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随着国家城市建设的发展,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建筑固体废料.如不能及时处理将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笔者通过室内基本性质试验和室外试验路铺筑,综合研究了建筑固体废料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得出该材料经简单处理后可以用于路基工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高志兴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30-33,M0006,M0007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沿线拆迁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不仅能节省工程造价、节约自然资源,海能解决因建筑垃圾堆放产生的环境问题,保障高速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垃圾主要由砖块、混凝土快、碎石等组成,是很好的路基填筑材料,经过简单的分选、挑拣,直接用于高速公路路基填筑。建筑垃圾颗粒大小不一,需要进行破碎,提出建筑垃圾在路基填筑层位采用羊足碾碾压破碎,结合振动碾压和铁三轮静压,实现建筑垃圾路基碾压密实。建筑垃圾有卡车运至路基填筑现场,现场松铺厚度不超过40 cm,倾倒后采用推土机由前向后倒退摊铺,尽量将大颗粒建筑垃圾铺在下部、细颗粒建筑垃圾铺在上部,先采用21 t羊足碾碾压6-10遍,保证路基表层颗粒粒径不超过10 cm;21 t振动压路机碾压3~6遍、22 t铁三轮压路机碾压3遍.提岀建筑垃圾路基质量控制指标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建筑废料及炉渣等材料对大沽河疏浚淤泥进行处置,研究其作为路基填料的可行性,实现疏浚淤泥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通过大量室内外试验,表明这些建筑废料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疏浚淤泥的含水量,同时能够改善疏浚淤泥的力学和路用性能指标,使其成为良好的路基填料.  相似文献   

4.
该文针对黄泛区高含水量、高地下水位软弱地基处理进行研究,选择开封市在建城市道路,选择石灰水泥综合稳定土和建筑废料两种方案进行实体工程研究,通过碾压、沉降的测试研究,提出采用砖渣填筑路基可以有效降低地基含水量,利于压实、加速沉降。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地区的软弱地基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红砂岩矿物成分分析、土工试验、崩解及CBR试验,结合怀芷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填筑,发现红砂岩若直接填筑路基,会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陷或塌方。为消除红砂岩作为路基填料的不良特性,采用水泥和石灰分别作为改良剂对红砂岩风化产物进行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掺入4%的水泥可使红砂岩路基的强度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6.
山区高速公路通常会通过滑坡地段,由于路基的开挖及填筑,往往会导致滑坡复活,增加了高速公路建设成本。文中在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基础上,对位于某高速公路通过地段的滑坡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其在路基填筑前后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路基填筑前滑坡处于稳定状态,而路基填筑后滑坡会发生复活,建议坡脚设置抗滑桩支挡,坡面采用浆砌片石防护,且需设置排水沟。  相似文献   

7.
在对建筑渣土室内基本性能试验和改性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建筑渣土作为市政道路路基填筑的现场碾压试验、弯沉试验和沉降观测,得到了压实度与碾压遍数、碾压沉降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填筑后的弯沉值和沉降量,提出了建筑渣土作为市政道路路基填筑材料合理的结构形式、碾压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的关键技术,为大规模施工建筑渣土填筑市政道路工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中村改造、道路扩建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如何处理这些建筑垃圾废料,是各地政府棘手的问题之一。陕西省将建筑垃圾成功应用于高速公路地基处理、路基填料、路面基层(底基层)和再生集料混凝土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首都地区环线(通州~大兴段)建筑废弃物填筑高速公路路基项目的施工过程,对路基填料的工程特性及物理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本项目所选定的试验路段内确定建筑废弃物填筑路基时的施工工艺。同时,对填筑过程中路基的压实度、沉降差、回弹模量、碾压前后颗粒组成开展检测工作并分析试验数据。结果表明,高速公路路基将建筑废弃物作为填料的方式不仅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而且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可为"绿色交通"的实现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在围绕旧路展开拓宽作业时,一旦新旧处的路基会出现拼接不当的现象,极容易引起纵向裂缝,甚至会对路基路面造成破坏。基于此,文章以团堡镇G318国道工程为例,简要介绍了路堤处治技术,重点对新旧路基衔接技术以及新路基填筑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确保拓宽后的路基质量。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工业废料电石渣在路基填筑、建筑材料与化工产品生产及酸性大气与水体污染治理方面的综合利用途径,侧重对其作为路基原料方面的利用现状及效果进行阐述。现有研究表明,电石渣可以广泛应用在交通、化工、环保等方面,开展电石渣的综合利用,不仅能获得经济效益,更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高填石路基的沉降是造成道路病害的主要因素。本文依托我国西南部某高速公路高填石路基工程,对V形冲沟地区高填石路基的沉降变形进行了监测,分析了高填石路基的沉降变形特征。研究表明:高填石路基的沉降量随填筑高度增加而增大,路基填筑期间,沉降发生较快,路基填筑过程中产生的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一半以上;高填石路基工后沉降曲线呈明显的台阶状,降雨对其工后沉降影响显著;路基填筑完成一年后,高填石路基沉降基本趋于稳定。因此,高填石路基完工后至少经历一个雨季方可铺筑路面,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宜自然沉降稳定一年时间较合适。现场试验结果可为高填石路基的设计、施工与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建筑渣土作为路基填筑材料,具有来源丰富、使用量大和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虽然建筑渣土粒径大,粗颗粒多,细颗粒少,级配不良,不能直接用作路基填筑材料,但通过试验路段碾压过程的颗粒跟踪筛分研究表明,适宜的松铺厚度和压实工艺,可以使粗颗粒破碎和级配改善,配合以超粒径的石块、混凝土块清拣,建筑渣土可作为路基填筑材料。  相似文献   

