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庆 《汽车杂志》2006,(5):270-270
青岛的李先生最近迷上了举家外出旅游,除了收入水平逐步上升以外,宽敞的户外空间和海边冲浪的乐趣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原有的捷达明显空间不够用了,李先生就想再添一部经济的旅行款轿车,可以轻轻松松的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众乐乐     
孙春诚 《轿车情报》2010,(9):120-121
改装的乐趣,在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当然,车内空间越大,改装的潜力和方向也就越多。7座车型在此有着不可磨灭的天赋,比起只有两座的跑车而言,将快乐传递给更多人岂不是更妙?  相似文献   

3.
快速路是城市交通的主骨架,其运行安全态势直接影响整体通行效率的发挥。利用线圈检测器数据和由事故视频监控系统采集的2011~2013年共50069起事故数据,应用贝叶斯空间相关模型,对上海市南北高架、延安路高架、内环和中环4条快速路进行建模分析。为了反映路段间的潜在空间联系,在负二项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空间随机影响项建立相邻空间相关模型;进一步改进了该空间随机项的协方差矩阵,建立距离空间相关模型。通过贝叶斯回归方法比较3个模型的回归效果。结果显示,距离空间相关模型具有最优的拟合效果,其方差信息标准(DIC)较负二项模型降低6.04%。由此证明,事故在道路中的分布存在空间关联,且其相关性受距离影响。在道路几何特性影响因素中,路段前后1 km 内匝道数越多,每公里转角越大,事故风险越大;入口-出口型交织路段事故发生几率较高。日均交通量与事故风险显著正相关。不同快速路对比分析表明内环事故风险偏高,中环事故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4.
空间意识在平面设计里是一个表现的主题。本文从对哲学空间的剖析——"空"和"间"的意义出发,阐述了平面设计中空间的深层内涵,即平面设计里要存在空间和在平面设计里如何协调各个元素之间相依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由于空间的相互作用对人流量的影响,引入引力模型来估计用户流量的大小。与传统选址不同,考虑了两种类型的需求,一类是产生于固定点的需求,另一类是产生于交通网络上的需求,分析了这两类需求对设施的不同的影响程度时的选址决策。结合最大覆盖模型和截流模型,建立了0-1整数规划模型,给出了启发式算法,同时给出了该算法在最差情况下的界限,并通过实例,将启发式算法与精确解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从得到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比例汽车模型算起,收藏车模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虽然受制于有限的资金和空间,自己的车库中模型不过一百余台,但是鉴赏过的模型真的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见得越多,人就会变得越冷静,越不容易中毒。但是唯有这辆车,令我一见钟情,倾其所有将它收入囊中。  相似文献   

7.
采用弹性力学中三维弹性半空间内作用水平集中荷载时的任意位置位移和应力解析解,对浅置基础(不考虑桩基与土的相互作用)下的地基等效水平刚度进行探讨。根据三维弹性半空间内作用水平向集中荷载时的任意位置位移和应力解析解及基础底面作用力分布形式,分别给出了三种不同类型圆形基础底面作用力分布形式下的地基水平向等效刚度;针对常见的矩形基础,给出了基于圆形基础底面下地基水平等效刚度的修正公式;讨论了常见水平层状地基中的地基水平向等效刚度修正方法,给出了水平层状地基中的地基水平向等效刚度的解析形式。对地基水平等效刚度解析形式的分析,可为求解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时的结构动力响应分析提供地基刚度特性。  相似文献   

8.
公共交通可达性是出行者、公交系统和土地利用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在特定城市空间下公交需求量的大小.为科学有效评价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提出了2种可达性评价方法,分别是定量的可达性组合评价模型和定性的基于土地利用的可达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可达性,促进公共交通可达性与土地利用相互作用机制的形成,为发展公共交通促进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的形成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轿车情报》2013,(12):274-277
如今.A级车市场消费者关注点已经悄然转变,从早前的外观、价格方向逐步转向空间、配置等。在空间方面.如何在车辆有限空间内凸显更舒适的乘坐空间,以及更人性的储物空间是消费者最为注重的。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多中心组团发展模式下,分析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客流需求特征。以上海都市圈为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交通需求特征,明确大都市圈发展趋势与空间发展需求,从城区交通瓶颈、区域交通限制、轨道交通限制等方面分析上海大都市圈市域快轨发展的必要性。以空间视角分析解析市域快轨的空间演变特征,提出了与上海空间发展相协调的市域快轨线网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三星电子于2008年12月17日在香港发布数码大型显示器(Large Format Display·LFD)方案。除了多款户内方案外,还有重点推介的户外方案。户外方案包括:具备防水防尘设计,特别适合户外环境的系列DR(n)系列;可连续七天,每天24小时持续运作,专为大型公共空间商用资讯显示用的DX(n)系列以及外形时尚、纤薄的多画面组合及视像墙方案的UX(n)系列。  相似文献   

