的汽车牌照,也是德国最早的汽车牌照。这个牌照是一块长方形金属牌.上面只写了一个“1”字。  相似文献   

11.
痴人之诳妄     
<正>前些日子,给限制大排量汽车、限制高档车消费想了一个点子,但不知道究竟算是诳语还是妄想,最后生造了一个词"诳妄",没想到非主流了。近年来,涉及汽车市场的种种法规,比如消费税的调整、比如最近  相似文献   

12.
许多玩赛车游戏的人都使用过"操纵杆",但这样的游戏将被运用到真正的汽车上,成为一项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技术. 被称为"操纵杆"的部件替代了传统的方向盘和踏板的功能,开创了驾驶室设计的一个新天地."操纵杆"被称做"导线驾驶"技术的一部分,"导线驾驶"技术意味着靠计算机逻辑控制汽车的加速、制动和转向.而这根操纵杆整个系统尺寸为400mm×200mm×210mm,重量为18kg.  相似文献   

13.
张祖新 《家用汽车》2012,(8):100-105
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才会知道蟹之美味无与伦比。在中国汽车市场第一个提出定制服务的大众进口汽车当然也收获了令人羡慕的回报。大众进口汽车抢"鲜"策略让辉腾甚至整个进口大众变得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4.
汽车,这个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宣告了人类几千年依靠畜力拉车的时代行将结束,现代交通时代的序幕被拉开。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汽车从一个不为人识的"怪物"到王公贵族和富人的游乐品,逐渐普及为最具个性化的交通工具,发展至今成为现代人类的生活必需品,甚至成为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王璞 《家用汽车》2013,(7):169-169
尽管本田汽车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早就意识到"独特的技术发明,如果不能及时提供给社会,它将毫无价值"的道理,但实际上,本田作为"执迷的技术控",似乎陷入了一个"走火入魔"的怪圈,在过分强调技术,品牌,血统的同时,忘了要"接接地气儿",就像一位孤芳自赏又木讷的学究儿。至少在中国市场,如今它旗下的高端品牌讴歌已经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6.
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如果没有汽车是不可思议的,汽车已渗透到现代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从生产活动到日常生活,从体育竞技到军事活动,哪里都离不开汽车。现代人对汽车的追求可以说是如痴如醉,就像歌迷追求歌星、球迷追求球星、科学家追求新发现一样。各汽车企业为此不断推出新的车型,从性能到外观,从艺术造型到内部装饰都精益求精,款式纷呈,就像时装那样吸引着现代人的购买欲。然而,现代汽车又给现代人带来诸多困扰,市区的堵车和停车难、频繁的交通事故、汽车废气和噪声造成的环境污染,尤其是汽车排出的CO2气体业已成为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元凶,这些均已成为现代汽车技术发展急需解决的难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10年内,无论是按重要度排序,还是按迫切程度来排序,笔者认为,低碳、环保、安全将是引领汽车技术发展的三大主题。  相似文献   

17.
《家用汽车》2012,(7):20-20
备受瞩目的全球汽车大展——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13上海国际汽车展),将于2013年4月21日至2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登场,主题为"创新·美好生活",寓意"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发展迎接美好生活"。在国际汽车工业掀起全新革命浪潮的今天,在国家振兴汽车工业政策的前提下,在中外汽车巨头的共同支持和积极参与下,于明年4月揭幕的2013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汽车展必将再次演绎经典篇章!  相似文献   

18.
武卫强 《家用汽车》2012,(11):156-156
同样一句话,放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完全不同。同样一个策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收获的效益也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市场换技术"是一句绕不开的话,也是过去30多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导策略。改革开放之前,它被解释为"洋奴哲学"、"爬行主义",是被批判的大毒草。因此,第一代汽车合资企业的负责人无一不是顶着"洋买办"的指责过日子。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的中汽总公司董事长饶斌向中央提出,在花钱进口汽车的同时,应该要求外方无偿提供相关的技术。随后这一设想在轻型卡车和奥迪100公务车项目上得以实现,成为"市场换技  相似文献   

19.
郝庆丰 《家用汽车》2012,(7):159-159
近来,从国家政策层面传来的消息对于汽车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来说,的确是一大利好。目前纯电动车的技术还处在积累与摸索期,相较而言,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则比较成熟。在中国的市场上,已经有愈来愈多技术水平较高、外形时尚、性价比颇高的混合动力汽车面向消费者。最近丰田新推出的"凯美瑞混动版尊瑞",就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实事求是地说,日本在汽车混合动力技术上的发展的确比我国的汽车产业超出很多。我们总说日本是"弹丸之地"——地少人多,资源少却  相似文献   

20.
《家用汽车》2012,(7):64-65
未来之解90后的汽车消费理念着实的与众不同,汽车只是他们的一个"大玩具",今天的90后消费群体有些趋近于欧美消费者。不管怎样,"买一辆小车"已成为今天90后的消费理念。在这个流行元素下,让这一群体甘心情愿地掏钱可以说既容易,也困难。容易在只要喜欢,可以一掷千金;难处在于,如何个性到吸引他的视线,让他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