14.
公路进行建筑时所在地区与地质等条件的不同,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就不相同。但若是在黄土地质条件的基础下,由于黄土自身特性结构比较稀松、空隙率较大等自身情况,黄土一旦受到雨水浸泡之后自身的强度就会开始大幅度下降。本文主要简述湿陷性黄土路基填筑施工当中湿陷性黄土分布的广泛与对建筑所带来的损害,进而提出在湿陷性黄土路基填筑施工当中以强夯技术法、挤密桩技术法、碾压技术法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填土高度在6 m以上的软弱地基路段路基或填土高度在20 m以上的一般路段路基,通常统称为高填方路基,这类路基由于填土高度大、填筑层数多而比较其他路段路堤易产生变形病害。施工过程中需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对其填筑过程进行重点监控,以确保填筑质量。文章结合高填方路基施工特性、病害因素以及施工工艺控制进行综合阐述与概括。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将矿区宕渣用于路基填筑工程中,在提升宕渣资源化应用水平的同时保障矿区宕渣填筑路基的压实质量,文章基于试验段铺筑工程确定了矿区宕渣填筑路基碾压方案,明确了矿区宕渣填筑路基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要点,并通过工后压实度检测评价了矿区宕渣填筑路基试验路施工效果。结果表明矿区宕渣颗粒级配对压实质量有一定影响,碾压后的宕渣路基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矿区宕渣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减少工程造价,同时可有效降低宕渣堆存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推广科技成果的工程应用,在机西高速公路二期工程项目中,使用建筑废弃物填料用于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建筑废弃物路基填料进行基本性能试验及击实试验、承载比(CBR)试验,评价分析建筑废弃物路基填料的技术性能,提出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周应华  黄林 《路基工程》2019,(3):104-110
结合麦秀山地区的工程地质特点,运用MIDAS,PHASE2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冬冻春融及路基填筑对高含水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渗流规律的变化可能会对滑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在路基填筑且春融坡面解冻前,整个坡体都是稳定的;路基填筑且春融坡面解冻后,高动水压力形成流土通道诱发滑坡进一步变形;填筑路基将导致坡体发生向下向前的位移。  相似文献   

19.
王斌 《华东公路》2010,(2):38-40
岭南高速公路处于豫西丘陵山区,由于料源紧张及土地征用、运输等费用原因,在山区填筑路基往往只能就地取土或利用边坡、隧道开挖的风化岩石渣进行填筑,以节约成本和加快施工进度。为了保证路基的填筑质量,增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通过详细调查并结合土工试验,提出采用强风化岩进行路基填筑方案,并进行了填筑工艺试验。  相似文献   

20.
谭国湖 《中外公路》2011,31(5):21-23
在分析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固结变形机理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数值计算模型,结合实测数据,对分步填筑高度下的软土路基固结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路基分步填筑过程中,填土加载引起内部孔隙急剧变化,水体流失产生附加应力导致路基沉降;随着分层填方高度的增大,路基沉降量也随之增大;采用旋喷桩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