12.
《当代汽车》2007,(7):58-59
MPV追求空间的最大利用,这让各大厂家挖空心思在车内寻找乘坐空间,一直到将发动机舱压缩到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空间。今天MPV的车头空间与20年前相比,只有一半大小。虽然MPV赢得了车厢空间的优势,可是安全如何保证呢?尤其是在MPV车内承载着七八条人命的情况下,性命攸关的时刻,MPV的“小鼻子”能保证车内成员的安全吗?本期直击C-NCAP,让我们一起走进C-NCAP的MPV测试车型是我们熟悉的广州本田奥德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装配式钢板组合梁桥在我国中小跨径的桥梁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多,精细化结构分析是实现桥梁安全与经济的重要方法。对比分析了平面梁格模型、实体模型与空间网格模型的建模理论与计算结果,验证空间网格模型在装配式钢板组合梁桥计算中的可靠性与适用性。结果表明,空间网格模型在计算精度上优于平面梁格模型,建模难度上小于实体模型,是一种较适用于工程分析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周弋渲 《车时代》2021,(1):188-189
在办公建筑空间的演进过程中,其功能角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换,由市政建筑的公众性到业务办公的专门性再到现如今城市商业中心的人性化与开放性,现代办公建筑成为未来办公建筑后续发展的基础。依托于此,研究通过归纳总结,梳理出办公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演变特点,通过分析其空间性质,探究适应现代办公模式的空间形式,有益于对办公建筑空间的设计演进有更好的理解,把握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桥梁在车辆作用下空间动力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结合公路桥梁的特点,视桥梁与车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以模拟桥梁在汽车通过时的空间动态响应。在分析中,桥梁的自振特性先由有限元法得到;车辆采用三维汽车模型,统一列出车桥系统的动力方程。将桥梁的自振模态代入系统,减少桥梁的自由度,采用Newmark-β逐步积分法求解系统方程。由于并不特别限定具体的桥梁形式和构造,可以考虑多车道、多车辆、不同的车速以及不同的车辆参数,车辆模型具有标准化的特点,因此  相似文献   

16.
赖亚平  龙灏 《中外公路》2019,39(4):97-102
作为城市路网中联系两岸空间的重要纽带,跨河桥梁以其特殊的建筑空间形式和特点创造或改变着城市空间环境,对城市功能、滨河景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针对当前城市跨河桥梁建设中普遍存在忽视桥梁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及控制和与城市空间形态整合,致使新建桥梁对滨河空间的环境品质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该文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出发,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和思维将跨河桥梁和其邻接的城市滨河空间作为相关联的整体进行研究。首先对河流、跨河桥梁、城市滨河空间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剖析,然后结合国内外滨河城市的典型案例,分析了不同规模的单体桥梁和群组桥梁对城市滨河空间的影响,最后归纳了跨河桥梁与城市滨河空间的适宜关系、处理原则等,对城乡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跨河桥梁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汽车乘员舱的储物空间是消费者选车的主要因素,储物空间的布置直接影响驾驶员日常行车的舒适性与方便性。文章分析了人机工程学在储物空间布置设计上的应用,横向比较了4款紧凑型轿车的储物能力。通过对储物空间形式的加权得分后发现,欧系车比较注重储物空间,日系车空间利用较好,但实用性欠缺,这也直接影响了其销量。设计师在进行汽车乘员舱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储物空间的功能丰富性与使用方便性,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及汽车的整体品位。  相似文献   

18.
空间缆索结构的悬索桥主缆线形是空间结构,吊索也是空间结构.空间缆索结构悬索桥的索夹在体系转换时需要与吊索一起在空间进行转动.阐述了一种新型的可转动索夹,其结构能较好地适应空间缆索结构悬索桥体系转换的需要.该索夹已在天津富民桥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投影,采取哪种城市结构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根据城市中心的指向性,将城市空间发展分为单核蔓延发展与多核分散发展两类,并对两种城市空间发展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健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21-23,27,5
随着我国机动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步行空间呈现出日益被机动车通行空间压缩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进步,人本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出行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升.该文针对规划、设计与管理3个环节中,影响人行道通行环境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构筑和谐步行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