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速铁路对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高速铁路相继规划、建设和通车运营,为京津冀都市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高速铁路对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资源向北京、天津等发达城市的进一步集中。分析高速铁路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针对如何更充分地发挥高速铁路的作用,促进京津冀地区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宁红军 《中国铁路》2023,(11):101-104
哈大高速铁路是世界上第一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横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从冰城哈尔滨直通海滨城市大连,冬季自然环境恶劣,大风、冻雨、冰雪等自然灾害对铁路行车设备影响较大。通过对高寒地区冬季自然灾害进行分析,总结高速铁路运营中受冬季自然灾害影响的特点,分析高寒地区冬季自然灾害对高速铁路的影响,并针对性提出应对措施,可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应对高寒地区冬季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广深线准高速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其开通前后铁路环境振动对居民影响程度必将产生变化。通过现场测试,采用铁路环境振动冲击指数,分析评价准高速铁路对环境振动的实际影响。结果表明,广深线准高速铁路开通后,石龙镇敏感地段铁路环境振动冲击指数有所下降,高振感居民下降约6%。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严寒地区高速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确保高速铁路混凝土结构在设计年限内安全服役,分析了我国相关行业耐久性设计技术规范中冻融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提升技术措施的差异,对比研究了常见防护技术性能特点、适用范围及防护效果等。基于我国严寒地区高速铁路混凝土服役环境的特点,总结冻融环境对高速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以及行车安全性的影响,提出严寒地区混凝土结构防护材料技术要求。基于高速铁路立面混凝土结构和平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高速铁路混凝土结构防护技术措施,为实现严寒地区高速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山区高速铁路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山区高速铁路由于在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桥隧分布、地材分布等方面与平原地区高速铁路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山区高速铁路在施工组织设计方面有着与平原地区高速铁路不同的特点,同时阐述了山区高速铁路施工组织设计特点对其工程造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风沙灾害威胁着沙区铁路建设运营,由于高速列车具有速度快、车体轻的特点,线路在穿越风沙地带时受到的风沙流威胁更大。为在选线设计时就将线路风沙危害尽可能地减小,通过分析风沙流对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影响机理,针对风沙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结合铁路选线基本理论与方法,提出风沙地区高速铁路综合选线原则及风沙流区、戈壁区、大风区的高铁线路选线设计要点。以兰新高铁为例,通过详细勘察风沙区和分析现有资料,从线路走向方案设计、工程投资、环境影响等方面研究风沙地区高速铁路综合选线原则在实际线路工程中的应用,并确定了高速铁路在风沙地区较为合理的线路设计方案。经过兰新高铁多年的实际运营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性,可为今后风沙地区高速铁路选线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哈大高速铁路是目前我国在严寒地区设计建设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其GSM-R系统面临通信环境、无线频率资源、设备安装与维护等方面的严峻挑战;提出采用核心网热备容灾和分布式基站技术,保证哈大高速铁路GSM-R系统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就当今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综述了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在修建高速铁路时,应用高科技解决高速运行中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各种上问题以及对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采取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修建高速铁路时,将如何借鉴这些经验,更好地为我国高速铁路环境影响影响评价工作开发辟一条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高速铁路已成为各国旅客运输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和人口分布集中的大通道地区首先建成高速铁路,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速铁路改变了中国交通格局,影响深远。受中国经济不均衡发展的影响,中西部地区高速铁路经营中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分析中西部高速铁路运营面临的困境、原因及当前管理模式的弊端,提出了通过国家出资和企业自身改革等方式对高铁管理体制的改革措施及解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诸多经典理论研究表明,城市的发展与地理环境、资源、人口、交通网络等诸多因素有关,其中城市交通和城市间的铁路交通网对城市的形成与经济发展影响最大。此文在阐述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依据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城市通达性与城市经济总量的关系模型,通过选取样本空间,进行相关数据归纳和分析,论述高速铁路建设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提高了城市间的通达性,加快了区域间资源、技术及信息的交流,增加了城市的GDP总量,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对中部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软土地区下穿运营高铁通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天津市武清区某城市干道下穿高速铁路及普速铁路立交工程是我国首例下穿运营高铁的通道工程,具有安全风险高、工程技术复杂、施工难度极大等特点。以高速铁路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软土地区及临近运营高铁等特点,分别对工程防护设计与安全评估技术、高压旋喷桩施工和开挖对桥台影响试验、全封闭止水、开挖、顶进施工技术以及监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测试,取得了大量宝贵的试验和实测数据,提出一整套软土地区临近高铁工程的安全评估和防护技术、监测技术和施工方法。研究结论:针对降水、开挖、打桩等关键工序进行安全评估计算分析是必要的;采取"分段开挖、边挖边压、上下分层、同层分片、逐片推进"施工措施,及"及时封底、分段浇筑"施工模式,可有效降低施工对高铁工程沉降变形的影响;旋喷桩施工对高铁影响较大,施工时需要注意控制压力,尽量在15 m以外。  相似文献   

13.
