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燃料电池汽车因其自身特性的原因,在散热上同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面临着更严峻的问题。散热器的散热可以考虑通过加大风扇的功率、增加散热器的面积以及改变散热器的布置位置三种方案,上述三种措施在某款燃料电池轿车上得到了实际应用,经试验验证,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牵引变流器大多采用水冷或强迫风冷的冷却方式,而走形风冷方式相较于水冷或强迫风冷方式,可简化牵引变流器的柜体结构,但牵引变流器模块的核心部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对温度比较敏感,因此明晰在走形风冷条件下,牵引变流器底部散热器风速随车速的变化可得知IGBT模块散热器设计的边界条件,为IGBT模块的散热设计提供帮助。本研究通过设计一种散热器测试工装,通过试验对牵引变流器底部散热器风速随车速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量化得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数值仿真推导得到牵引变流器散热器的散热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3.
热管理系统的研究在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开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国家863项目中燃料电池汽车几种不同的整车热管理方案进行了研究,计算出不同设计方案下FCE散热器、PCU散热器和空调冷凝器的散热量,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最优的热管理系统散热方案。同时简单介绍了热管理控制策略。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1.发动机问题投诉对比 在中国汽车质量网就发动机问题投诉量来看,广汽丰田凯美瑞投诉量有3宗。  相似文献   

5.
混合动力汽车的节能减排的优势在于搭载了电动机,发动机与电机的合理搭配及其控制策略,是提高汽车经济性和动力性的关键。本文从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特点出发,分析了汽车运行与节能的关系,阐述了发动机与电机之间动能分配与能量回收控制策略,以及在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发动机其清洁度对使用寿命的影响,并指出了在汽车维修与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节能技术日益重要。为了合理利用汽车在减速滑行状态下的动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变功率配气机构,具体指汽车在减速滑行状态下,控制发动机不喷油,同时排气门释压,减小发动机制动阻力,充分利用汽车惯性能量滑行更远的距离,以达到汽车节能减排的目的;并基于此原理对改装过的汽车做挂档滑行距离对比试验和车辆油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装车辆节油率达7.72%,节油效果明显,具有推广应用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辅机间冷空冷机组在夏季正常运行,开发了辅机喷雾降温装置.在每个冷却三角与百叶窗之间加装喷雾管路及喷嘴,为辅机间冷空冷机组提供细化水颗粒,利用风机的抽力将冷空气及部分细水雾颗粒通过散热器,迅速降低环境温度至设计温度以下,降低机组背压,提升机组出力能力,降低煤耗.现场使用表明,喷雾降温装置有助于辅机间冷机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在台架上对不同冷却液温度下发动机性能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温度对发动机基本性能影响。基于转速和负荷,给出最优目标温度Map图并进行整车油耗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冷却液温度对发动机低速工况下动力性和经济性有较大影响;与装配蜡式节温器的整车相比,整车采用优化后的水温Map将会使综合油耗降低1%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安徽省科技厅正式公布了《关于公布2017年第一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认定结果的通知》(科基[2017]15号),依托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建设的重型专用车发动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榜上有名。这标志着华菱汽车在科技创新领域再攀新高,是其科技发展的一大重要里程碑。据悉,华菱汽车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动机研发、工程化、试验测试及检测等平台,已完成10升和12升发动机国五排放的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开发,参与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  相似文献   

11.
不同配比高倍吸水树脂抑尘剂抑尘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施工扬尘问题,对几种目前经常使用的不同配比的高倍吸水树脂抑尘剂的抑尘效果进行了室内对比试验研究,从而探讨和寻找最适合公路施工抑尘的最佳配比的抑尘剂。  相似文献   

12.
寒冷地区隧道温度、渗流规律与冻害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试验隧道的温度和水流量测试成果,得出了寒冷季节隧道水流量和隧道衬砌后浅层围岩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预防隧道冻害应有系统观念,一味提高隧道内温度或衬砌壁后温度未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试验隧道中采用了冻害综合防治措施,即:(1)加强拱顶围岩注浆;(2)选用低温柔性好的防水板;(3)喷射混凝土表面降糙;(4)采用LV法铺设防水层;(5)施工缝设置可排水止水带;(6)采用直接通至中央排水管的环向排水管并进行局部保温;(7)在衬砌下隅角背后设置保温层;(8)在衬砌壁后预埋电热带穿线管等,取得了良好的综合防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国内许多城市的合流制排水泵站存在着由于季节和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污水量及变化速率的不同,采用手动控制和一般的自动控制常常造成水泵机组的频繁启动与停止.采用水泵机组微机控制优化方案可以解决合流制排水泵站频繁启停泵的问题.文中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及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14.
对液压增压单井增注系统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验证了液压增压单井增注系统的增压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平稳可靠,无需外接能源,注水管线来水经过此系统后直接增压,增压效果明显,有效地解决了油田增压注水的难题,尤其对于偏远注水井,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十天高速穿越秦巴山遇到的涵洞水毁问题,结合该工程因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情况,介绍了径流形成法、形态调查法这两种涵洞抗水毁设计计算方法。该方法结合设计流,确定涵洞的孔径、净高、临界水深及流速、水力半径、临界坡度、涵内纵坡,设计出适合秦巴山区的涵洞断面尺寸。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为类似工程区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正在越来越多地实施跨流域调水穿越分水岭的长隧洞输水工程,以解决有些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根据我国已经建成、正在建设和将开工的主要调水长隧洞工程实例,说明了掘进机(TBM)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并为跨流域调水长隧洞施工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水蒸汽管道中的冷凝水由疏水装置排出。为研究极寒地区疏水装置放水管冬季结冰的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了放水管死管段热损失的物理模型,并对管道内部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很好地显示了管道内的温度场,并得到了管道轴线上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死管段长度对管道内温度场有重要影响。将死管段长度控制在0.2 m以内,可有效避免放水管冷凝水结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配制原则和设计要点,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水胶比、不同砂率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同时结合某大桥预应力T梁浇筑施工实例,阐述了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T梁的浇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并对养护成型的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T梁的施工质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梁体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且无外观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9.
Fuzzy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can be applied in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schedule for the transport of gravel by inland water transportation. Gravel demand, for example,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precisely since it depends on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s supplied by gravel and on possible buyers. The duration of the annual navigation period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water level, possible icebergs, heavy fog, strong and frequent wind. The transport company is usually satisfied if total transportation costs stay within a reasonable range. The formulation of a linear programme lacks flexibility in dealing with imprecise input data. In this paper this type of problem has been approached with fuzzy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20.
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的发展状况及技术要求,经比选确定了硫铝酸盐水泥、氟铝酸盐水泥和磷酸盐水泥为较合适的快速修补材料,并通过室内试验分析,获得了三种材料的不同龄期力学强度和开放交通所需时间,同时阐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