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与答     
《驾驶园》2008,(10):62-63
问:怎样检修气门、气门导管、气门座和气门弹簧?答:1、气门与气门导管的检修检修气门与气门导管时,首先要检测气门与气门导管的配合间隙。用内径百分表测量气门导管内径。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气门杆的外径。其配合间隙为:气门导管内径与气门杆外径之差的标准值为进气门:0.04~0.09mm,排气门:0.045~0.10mm,超过规定值时,应更换气门或气门导管。此外,气门杆弯曲会使气门在导管内运动时出现卡滞而造成气门关闭不严,对此应校直气门杆或更换新气门。  相似文献   

2.
一辆1991款丰田佳美轿车2.2L,5SFE发动机,配置自动挡变速器,由于怠速抖动(油底里的平衡轴在1缸压缩上止点时,两个平衡重都顺着活塞运动的方向向下,正时标记对准且工作正常),查得原因是:因气门顶工作面磨损严重,造成气门关闭不严.于是更换了新的气门导管、气门,并研磨了气门口.装复后试车.发动机怠速平稳,不再抖动,但有明显的气门响,比原来严重.  相似文献   

3.
一辆1991款丰田佳美轿车2.2L,5SFE发动机,配置自动挡变速器,由于怠速抖动(油底里的平衡轴在1缸压缩上止点时,两个平衡重都顺着活塞运动的方向向下,正时标记对准且工作正常)。查得原因是:因气门顶工作面磨损严重,造成气门关闭不严。于是更换了新的气门导管、气门,并研磨了气门口。装复后试车,发动机怠速平稳,不再抖动,但有明显的气门响,比原来严重。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信息》2002,(7):27-27
气门是四冲程发动机进排气的闸阀,直接影响整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由于气门开闭频率高、速度快,落座时承受周期性机械冲击负荷,所以要求它强度高、耐冲击、抗疲劳。气门与气门导管高速摩擦,又需要它耐磨损。气门工作时承受的热负荷较高(排气门温度可达500℃~800℃),要求气门有较高的热强度。此外,气门关闭时,要求密封严,对它的加工精度要求也很高。一、产品性能及执行标准广州-马公司的系列气门采用国际先进设备,选用优质耐热钢,经固溶时效、金属抛丸、软氮化、强化滚压等先进工艺生产,具备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等优良品质,完全达到GB/T2784-92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EQ6102D型发动机气门油封在购买不便的情况下,可采用朝柴6102型发动机气门油封来代用。这两种发动机气门杆直径相同,只是气门油封装在气门导管上的部分内径不同。代用方法是:将  相似文献   

6.
<正> 排气管冒浓烟是大发微型汽车发动机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严重时排气管向外淌机油,发动机功率下降,润滑油耗量增加。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2个方面。第一,大发微型汽车发动机的安装倾角较大,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活塞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易紧贴气缸壁的一侧运动,而使活塞另一侧与气缸壁之间的间隙差值增大,尤其当活塞与气缸壁磨损达一定程度时,其间隙差值更为明显。由于该型发动机的压缩比较大,进气行程气缸内的真空度较高,这就增加了气缸窜油的可能性。第二,气门杆、气门导管因磨损过甚  相似文献   

7.
气门间隙的作用是:抵消四冲程发动机热态时配气机构传动件热胀的伸长量,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需要,在规定的时间(活塞在气缸内一定位置时)保证气门与气门座贴合紧密且密封良好。气门的结构如图1所示,气门头部配合气门座定时开启与关闭;气门杆部在气门导管中做往复运动,并将  相似文献   

8.
配气机构的正常工作是保证发动机动力性能良好、怠速运转稳定、燃料消耗经济的重要环节之一。解放牌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气门传动组零件组成了气门杆和气门导管及挺杆、气门挺杆和导架及凸轮轴四个运动副,使用中由于高速的往复动作和周期性的冲击载荷作  相似文献   

9.
一、一项QC课题的确定内燃机各运动机件都以高速运转,所以,工作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以CA10B发动机为例,其进排气门的上下往复的运动频率,高速时达1400rpm。在气门弹簧力的作用下,气门也以每分钟1400次的频率拍打、敲击气门的座圈即气门口。这里讨论的是气门口在气门的碰撞力作用下易产生的松动和脱落现象,俗称“掉气门口”。我单位以往在处理这类故障时,单纯地采用加大气门口与气门口承孔的配合过盈量的措  相似文献   

10.
1顶置凸轮轴配气机构 a)气门和气门导管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气门在气门导管导向下作往复直线运动,以保证气门与气门座良好的密封.由于气门导管承受着250℃~300℃的高温且润滑条件又差,极易磨损.  相似文献   

