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上海地铁11号线通信传输系统,介绍了多业务传输平台及其工作原理,叙述了地铁传输设备的性能和系统组网方案,分析了传输系统的带宽分配,总结出多业务传输平台满足地铁通信传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中通信系统传输技术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几种城市轨道交通中常用的通信系统传输技术,并对各技术及城轨交通传输系统所承载业务进行比较分析,由此提出了一种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和弹性分组环(RPR)技术综合运用的方案,可作为未来城轨交通通信系统中比较有前瞻性的传输方案。  相似文献   

3.
主要对集通铁路既有传输现状、改造工程中与传输系统有关的典型业务需求进行介绍,并提出3种传输系统组网方式.结合既有传输现状,从业务需求、技术分析等角度对3种传输系统组网方式进行分析,并确定最优组网方式.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已日趋网络化。通过研究网络化后各线路间互通业务对通信传输系统的需求,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传输系统的组网方式,提出一个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互通业务需求的传输系统构成方案,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发展规划和分步建设的发展策略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根据运营管理的需求,结合通信传输组网技术的发展,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传输系统的组网原则、组网技术、系统构成等方面进行多方案的比选研究。研究结果: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传输系统的技术选择,在不同的运营管理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传输系统的组网构成。研究结论: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传输系统分层建设组网的建议,传输系统技术选择的建议,传输系统分层系统构成的建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控制中心规划建设的建议,传输网网络管理规划及时钟同步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传输系统目前面临着业务增长、架构变化等问题.通过研究传输系统的制式选型、组网架构,对其业务需求和节点部署进行总结,得出采用混合制式设备搭建多中心共环组网架构的模式更适合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路传输系统大修改造的环境和要求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制订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传输系统的大修改造规划方案,在未来10年内将传输系统打造成满足业务过渡需求、统一容量规格、集中化智能管理的可靠系统.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图像摄取传输的实现方案,分析了图像传输功能中的传输协议,大文件传输,丢包,乱序以及图像传输的完备性检测等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法。通过对移动电台终端、移动设备和调度终端等设备的分组数据连接配置,编程实现了利用数字集群系统进行图像摄取传输的功能,扩充了集群系统的业务范围。  相似文献   

