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新的空间钢桁架式船舶结构,它与传统的船舶结构在总纵强度设计上以及许用应力的衡准值上都有明显的不同。并指出船体肋骨在传统的船舶结构中却成为桁架结构中的腹杆,将直接承受船体受弯时的剪力,使钢材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和分析船舶螺旋桨设计中船体自航因子成因,实质,取值与船舶快速性设计结果的风险性关系,以及如何由船舶试测试数据分析自航因子等;又从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出发,提出了和解释了船舶推进系统分析设计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3.
周熊 《水上消防》1996,(3):9-17
介绍中国江海直达船舶的发展概况,对江海直达船舶的阻力、推进、适航性、操纵性以及船体结构重量等进行了分析,从而为该类船的主尺度选择、推进系统、船体线型、球首应用提供了一些设计考虑。  相似文献   

4.
陈永华 《中国船检》2023,(10):70-76
<正>螺旋桨及主机装在船上通过船舶轴系连接成为一个复杂的联动机构。主机为机械能的发生器,螺旋桨为能量的转换器,螺旋桨将主机的旋转能转换为推力能,而船体则为能量的需求者,螺旋桨的推力能消耗于船体阻力做功。因此,船体-螺旋桨-主机之间能量转换及工作状态是相互牵制和相互关联的。理想的船舶螺旋桨设计就是对船舶在特定情况下选择效率最佳的螺旋桨。对于普通船舶,该特定情况指的是满载时以全速或用正常马力航行的情况。船舶在设计状态下航行时,不仅螺旋桨效率最佳,而且船体-螺旋桨-主机间的配合也十分完善。而船舶螺旋桨重量直接与船舶轴系惯性相关联,同时,在尺寸和几何特性形状不变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5.
常规情况下,折角线型船舶仅在小船或快艇上使用,对一般运输船要设计成折角线型至今没有好的方法。作者认为如果能把船体的水下折角线在纵向设计成与水的流动方向一致,有望船体阻力不致增加而使船体建造工艺大为简化。为了做对比试验,作者选择了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现已投入运行的5000吨近洋干货船,在保持其各站横剖面面积不变的横剖面形心位置不变的前提下,用流线追踪计算的方法,将其改为折角线型,并使纵向折角线与流  相似文献   

6.
船舶精度控制是船舶建造中十分重要的技术,关系着船舶的质量。精度控制不仅能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并且能提高船舶质量,在船舶建造中起到了重要的地位。介绍了船舶建造的特点和船舶建造精度控制的发展过程以及船体分段精度控制的发展趋势和可行性分析,详细分析了船体建造的具体精度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船体分段钢结构焊接过程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有限元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模拟了船体上层建筑、舷侧分段钢结构典型部位的焊接过程,并对其温度场、位移场进行了仿真,分析了组焊工序、焊接工艺参数对上述分段钢结构焊接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方法,可以快速分析、预测船舶钢结构的焊接变形,且仿真结果与实焊数值能较好吻合。并分析出影响船体分段钢结构焊接变形的主要因素是钢板拼焊后产生的残余应力,增加消除焊接应力工序,可以明显降低船体分段钢结构焊后产生的变形量。  相似文献   

8.
王怀柱 《船舶》1996,(4):22-25
本类型船舶对船体振动要求严格。本文通过船舶设计过程中的主机选型、主机与主船体配合减振设计、螺旋桨与主船体配合减振设计以及甲板室结构设计中减振措施的采用,并经理论计算和实船试航测试表明,本船的船体振动响应控制在任务书规定的“国际商船振动综合评价基准”(ISO6954-1984E)限度内。  相似文献   

9.
反复撞击载荷作用下船体结构的变形极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反复撞击载荷作用下船体结构的变形极限问题,并对具有扩展性缺陷的船体结构允许营运期限的确定以及船舶碰撞防护结构的设计等问题提出了分析意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公理化设计方法,并基于公理化设计方法提出适合船舶3D打印的设计方法.分析了船舶3D打印需要的设计约束以及3D打印的实现目标,基于NURBS曲线提出了船体的数学型线设计方法.总结了无压载水船体结构,设计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无压载水船体型线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