以地面监测排查为主的高速铁路(简称:高铁)周边安全保障工作存在效率低、人力消耗大等问题,空天光学遥感技术探测范围广、不受地理限制、多信息综合的优势为高铁周边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文章对基于空天光学遥感的高铁周边环境监测技术进行了分析,概述了空天光学遥感技术的概念与特点,重点介绍了无人机、浮空器、光学成像卫星3类遥感系统的技术特点与安全监测应用现状,并结合高铁周边环境治理需求,展望了空天光学遥感技术在高铁安全保障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计算机最新发展技术,结合高速铁路运输特点,从系统的角度提出基于三层C S体系结构的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结构模型和体系结构,采用消息中间件技术,构成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的关键业务平台,实现系统各主要业务的集成,充分利用既有信息系统的成功经验及软件复用技术,构成一个完整、统一、标准的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依据本研究结果所设计的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仿真试验系统已经建成。  相似文献   

15.
新建南通—苏州—嘉兴—宁波铁路是国家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三角地区城际铁路网骨干线路.铁路需穿越苏州工业园区,园区内住宅小区密集,同时分布有大批对振动较敏感的高科技电子、精密仪器企业,应尽量减少对住宅小区和沿线企业的影响.通过对线路走向和敷设方式多方案比选,并对振动评估进行专题论证,最终采用征拆较小、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速铁路工程结构的复杂性、专业协同的系统性、运营安全的高可靠性特征,从高速铁路时空信息安全保障方面出发,以唯一时空基准为主线,将不同时空信息进行关联,形成高速铁路全域范围、全要素时空信息的高效组织模型,实现高速铁路各专业、各领域海量时空信息的有效组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视化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和大数据实时动态渲染技术,实现高速铁路不同时空信息及其组织关系的实时动态可视化展示,为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态势的自主预测及预警提供辅助决策及空间信息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创新的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是超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论述了中国铁路路情急需发展高速铁路;通过博采众长,研究试验,构建创新的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介绍了近期高速铁路建设的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8.
北京—张家口高速铁路(简称:京张高铁)是服务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也是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依托京张高铁重点工程—官厅水库特大桥工程,研究并整理了该桥建设期所采用的智能建造技术,将贯穿建设期、联调联试期、运营期的全生命周期智能监测系统与智能检修车装备结合形成了智能运营维护体系。京张高铁官厅水库特大桥建设中获得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方面的经验可复制和推广,为后续智慧铁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架桥机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应用前景广泛,为适应各种复杂工况,需对架桥机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技术及作业流程进行不断改善与提高。结合运架分离式架桥机与运架一体式架桥机的特点,对两者的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技术参数、结构组成、施工工序、对施工环境的适应性,阐述运架一体机的发展与优化进程。在持续的研发改进过程中,线路首末孔架梁、高铁箱梁运输通过隧道、紧邻隧道口及隧道内架梁等问题已基本解决。证明了现有架桥机技术水平与应用能适应大多数复杂恶劣的环境条件,可以完成大部分高速铁路箱梁架设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20.
创新的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是超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论述了中国铁路路情亟需发展高速铁路;通过博采众长,研究试验,构建创新的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介绍了近期高速铁路建设的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