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隧道火灾与烟雾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隧道火灾的特性,从而在设计和运营管理中做到更好地预防及控制火灾,国外进行了很多隧道火灾的模拟试验,介绍一些试验的情况及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结合长大隧道全比例火灾试验,介绍并分析了目前常用的3种火灾探测器在3种不同火源功率下进行火灾报警试验的过程和结果。根据报警响应时间,比较3种不同探测器在相同试验环境下的灵敏度,由温度变化曲线判断着火点位置情况来评价报警准确度,得出了火源功率的大小对报警响应时间的影响,为道路隧道火灾报警设备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长大公路隧道火灾模式下的烟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公路隧道火灾初期对人员逃生造成威胁的并不是高温,而是烟雾。为了更好地控制隧道火灾的蔓延,就必须更好地对隧道火灾烟雾的特性进行研究,总结出一些普遍规律,为火灾救援提供试验基础。文章通过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的火灾模型试验,对长大公路隧道发生火灾时的烟雾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得到大直径铁路盾构隧道非均匀火灾场景下的温度荷载及结构内力特性变化规律,文章首先运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建立考虑火区通风的列车火灾模型,研究衬砌受火面温度荷载分布;其次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考虑内部结构的热力耦合模型,着重研究隧道衬砌及内部结构的变形、温度分布以及内力变化.结果表明:考虑火区通风的单洞双线铁路...  相似文献   

5.
隧道火灾模拟和烟气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隧道火灾,对计算机模拟中的区域模拟和计算机流力学模拟作了概要介绍式图从隧道火灾的发展规律出发,提出火灾发生后采取的有效烟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吴沛 《工程科技》2000,(2):33-37
介绍南昆线米花岭隧道火灾报警及消防监控工程的系统组成,工程施工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公路隧道火灾人员逃生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隧道火灾中对人员危害最大的是烟气。在已有的隧道火灾人员逃生研究中,关于烟雾对人的伤害大都是以某一气体的绝对浓度为判断指标,但是在隧道火灾过程中,不仅隧道内的烟气浓度在变化,而且逃生人员的位置也在改变。在研究隧道火灾过程人员的逃生时,应该同时考虑隧道内烟雾浓度的变化和逃生人员在隧道内逗留时间,即必须考虑有害气体在人体内的累积程度。文章在已有的LC_(50)指标值、N-气体模型预测值、FED模型预测值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更为合理的公路隧道火灾时的人员安全逃生判别条件,为公路隧道火灾时的人员逃生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采用FDS软件对八达岭地下车站相关隧道段的火灾工况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是火灾强度为20 MW时隧道段的临界风速为3 m/s;采用一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分析了火灾发生在隧道段不同位置时的通风方案,结果表明:合理的利用竖井内轴流风机,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隧道内射流风机的数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火灾探测器的几种类型、工作原理及性能,并对其各自的经济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利用平导作为排烟道的平导抽吸排烟新模式,建立含平行导洞的特长隧道数值模型,研究平导抽吸排烟时隧道内的烟气蔓延特征及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使用平导抽吸模式进行排烟可以有效抑制主隧道内的烟气蔓延。火灾发生后100 s时,主隧道内基本上没有烟气,900 s时基本上达到稳定状态,烟气不再往主隧道两侧蔓延;随着平导两端排烟量的增大,烟气稳定时在主隧道内的蔓延距离逐渐变小。当平导两端总排烟量为600 m3/s时,烟气被完全控制在开启的3个横通道范围内;当开启3个横通道进行排烟时,顶棚最高烟气温升随排烟量的增大而降低;当对称开启2个横通道进行排烟时,隧道顶棚最高烟气温升随排烟量的增大变化不明显。在平导抽吸排烟模式下,隧道顶棚下方的烟气温度沿纵向呈指数衰减,并且烟气温度的衰减速率与横通道开启模式、排烟量的大小几乎无关。  相似文献   

