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我国汽车合金结构硼钢系列,有些钢种已经列入了冶金部标准,其中40MnB、20Mn(2)TiB、20MnVB、20MnMOB、40MnMoB五个钢种已用于汽车生产。本文以20MnVB为例,简要地介绍了新系列钢种的冶炼与机械制造工艺性能,以及用新钢种制造的汽车零件的强度与使用寿命。本文还介绍了对20MnVB钢与18CrMnTi钢齿轮接触疲劳损坏形态的研究结果,指出渗碳齿轮疲劳麻点的出现,已消耗了齿轮寿命的60~70%,这一结论对于使用部门预测齿轮寿命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现代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高架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规律,以某(35+40+40+35) m曲线连续梁桥为背景进行研究。采用ANSYS软件建立曲线桥上梁轨相互作用空间计算模型,基于曲线桥上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分析伸缩、制动、挠曲及断轨工况下曲线半径对梁轨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曲线桥上无缝线路,纵、横向梁轨相互作用是相互耦合的,伸缩工况计算中须考虑引起钢轨温度力的轨温;相比于制动、挠曲工况,伸缩与断轨工况受曲线半径影响更为显著,线路纵、横向梁轨相互作用与曲线半径分别正、负相关,但当曲线半径增加至600 m,表征梁轨相互作用的钢轨轴向力及桥墩受力趋于稳定;曲线桥梁的受力设计须考虑曲线影响,但钢轨强度检算中可采用"以直代曲"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碳微合金非调质无缝钢管,在不同轧制状态下的试样及实物进行了力学性能。金相显微组织的测试和分析,找出了它们的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理论上作了深入的探讨,并为制定合理的轧制工艺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汽车用合金结构钢的现状和研究进展(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汽车用合金结构钢的现状和研究进展,根据汽车的一些典型结构件的受力与失效模式,提出了汽车用合金结构钢的性能要求,从而促进了汽车用合结钢的冶炼和轧制的技术进步,展望了我国汽车结构材料的未来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梁轨相互作用设计参数对大跨度梁拱组合桥无缝线路的影响,以兰渝线广元段某(82.9+172+82.9)m梁拱组合桥为例,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考虑拱肋-吊杆-主梁-桥墩-桩基-轨道梁轨系统一体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拱肋与吊杆升温、纵向阻力模型、吊杆间距、桥墩高度、制动力率、风荷载等参数对钢轨纵向力的传递规律。结果表明:拱肋升温对钢轨应力的影响较大,计算钢轨伸缩力时,按梁体升温15℃考虑较为安全;梁拱组合桥的梁轨相互作用根据《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计算较为安全;钢轨制动力随固定墩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固定墩的墩顶水平力与其墩高基本呈线性递减关系;钢轨应力随吊杆间距的增大而增加;钢轨的最大制动拉、压应力和固定墩的墩顶水平力均与制动力率呈线性关系;风荷载作用下,钢轨应力可达5.8 MPa以上,风速较大区域需考虑风荷载对钢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胀断连杆的发展现状及对材料的要求,对比了中碳非调质钢36MnVS4和46MnVS5金相组织及合金元素的差异,探讨了36MnVS4连杆断口不齐等缺陷的原因,并分析了各合金元素含量对新型胀断连杆材料46MnVS5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6MnVS5微观组织结构成分分布更均匀,在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硬度等方面具有更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最后对胀断连杆未来锻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学者对简支梁和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的梁轨相互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对城市轨道交通斜拉桥桥上无缝线路的梁轨相互作用的研究非常少。文中以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上某斜拉桥(80m+160m+80m)为背景,研究了4种不同钢轨伸缩调节器设置方案对钢轨纵向附加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斜拉桥两端设置钢轨伸缩力能有效地降低钢轨纵向附加力。在斜拉桥跨中设置伸缩调节器时,因斜拉桥跨度大,不能有效地降低钢轨纵向附加力,工程实际中建议在斜拉桥梁两端设置钢轨调节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挖掘机臂连接轴的性能,通过对FeCoNiCrMn高熵合金进行异步轧制,得到含有梯度结构的FeCoNiCrMn高熵合金,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从普通轧制板的455MPa和709MPa增加到700MPa和928 MPa,强度和延展性都得到大幅提高。研究结果表明,梯度结构Fe-CoNiCrMn高熵合金可用来加工挖掘机臂连接轴,为承载工程机械构件的设计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柴油机的排放,满足当前国六排放法规要求,分析了更高轨压燃烧系统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在同一台发动机上进行了台架对比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高轨压燃烧系统匹配不同的气道方案、燃烧室方案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轨压燃烧系统能够使发动机中、高负荷区域碳烟排放降低约20%,小涡流比大流量系数的气道、扁平化燃烧室结构方案能够使发动机性能更佳。相对于原燃烧系统,高轨压燃烧系统WHSC测试循环碳烟排放降低了约60%,发动机排放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研究认为,在钢中添加微量的V、Nb、Ti合金元素,与钢中的C、N结合后通过沉淀强化与细晶强化作用能够提高材料强度和韧性,基于热力学计算软件实现非调质钢46MnVS6的V、Nb、Ti复合微合金化设计,同时在轧制加热过程中对大颗粒液析相进行溶解,实现了材料的高强度设计。此外,通过精炼渣系模拟计算开发了中低碱度的非调质钢专用渣系,保证精炼过程中S元素的精确控制。结果表明:非调质钢非金属夹杂物的控制及硫化物形貌得到优化,改善了材料的切削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连续退火中淬火过程的实验室模拟,探讨了连续退火工艺(保温温度、淬火温度和过时效温度)对980MPa冷轧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淬条件下,钢中只需加少量的合金元素就可获得980MPa的马氏体钢和高屈服型的双相钢,大大降低超高强度钢板的冷轧轧制抗力;若要获得很低屈强比的低屈服型双相钢,采用高速喷气冷却的方式较好,此时钢中合金元素含量要高于水淬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合金元素对Cu-Zn钎料润湿性和拉发头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Ni、Mn、Sn,能明显提高Cu-Zn钎料的润湿性和接头强度。  相似文献   

