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客观地了解电焊烟尘对上呼吸道粘膜的职业性影响,对 218 名电焊工及 306 名对照工人鼻粘膜、咽粘膜、喉粘膜进行专科检查,结果显示 电焊工的上呼吸道粘膜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临床改变,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1)。提示做为人体第一道防线的上呼吸道,其粘膜的生理功能在长期电焊烟尘的刺激下受到了损害,导致电焊工上呼吸道一系列不适反应。  相似文献   

2.
电焊工尘肺早已列为职业病,目前电焊作业场所空气中焊尘尚无卫生标准,电焊工尘肺与焊尘浓度的关系尚不清楚。近些年来,关于制定粉尘容许浓度的研究方法有许多报道。我们为了控制电焊工尘肺的发生,为了给现场改善劳动条件提供科学数据,应用接尘量回归分析法,对管内机务系统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铁道部工业总公司12个工厂(简称12个工厂)1977~1986年死亡的84例男性电焊工进行了死因的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电焊工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占首位;电焊工组与对照组恶性肿瘤的SPMR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电焊工组与对照组肝癌的SPMR有显著的差异(P<0.05);电焊工组与对照组肺癌的SPMR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有关电焊工的肺功能改变,国内外一些研究报道一般未见明显异常。然而,对我国东北寒冷地区长年从事电焊作业工人的肺功能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电焊工肺功能受到明显损害。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1.电焊工组:齐齐哈尔车辆厂货车车间工龄5年以上电焊工人178例,平均年龄40.7岁(25~57岁)。  相似文献   

5.
电焊工尿锰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电焊工人尿锰变化的临床意义,本文对电焊工和非电焊工(不接触锰的人群)进行了体格检查和尿锰测定,并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1.1.1 电焊工组(A组)为三家工厂(汽车修配厂、机修厂和造船厂)的电焊工,共498人,其中男383人,女115人。平均年龄37.6岁(21~59岁)。平均工龄16.6a(2~43a)。 1.1.2 对照组(B组)为不接触锰的某卫校健康职  相似文献   

6.
云南锡业矿工肺癌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云南锡业公司矿工的肺癌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一般人群,肺癌已成为严重危害工人健康的疾病。已往的研究表明肺癌的发生与矿工的职业暴露有较强的相关,但有关肺癌死亡与职业暴露等因素的研究国内外报道甚少,本文从云锡公司矿工的死亡状况的分析来探讨一下作业过程中劳动条件与肺癌死亡之间的联系,并对因肺癌而导致的减寿年数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高危人群列死因顺位首位的疾病为恶性肿瘤,占死因构成的34.68% ,其死亡率为407.49/10 万;肺癌死亡者占恶性肿瘤死亡者的76.50% ,其死亡率为311.90/10 万。经多因素Logistic 分析,与肺癌死亡有关的因素有:慢性支气管炎、砷暴露和氡子体的暴露,其中氡子体的暴露又为最主要的相关因素。因肺癌导致的减寿年数为262 人·a,平均减寿年数为4.85 a。故开展肺癌的防护对保护职业人群的健康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神经行为功能测试是反映神经系统亚临床损害的灵敏指标。经对 5 8名锰电焊工人用NCTB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表明 :接触组在情感状态方面变化最明显 ,6项指标均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 (P <0 0 5 ) ,尤以疲劳、抑郁、愤怒最显著 (P <0 0 1)。说明情感状态指标是神经行为功能变化的敏感指标。同时接触组简单反应时及数字广度、目标追踪正确得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证明低水平的锰暴露 (低于或接近国家卫生标准 ) ,也可出现情感、反应速度、记忆力、注意力、手敏捷度、手稳定度等神经行为功能较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锦州铁路分局管内各厂、段的铸工和电焊工,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对各个车间的粉尘浓度和SiO_2含量进行分别测定。选择了粉尘作业10年以上,无其它心、肺疾患,年龄在50岁以下的男性铸工69人,电焊工50人。并选出无粉尘作业及吸烟史,年龄在50岁以下,劳动强度与铸工、电焊工近似,身体健康的男性41人,作为对照组。拍胸部平片,并测定肺活量(VC),第一秒时间肺活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电焊工人在发生锰中毒之前是否已存在脑血管供血情况的改变,我们研究了手把电焊工人的脑血流图变化。方法应用丹麦OTE—biomidecr描记,采用仰臥位检查额乳导联。查前嘱受试者洗头。电极和皮肤间涂以导电膏,电极选用2×4厘米长方形银质电  相似文献   

