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减少渡线道岔施工期间的安全风险,提高运输效率,概述渡线道岔的运用现状,从渡线道岔联锁特点和设计原理出发,针对运输部门垂直天窗给点困难、设备部门不能充分利用垂直天窗、实施"双改单"方案时存在安全风险、实施非正常行车时存在安全风险等问题,优化渡线道岔设计,提出按带动道岔设计渡线道岔、设置渡线道岔故障辅助按钮2种改进方案。经比选,推荐设置渡线道岔故障辅助按钮方案。渡线道岔运用改进方案对于减少其故障或检修时的影响范围,减少安全风险、提高运输效率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铁路分动外锁闭道岔大量采用ZYJ-7型电动液压转辙机牵引,且每组道岔一般都有2个及以上牵引点。联锁试验时按常规只进行道岔转换、位置核对、切断表示等常规试验。当第1牵引点最后锁闭时,常规试验无法检验启动续操电路的正确性,可能导致联锁试验不彻底,在使用中出现故障,且故障现象特殊,查找较为困难,严重影响行车。  相似文献   

3.
湘桂线黎塘站是一个较大的枢纽站,信号设备采用的是铁科院通号所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该系统在投入运营后整体运行稳定可靠,但在使用中发现带动道岔电路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排列进路时,有时出现带动道岔转不到位的情况,造成道岔"四开"或道岔无表示,影响行车作业,也给行车安全留下隐患.现就该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与常规轮轨线路的道岔转换方式有所不同,中低速磁浮线路的道岔转换采用整体移梁方式。中低速磁浮线路具有与道岔自成一体的道岔转换系统,信号联锁与道岔转换系统之间为接口关系。在分析磁浮道岔控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磁浮线路道岔启动电路的9个技术条件。对我国已开通的中低速磁浮线路道岔接口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后,提出了由联锁参与控制逻辑的道岔接口控制方案。针对该方案,提出了磁浮道岔控制电路中信号与道岔接口所需设置的继电器类型,并对道岔与信号的接口控制电路(包括道岔启动电路、道岔表示电路、道岔模式控制接口电路及综合后备盘接口电路等)提出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磁浮线路道岔启动电路9个技术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铁3号线线路交付使用时间较早,为了能早日投入使用,临时采用过渡信号。 过渡信号采用64F半自动闭塞,站内采用小站联锁控制;道岔采用6线制电路控制。正式信号采用ALSTOM车载及地面设备。站内采用计算机联锁,道岔执行组电路采用6线制控制。  相似文献   

6.
JX300型接触网检测车车顶天窗开启与车辆走行互锁,当天窗锁闭检测电路发生故障时,即使车顶天窗正常锁闭到位,检测车也无法行驶.为解决该问题,分析JX300型接触网检测车行车控制电路,找出行车控制电路设计缺陷.采取在行车控制电路上加装天窗应急电路方案,保证在检测车天窗锁闭到位,但天窗锁闭检测电路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行车功能...  相似文献   

7.
JPXC-1000偏极继电器不仅广泛应用于场间联系电路、站间联系电路、计算机联锁电路,而且在道岔表示电路中也作为定位表示继电器DBJ和反位表示继电器FBJ使用。出厂时由于JPXC-1000动接点片预压力太小,易造成拉杆断裂后动接点与前接点接通,信号显示升级,违背故障-安全的原则,危及行车安全,所以该问题必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在干线运与修矛盾非常突出的今天,行车密度的提高要求设备检修质量提高,可是工务、电务部门的养护维修却受到“天窗”时间不足的严重制约;行车速度的提高更要求我们遵章守纪,可是在要点困难情况下又极易诱发电务违章作业。不论是使用封连线、还是整流匣,为了沟通道岔假表示,十几年内电务出了4起重大大事故,其中有3起跟渡线道岔有关。因此,有必要对现行联锁技术条件进行深入探讨,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打破一些不必要的羁绊,把现场信号工从这些不必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地缓解运与修的矛盾。基于上述想法,试对现行部分联锁技术条件合理性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道岔是用于列车转线的重要轨道设备,也是轨道上的薄弱环节。正线上的道岔一旦发生故障,将对地铁正常运行、折返作业造成很大影响,会降低地铁运营的效率和质量。文章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一期线路情况,探讨地铁折返道岔故障处理及行车组织调整方案,提出处理流程和行车组织中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一起双动多机牵引道岔故障引发的道岔位置与表示不一致的故障,通过阐述双动道岔室内启动电路及道岔总表示电路原理,对故障进行进一步分析,针对本次故障所折射的问题,为避免类似隐患再次发生给行车安全带来重大隐患,结合日常维修及工程施工过程提出对应的整治建议及措施,以解决道岔总表示电路在日常使用中特殊场景下存在的隐患,保证铁路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