13.
过共晶铝硅活塞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过共晶铝硅合金中的硅含量提高到30%-35%,在其中加入Cu,Mg,Mn,Ni和RE等合金强化元素,用正交试验方法选择这些元素的最佳含量,并加入P与C进行磷碳复合变质。经过一定的熔炼工艺及热处理工艺过程,处理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说明这种材料符合活塞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Si、Mo对铁素体球铁耐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控制含Si量获得不同铁素体含量的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研究了合金元素Si、Mo对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常温力学性能、热膨胀系数、高温抗拉强度及耐热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铸态铁素体球铁中,当含Si量达到3.0%左右时,具有最佳的塑性和较高的强度相结合的特性,并且能获得最佳的耐热疲劳性能,同时在铁素体球铁中适当添加Mo元素可有效改善其高温强度和耐热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模铸轴承钢中心黑心缺陷,分别对退火态和热轧态盘条样品采用低倍酸浸、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微观形貌观察、能谱成分分析检测手段分析缺陷性质。通过对冶炼过程和轧制工艺流程进行调查,确认黑心缺陷是由于发热剂保温不良,导致冒口附近出现C、Cr元素偏聚造成的碳化物偏析。根据该缺陷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现场工艺改进措施,为加强冒口的保温及时更换了发热剂,降低了浇注的过热度,最终解决了黑心问题,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相似文献   

16.
《汽车知识》2008,(9):88-89
Q 经常看到微型车、中型车、中大型车等,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A 现在关于汽车级别的划分标准非常混乱,国家制定的一些划分标准也随着车型的发展而显得非常落后,早已不适合对目前车型的划分。因此,可以说,现在没有非常权威和统一的划分标准,叫法比较随意。有按轴距分的,有按排量分的,也有按车身分的,还有按其中两个分的。  相似文献   

17.
以生铁、硅铁、废钢以及增碳剂等为主要原料,以Mo、Ni、V以及Nb作为合金化元素制备了汽车发动机缸体用铸铁材料,采用砂型铸造并进一步进行热处理获得样品,对其进行力学及耐磨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当Mo和Nb添加量为0.16%,Ni添加量为0.3%时,各项性能较优,能够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此时铸铁材料样品的抗拉强度为315.6 MPa,显微硬度为223 HB,冲击功为7.6 J/cm2,磨损60 min后磨损量为0.089 g,热疲劳寿命为985次.合金元素的加入可以使铸铁内部珠光体组织片间距减小,同时可以细化石墨,形成细小的石墨团,部分合金元素可在基体中产生固溶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1.前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工业用钢铁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合金元素在钢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氮作为一种重要的元素已被广泛应用。向钢铁中加入氮并不困难,可以通过中间合金(含氮铬铁、含氮锰铁)加入。而且含氮的中间合金价格低廉,不受资源条件的限制。如果我们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充分发挥其作用,氮在钢铁中的应用将具有广泛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9.
高性能汽车制动鼓的研究与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失效汽车制动鼓的分析,发现普通灰铸铁制动鼓的材料强度、硬度较低,易出现磨损严重或热疲劳裂纹情况,已不能满足现在汽车高负荷、高速度的要求由于石墨具有高的热传导性,采用高C铸铁将会改善抗热疲劳性,但石墨的增加会使铸件强度下降,在高C合金巾加入合金元素(Cr、Mo、Cu、Sn等)可使铸件强度和抗热疲劳性等性能得到兼顾,从而使制动鼓的使用寿命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左连权 《长安科技》1998,4(4):18-21
研究了铸态铝合金的铸造工艺性能,机加工工艺性能,并作了台架试验和道路试验,对该合金的热稳定性、高温强度、热疲劳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能满足气缸盖的 及铸造成形的需要。因此能够达到气缸盖原设计用材料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