10.
锰对接触者女性生殖机能危害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60名女电焊工和141名男电焊工妻子进行女性生殖机理的调查研究,发现女电焊工月经先兆症状和痛经、月经周期及经期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女工自然流产率和早产率与电工妻子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接触组女工和男工妻子的子代周岁内易感染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子代,接触组女工母乳不足者亦明显高于男工妻子和对照组(P〈0.01),提示锰对女工女性生殖机能及子代健康有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人胚肺细胞(2BS)转化系统,并对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的潜在致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转化试验结果良好,试验方法可行。利用2BS细胞检测GMA的转化能力,再次证明了GMA对细胞有很强的致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铸造接尘工人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47名男性不吸烟铸造接尘工人及297名男性不吸烟对照工人进行了肺功能检测及呼吸系统症状的询问调查,并进行了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的分析。结果表明,接尘组肺功能(V87.5、V75、V50)显著低于对照组,呼吸系统症状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接尘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铸造粉尘确能引起接尘工人呼吸系统的损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调查中国华北地区5个皮毛厂接触皮毛尘工人的全部癌发病率为504.41/10^5。同对照组全癌发病率149.76/10^5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别(P<0.01)。其中单纯接触皮毛尘癌发率为721.65/10^5,接触混有化学物质(包括有致癌性的CrO3等化学物质)皮毛尘的癌发率为418.98/10^5,两者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皮毛尘可以引起癌病变发,且与生产过程中加入的各种化学物质没有明  相似文献   

14.
青藏铁路建设职业健康监护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止施工过程中职业性高原病和其他职业病的发生,建立青藏铁路施工职业健康监护系统。该系统由劳动环境监测系统、职业性疾病监测系统、健康监护信息管理系统三部分构成,监护目标疾病为高原病、尘肺、肺功能损害、职业中毒、紫外线损伤和职业性听力损伤,监护周期3个月。对系统的组织结构、层次和健康监护信息传递流向进行设计论证。开发出由健康监护信息管理系统和健康监护评价报告系统两大系统,由基础数据库,统计报表数据库和评价报告输出三大功能所组成的青藏铁路健康监护信息计算机管理软件。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到列车接发信息显示系统不能共享TDCS相关数据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对两系统进行了整合研究,设计了数据接口系统,并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对其功能进行了扩充,为两者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了统一的接口标准.  相似文献   

16.
由于支气管镜的问世,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在短短20年中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已采用两肺仅间隔2h大容量灌技术,灌洗部位通常选择病变部位或纤维镜易达到的肺中叶或肺小舌,灌洗液洗用不含致热原的生理盐水,也可加一定量的药物,其浓度根据肺内残余量来推算,灌洗液加温至37℃,可减少咳嗽和支气管痉挛的发生;pH值5.5-7.0的灌洗液不影响其回收率以及其中的细胞成分,回收的灌洗液的成分作体外培养,进行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肺部疾病,并确定肺部疾病的时期,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之一。虽然BAL具有安全和相对无创伤性的优点,但必须剔除明显的心血管疾病和电解质紊乱者。  相似文献   

17.
葡萄糖酸锌抗矽肺脂质过氧化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100mg/dZn对32名矽肺患者连续用药180天后,观察血清脂质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MDA)和血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水平的动态改变,以评价Zn的抗矽肺质过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患者MDA,SOD均显著下降(P<0.01),提示Zn的强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脂过氧化作用,通过抗LPO,而延缓与阻抑矽肺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持续腰椎穿刺引流术在高位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方法。对1998年1月~2011年8月期间就诊于我科行高位骶骨肿瘤切除术并有完整病例资料的72例患者进行分析。纳入标准为:骶骨肿瘤切除患者术中发生硬脊膜损伤且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患者,同时排除有持续腰椎穿刺脑脊液引流禁忌症如脑疝、颅内压明显增高、穿刺部位皮肤或软组织感染、全身严重感染败血症或休克、穿刺不能合作、L3以上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等情况的患者。最终符合纳入标准共11例患者。将2005年3月前行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患者使用单纯伤口旁放置引流管引流的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05年3月以后行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6例患者为采用持续腰椎穿刺引流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脑脊液漏治愈时间和患者一般情况及相关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逆行性颅内感染发生,其中单纯放置引流管引流组1例发生手术切口局部感染。持续腰椎穿刺引流患者脑脊液漏愈合时间中位数为14.5天(12~18天)较对照组患者25天(23~36天)缩短,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4)。腰椎穿刺引流组患者治疗期间骶尾部切口渗液少,肿胀明显较单纯引流组轻,患者自体感觉如伤口疼痛、头晕等症状较单纯引流组轻。两组患者均无低颅压性头痛、无进行性低颅压、气颅、脑疝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持续腰椎穿刺引流治疗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较单纯伤口旁引流效果好,并且有效缩短脑脊液瘘口闭合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与手术所见对比,评价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判定骨骼肌肉肿瘤毗邻血管受侵的临床价值。 材料和方法:对21例MRI诊断为肢体骨骼肌肉肿瘤侵犯其毗邻血管的患者进行了MDCTA复查,采用双盲法通过MDCTA判断是否存在肿瘤毗邻血管受侵。以手术所见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21例患者,9例女性,12例男性(平均年龄33岁)。其中肢体骨肿瘤11例,肢体软组织肿瘤10例。MDCTA未显示血管受侵的12例患者,手术所见也为阴性(真阴性12例)。9例CTA显示血管受侵者,有3例虽术中发现血管与肿瘤粘连,但易于分离,被认为术中所见为阴性(假阳性)。6例手术证实血管受侵(真阳性)。对比手术所见,CTA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0%,阳性预测值为66.7%,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度为85.7%。结论:MDCTA评价骨骼肌肉肿瘤对毗邻血管侵犯更为准确,可提供真实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