11.
介绍我国研发生产的多功能双光隧道灯具,着重介绍双光源隧道灯的工作原理与主要性能。探讨双光源隧道灯这一新型绿色光源在隧道照明中的应用成果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介绍了全尺寸深水海底管道GSPU湿式保温涂层及节点SPU湿式保温涂层的模拟弯曲试验设备、方法、步骤及试验结果。通过试验前后表观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结果符合ISO 12736—2011附录B标准要求,节点及管体涂层经弯曲试验后与钢管之间剪切力也变化很小,充分说明节点及管体涂层的良好抗弯曲性能。  相似文献   

13.
昆仑山隧道在衬砌完成后,多处发生渗水现象.根据实地调查,隧道内最主要的出水点主要集中在3个地段DK976+283右侧避车洞、DK976+793左侧避车洞和DK977+573左侧避车洞.根据隧道内出水严重程度、地表示踪剂投放条件,以及水害治理的紧迫性,分3个阶段进行昆仑山隧道渗漏水连通试验.试验研究认为,因施工扰动局部改变了隧道穿越区域多年冻土的水-盐循环条件和水流场,并对隧道穿越区域的温度场造成较大的影响,以至于隧道内渗(涌)水与地表水之间,以及隧道衬砌背后与破碎围岩之间的地下水连通,造成隧道内多处发生渗(涌)水的现象.文章还针对性地提出了水害整治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路隧道由于自身结构狭长、密闭、内部交通环境复杂等特点,使得发生火灾时火势极易蔓延并产生高温有毒烟雾,对被困人员造成严重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威胁。对隧道火灾探测、火灾发展、火灾烟雾控制以及隧道发生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具体包括火灾探测系统的优化更新,隧道火灾烟雾远近场分界点、火灾烟雾回流层长度和烟雾层厚度等关键参数的确定,以及隧道火灾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和提高安全疏散效率的方法。建议深入研究集成式火灾视频图像探测技术(VID),更新迭代智能化通风控制系统,并利用VR训练系统提升隧道管理人员的应急指挥能力,提高隧道火灾安全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长江隧道工程全比例火灾试验为例,介绍和探析了科研项目从立项、设计、实施、验收及成果推广全过程的管理,为类似大规模科研项目的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隧道左、右洞通风系统的联动控制,文章提出了三种射流风机联动控制方案,采用1∶10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三种控制方案时横通道内的风速、风向及烟气蔓延情况,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合理的联动控制方案:即火灾隧道开启火源上游风机,相邻非火灾隧道相向开启横通道两侧风机以形成正压。研究结论弥补了行业规范中对火灾工况下分离式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联动控制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盾构隧道火灾损伤技术状况检测与鉴定是盾构隧道维修加固和安全使用的基础。为实现对火灾后盾构隧道损伤技术状况的有效检测和鉴定,建立了按照现场踏勘、制定检测方案、详细检测和损伤评估分析等分阶段逐级深入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某区间盾构隧道的案例分析,重点介绍了检测方法与过程、检测结果分析、等级评定体系和处置建议。结果表明,火灾作用导致了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的降低,管片碳化深度均在0~2.0 mm之间;通过超声波相控阵法对盾构管片的检测发现,火灾作用对管片内部密实性影响较小。根据检测结果,对盾构隧道分区域进行了等级评定,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重点论述了轨交隧道通风环境与火灾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隧道火灾发展传播的特点,通过数值计算和火灾事故分析,指出通风环境不仅对烟气扩散,还对火灾规模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并提出要重视火灾事故分析中通风环境的变化因素。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三维CFD方法对竖井的烟囱效应对隧道火灾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火灾时隧道内的温度、压强及烟流速度分布特征,证明了烟囱效应能有效增强隧道火灾的排烟能力,并定性分析了竖井高度与烟囱效应的关系,即在一定高度范围内,烟囱效应随竖井高度的增大而增强,但竖井高度的烟囱效应存在着一个临界值.  相似文献   

20.
2011年4月8日凌晨3时许,兰州—临洮高速公路新七道梁隧道上行线—紧急停车带处两辆罐车追尾着火,造成隧道上行线土建部分及交通工程严重损毁.通过对该段落衬砌结构损伤程度的检测、评估,对不同损伤程度的衬砌结构、路面及电缆槽等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恢复设计方案.对新七道梁隧道4.8灾害损毁结构恢复设计方案进行探讨,旨在对新建隧道相关设计有所思考,避免类似灾害的发生,同时能够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