11.
一、不注意润滑道和滤清装置的清洁,只注意润滑油数量而不注意润滑油质量。油道和滤网阻塞会导致油压受损,甚至无油压出,造成运动的零部件无法润滑而磨损、损坏。变质的机油润滑效果差,同样会造成机件磨损,也是机器过热的原因之一。二、不给机油泵排空气。要检查或调整后,如不给机油泵排空气会造成机油泵不泵油或泵油压力减少。三、不注意检查气门弹簧的弹性、自由长度、安装方向;不注意检查气门的密封状况、气门导杆与导管的间隙。气门弹簧弹性减弱、自由长度减小会造成气门关闭不严和关闭滞后而影响发动机功率,安装方向错误会造成弹簧的共  相似文献   

12.
编辑你好,一些修理人员在安装小型柴油机的气门导管时,因缺乏技术知识,安装的不正确,使用中常引起气门导管损坏或造成气门摇臂折断等事故.那么气门导管应当怎样正确装配呢?  相似文献   

13.
(上接2015年第5期) 2 气门摇臂的检查 2.1 气门 发动机工作时,由于气门频繁开闭与气门座相互碰撞,同时受到气缸内高温燃气流的强烈冲击以及燃气中酸性物质的侵蚀,使气门锥面逐步催化、氧化,产生磨损,凹陷或斑点.若气门与导管的配合间隙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渐渐增大以及导管油封唇口的密封性能逐步下降,会引起曲轴箱内的机油油雾在进气冲程时被吸入气缸,造成烧机油故障,使润滑油消耗量额外增加.经过日积月累,机油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积炭并逐渐聚集,从而改变了发动机原有的压缩比,由此引发了发动机的炽热点火和爆震燃烧,再加上气门密封锥面工作性能的下降,使部分燃烧气体产生了泄漏.诸多因素严重地影响了配气机构的正常工作,必然导致发动机过热、动力下降、车辆的加速性变差等一系列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配气机构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 维修质量差 在维修作业中突出的问题是气门与气门座工作面加工质量达不到要求,造成工作面烧蚀、凹陷而早期损坏;凸轮轴轴承在刮削后其配合间隙、接触面积、各轴承同心度达不到要求,导致加速磨损,出现异响,进而造成早期损坏;气门导管在更换新件时,铰削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直接影响气门及气门座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一、间隙补偿器工作原理 液压提升杆、液压滚子、液压挺杆都是同一装置的不同名称,称为“间隙补偿器”,是一种可以解决复杂问题的简单装置。发动机工作中凸轮的跳动、气门在导管中的运动、气门组中零件的热膨胀、包括气缸盖和发动机机体的热膨胀、以及  相似文献   

16.
在四冲程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活塞的上下运动和气门的开闭必须按发动机工作循环要求依照一定规律进行。一、曲轴和凸轮轴的运动关系由于活塞的运动是由曲轴的运动通过连杆来控制,而气门的开闭是由凸轮轴的运动通过凸轮来控  相似文献   

17.
一、气门气门是摩托车发动机配气机构的重要零件之一(如图所示),工作条件极其恶劣,气门头部的工作温度很高。为提高零件的刚性和降低运动质量,要求气门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热和耐磨能力,为此,进气门材料一般由合金钢(4Cr10Si2Mo)、排气门则采用镍铬钢(3C r20Ni11 Mo2PB)或耐热钢制造。有的摩托车发动机气门还在气门的工作面上堆焊一定厚度的司太立合金层。  相似文献   

18.
李巍 《汽车维修》2002,(2):25-26
在发动机配气机构中,挺杆的作用是把凸轮轴的运动传递给摇臂,使气门开启和关闭.当发动机工作时,气门因受热而膨胀,为使气门能保持密封状态,在气门传动系统中必须具有足够的间隙以补偿气门的伸长,此间隙即气门间隙,可以通过摇臂上的调整螺钉获得.  相似文献   

19.
基于ADAMS的四气门配气机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DAMS/View对某型号车用柴油机的配气机构进行了仿真分析,发现四气门配气机构中气门运动不同步的现象,增大了气门与气门导管之间的摩擦力,影响气门的升程,最终影响配气机构的性能。结合实际测量的结果,分析了这种不同步原因及对气门组的可靠性影响,讨论了减小运动不同步的方法,建立目标函数对所分析的配气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配气机构改善了气门的不同步现象.减小了气门轭与摇臂之间的滑移距离及气门与气门导管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气门轭的偏转,配气机构性能得到了提升,而且用虚拟样机技术缩短了产品的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20.
1 结构特点 1.1 气门 气门(见图1)是发动机进排气道中的控制元件.在进气行程中,发动机依靠进气门的开启,可使新鲜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在排气行程中,则依靠排气门的开启,把燃烧室膨胀做功后的废气排出气缸.摩托车发动机用气门由头部、杆部和锥面组成(见图2).气门的工作条件极其恶劣,气门头部的工作温度异常高.进气门温度在300~400℃之间,排气门的温度则高达770~930℃,极易被烧蚀,同时还要承受高温气体的压力、气门弹簧的弹力以及传动组零件的惯性力的作用;气门工作时,其杆部和气门导管还会产生剧烈的摩擦,润滑和冷却条件又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