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3.
对公路工程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提出新的设计思路,以具反正切函数形式的砂浆稠度特征方程,提出用砂浆强度和稠度分别确定水灰比和泥浆用量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自密实混凝土自身特性出发,研究内掺SAP的方法,以及SAP对于自密实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在标准条件下,掺入SAP会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抗压强度,且随着掺量增加,缓凝效果增强、强度降低值增加。但在干燥条件下,掺入SAP的混凝土强度降低较少,说明SAP在干燥条件下对自密实混凝土有一定的自养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6.
与常规方法相比,骨架密实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具有很多优点。通过试验,提出了能够有效控制各项设计指标的骨架密实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为有序高效的施工提供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7.
在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基础上分别单掺了玄武岩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然后将二者进行混掺,同时调节减水剂的掺量,通过坍落扩展度、V型漏斗、J型环和L槽试验测试其工作性能,结果表明,所配制的纤维高强自密实混凝土满足一级自密实混凝土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根据T梁结构的特点,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设计了C50自密实混凝土,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际中。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矿粉的最佳比例为3∶1,胶凝材料用量为550 kg/m3,粉煤灰-矿粉最佳掺量为30%,水胶比为0.32,砂率为43%。 相似文献
9.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在丹通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通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钢立柱埋设混凝土施工中,采用了自密实混凝土,有效地避免了蜂窝狗洞等质量通病的出现。介绍了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在丹通线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拌和工艺、配合比的选取、试验数据以及技术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对比和统计分析,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初步确定可行的配合比。通过多次试验,确定水泥、乳化沥青、掺合料、细骨料、表面活性剂、减水剂和铝粉等材料的选取和投料顺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及配合比,然后考察各组配比的主要性能指标,对配比进行微调,最终确定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级配碎石两种不同的成型方法(重型击实法与振动成型法)的试验指标进行对比,以确定一种对本项目级配碎石最合理、最适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二灰碎石基层的强度、减少裂缝,在进行骨架密实型二灰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中,采用"三层次法"进行优化设计,以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关系为基础,将二灰碎石看成二灰、砂浆和粗集料骨架三个结构层次的复合材料,要求每一个结构层次的配合比都使其性能达到最佳.并将振动成型法与"三层次法"配合比设计相结合,成功地应用于西安至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路面基层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在一定的配合比及不同胶结材料的情况下,将植生基材填充在预制混凝土框格内,并对植被生长状况和坡面稳定性的影响作出评价,总结出凝石以及改性硫铝酸盐水泥作为胶结材料能更好地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在基材中使用1.5%的粘结剂——改性醋酸乙烯乳液,不仅能使抗冲刷性达到要求,而且对多孔混凝土结构也能起到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结合某高速公路1.3km橡胶沥青砼薄层罩面实践,对AR—OGFC的配合比设计与施工,使用1年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为其他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沥青路面的早期质量破坏主要体现裂缝和车辙两个方面.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保障沥青路面的质量的关键技术,也是摆在国内外技术人员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各种路面材料的性能试验和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研究,得到合适的排水性沥青路面材料和矿料级配表,在此基础上探讨新型的排水性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并研究沥青路面坡度、路肩排水、超高段路面表面排水和中央分隔带排水等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依靠粉煤灰作为掺合料可加强混凝土的流动性,有助于密实、均匀地填塞桩孔,避免离析,杜绝断桩,并且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因而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