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选择受噪声影响的村屯段、城郊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三种声屏障材料的隔声量、造价、景观性、适用位置等因素,确定在村屯段设置轻质水泥声屏障,在城郊段设置中空铝塑复合板声屏障,根据《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确定声屏障的设计降低值,经噪声实测达到了降噪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诺曼·梅勒的两篇存在主义小说《一场美国梦》和《刽子手之歌》中主人公罗杰克和吉尔摩从“反抗主流社会,追求复归自我”;“用暴力的手段满足自我”;“对待死亡的态度不同”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认为这两个人物虽然都是梅勒按照美国存在主义者“希坡斯特”的模式塑造的,都勇于反抗主流社会并倾向于通过暴力手段满足自我。但由于两个人物所处社会地位,教育背景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不同。  相似文献   

3.
摘要原型批评理论是在以研究文学与神话等原始文化关系的基础上的一种批评模式。本文指出的中国武侠就是自己独特的原始文化,并在结合原型批评理论基础上,对武侠《天龙八部》中三位主要人物萧峰、段誉和虚竹进行了原型剖析,重点突出中国人的武侠情结。本文通过根据中国神话人物的模型,对武侠人物进行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的小说《心经》讲述的是许小寒爱上父亲的故事,小说的故事模式一方面来自弗洛伊德的"恋父情结"理论,另一方面也是与张爱玲的童年生活经验直接相关.透过这个"恋父"故事,张爱玲揭示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处境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学作品进行社会学分析,应是字研究的任务之一,章通过《水浒传》人物与社会的关系分析,论证了社会对人才选拔与使用应有普遍标准和特殊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马丁的评价理论为指导,结合叙述学原理,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著名小说《达洛卫夫人》为例,探讨意识流小说叙事的态度系统及其体现以及它们如何推动小说爱情主题的构建.研究结果表明:该小说的叙事是关于人的,因而人物的判断被前景化;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被鉴赏;人物的情感也被评价.小说通过人物的自由间接思想表达从不同人物的视角对态度...  相似文献   

7.
《小世界》是戴维.洛奇的代表作,它既是上世纪译介到中国最有影响的英国当代小说之一,又是一部充满喜剧色彩,诙谐幽默的后现代主义力作,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西方的《围城》.本文从作品中喜剧性人物的塑造和后现代主义小说技法两个方面来探讨其喜剧内涵.  相似文献   

8.
《白虎通义》的声训在训诂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其声训有助于音韵学研究,有助于推求语源,有助于系联同源词,有助于破假借;但也存在很多不足。文章对《白虎通义》声训的学术价值和不足之处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首先结合《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对公路声屏障声学原理、设计步骤及计算公式进行了论述,并以合阳至铜川高速公路作为设计实例,利用软件程序进行辅助设计,得到声屏障设计相关参数,对公路声屏障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透视《刺猬歌》《炸裂志》《狼图腾》《中国虎》中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唇齿相倚,荣辱与共的关系,对文本凸显的生态理念在当下境遇中重新进行反思审视是本文探讨的主旨所在。在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失衡导致疾病传染源日益猖獗的今天,这种现代性反思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世人应具有生态主义的整体思想,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纠正社会生态的片面化发展,使自然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失衡得以全面的恢复和纠正;人类要从思想文化的深层次树立、普及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创造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人类生态文化和生存发展新模式;生态文学还要走出创作与批评的瓶颈,为生态批评理论建设开辟新的研究思路,构建二十一世纪全新的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12.
於梨华的长篇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提供了东方主体展开西方本质化想象的特例。按照东方学思考东方社会的要求,东方主体应还原东方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发展性,避免在事物丰富的表面只注重那些程式化的刻板或负面印象,并将之本质化,同时也要避免将之倒置性地施用于对西方的本质化想象中。《又见棕榈》在东方主体的西方本质化想象展开中,西方(美国)社会中的负面内容被无限放大,天堂与地狱的两极被刻意强调。在有关东方社会的建构中,台湾社会本来的丰富性、多样性、发展性亦被严重地遮蔽了,作为西方参照下的台湾被过度放大。因此,於梨华的书写提供了在东方主体立场上的西方本质化想象和西方话语资源参照下展开东方叙事的反面教材,这归因于叙述者持守的标准不一和相应的错位立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叙述者刻意将台湾本土想象成流浪者的精神"后花园",有效地呈现了台湾社会的丰富性、人物生存形式及价值观的多元化、青年一代的差别化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公路环境保护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探讨《白虎通义》声训分析,推求词语理据的角度和方式,认为该书声训主要从外形特征,性质特征,实用功能特征,社会功用特征,职能或职责,结果,事物的产生条件,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等八个角度分析和推求了词语的理据。  相似文献   

15.
<正> 吴鞠通是温病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首倡三焦辨证,对温病学发展有重大贡献。 1.《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是吴氏治验总结,也是对他创立的,不同于六经辨证体系的三焦辨证的理论阐述。《条辨》把温热病邪传变途径作为理解病理变化机制的关键,强调疾病定位及其对三焦、脏腑及卫气营血的影响,认为精、气血、津  相似文献   

16.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作品在追求爱情,主要情节和人物塑造等方面相近,但在人物形象,悲剧意义和悲剧结局等方面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嵇康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其代表作《声无哀乐论》一直引起后人的关注和争议.把音乐之美,从传统的道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转化成为个体人格的心灵自由的媒介,是嵇康《声无哀乐论》这篇名作所要说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正>经过审核,济南市公交总公司日前被评为团中央"青年之声"国学教育示范基地。据报道,10月10日,共青团中央"青年之声"国学教育联盟专家聘任仪式暨"青年之声"国学教育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在北京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举行。仪式上,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等全国10家单位获得"青年之声"国学教育示范基地称号。2006年以来,济南公交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入企业文化建设,强力推进《论语》普及工程,先后编辑出版《公交论语》、《公交车厢论语》,开展"《论语》进车厢、进站房、进车间、进社区、进家庭"等系列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加勒比海法语文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百年发展历程的梳理,着重论述塞泽尔、法农、孔戴、葛里桑、夏穆瓦佐等文学巨匠在文化身份方面的诉求,尤其对有关“黑人特质”“安的列斯人特质”“克莱奥尔人特质”等思潮的演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这一地区法语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与此同时,通过对《返乡笔记》《黑皮肤·白面具》《关系诗学》《赫尔马克霍恩》《泰克萨科》等一系列作品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揭示人物行为背后的社会意义,特别是遭遇法国殖民主义伤害之后被扭曲了的文化心态,以及重拾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研究振动与噪声这一轨道交通运维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利用声子晶体理论研究了铁路中多跨等跨轨道、桥梁,以及等间距管片地铁隧道,对其弹性波传播特性进行研究,以实现减振降噪控制,同时基于声子晶体理论的声屏障、周期性隔振屏障也是当前研究轨道交通减振降噪领域的热点。通过对声子晶体理论的带隙控制原理的介绍,及其在铁路减振降噪相关研究现状的总结,归纳分析了近些年来基于声子晶体理论的周期性轨道、桥梁、隧道振动分析理论研究现状,以及轨道结构的振动控制、声子晶体类声屏障和隔振屏障的控制理论研究现状,最后针对当前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理论研究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