7.
铁路电气化改造中传输系统方案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输系统作为铁路通信系统中最基础的一个系统,是各业务系统的承载通道,在电气化改造中,建设安全、快捷、高效的一张传输网尤为重要。为此,重点讨论铁路电气化改造过程中,传输系统的业务需求、组网方案和设备选型。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无线传输系统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京沪高速铁路无线传输系统的有效性指标的分配方法,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系统的配置进行了改进。按比例分配方法将系统的通信有效性目标分配给具体的设备,为京沪高速铁路无线传输系统的配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在商用通信系统中的各种无线传输业务及各自的原理、性能和特点.然后给出了DT测试的定义以及无线传输网络的性能指标定义,最后利用Pilot Pioneer无线网络性能分析软件分析了无线传输系统网络中各种数据传输业务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通信系统直接服务于轨道交通的运营和管理,并为其他系统提供必要的传输通道.而传输系统又是通信系统的传输媒介,因此在选择安全、可靠、有效、经济的骨干通信传输系统时,既要考虑到确保组网灵活、易于扩充,又要考虑到保证信息快速准确和连续不间断地传输.根据国内多个城市多条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技术应用及选用设备的现状,综合比较现有的轨道交通传输系统应用情况,对多业务传输平台、开放式传输网络、异步传输模式及弹性分组环等4种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技术进行分析,并为未来轨道交通通信新线建设传输制式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业务是未来电信行业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域名解析系统(DNS)作为互联网业务的支撑系统,必须与电信运营企业的业务发展需要相适应。简要分析了运营企业当前DNS系统存在的运维风险,并针对系统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铁路乘意险的经营目的和运行效果入手,分析铁路乘意险服务乘客人次增长率下降的原因;通过对理赔数据和现有理赔业务流程的分析,提出影响理赔时效的环节和因素;通过对区块链基本原理的分析,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乘意险理赔流程优化方案。从自动赔付、数据共享和智能防欺诈3个方面提出优化思路,并在报案、材料复核和支付等环节进行优化改造,最后给出优化设计后的乘意险系统架构和理赔流程,为类似应用场景的业务基于区块链技术进行流程优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秦沈客运专线接触网总体设计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从明确弓网系统及接触悬挂评价标准入手 ,通过对秦沈客运专线接触网设计的分析和总结 ,确立高速接触网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接触网是通过与其接触线相互摩擦运动的受电弓向电动车组或电力机车受流 ,弓网间稳定、良好的功率传输是实现高速行车的关键。为了衡量弓网间的受流质量 ,首先应确定对弓网关系进行评价的标准 ,而接触悬挂的评价标准则用于悬挂参数的确定。所选悬挂参数能否满足弓网间受流标准的要求并是否为最佳 ,需要通过计算机仿真或试验进行验证和优化。高速接触网的设计要体现安全、可靠和免维护性。因此 ,精确设计的概念应始终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郑州局集团公司)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简称:营销系统)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系统结构、数据复制、报表服务、终端接入等方面提出了技术优化方案,并从运营指标分析、客流预测、售票策略监控预警、列车效益评估、数据可视化方面提出了业务功能提升的优化措施。优化后的系统已在郑州局集团公司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分线成本核算开展数据分析的目标入手,搭建数据分析的总体架构,描述数据分析与分线成本核算系统间的关系,引入聚类、分类、回归分析、关联分析等数据挖掘算法,从铁路总公司、铁路局/公司和特定线路等不同用户角度,分析铁路线路公益性/经营性业务特征、不同成本类型间分布特征、各类统计工作量的分布规律、收支盈亏情况等,为合理定义铁路线路业务性质、运输产品优化、经营决策等提供数据和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深入研究SCE设备,结合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优化策略,并根据不同时间、不同业务类型进行有效的识别和控制,有效降低不合理业务占用的出口带宽,提高合理业务的用户感知度,降低自租出口带宽,从而控制运营成本,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根据铁路货检作业的实际需求,研发货检移动手持系统.系统的物理拓扑结构分为应用服务器、集中控制服务器、无线接入点和手持终端4部分,逻辑结构分为系统应用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3层.通过终端功能的开发、信息的集成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实现了数字、图片与语音的融合.货检移动手持系统具有对讲、拍照、定位和信息反馈等功能,从而实现了货检作业的移动办公.货检移动手持系统在兰州局的实际应用表明,采用该系统,实现了货检作业的全程控制和闭环管理,提高了货检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从铁路运输信息化的业务发展、信息化系统及技术应用等角度出发,结合云原生技术,对铁路运输信息化的优化路线提出容器化、微服务化、网络梳理等改造思路.针对微服务化的改造给出了业务拆分与逻辑拆分依据.分析了铁路运输生产信息化中涉及的业务优化型技术与信息化支撑型技术的改造策略.云原生技术的沉淀与应用,将赋能铁路运输生产信息化业务...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整个地铁的正常载客运营,地铁信号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及安全性须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因此应当加强对制定维修策略准确性与合理性的研究。通过对信号系统设备维修活动的研究,以其平均可靠性与维修费用共同作为二维优化目标,将系统可用性及安全性设定为算法的约束条件,建立相应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应用标准粒子群算法及引入退火机制的粒子群算法进行寻优计算与结果分析,最终获取全局最优解集以协助决策人员制定最有利的维修计划。  相似文献   

20.
设计符合铁路业务需求的私有云性能评估方法。通过分析铁路实际业务需求,抽象评估指标,并基于openstack搭建一套为京沈客专实验线优化的实验云平台,将评估方法应用到实验平台中。实验表明,实验云平台各项性能指标均可以达到预期目标,满足铁路各项业务需求,该评估方法适用于铁路私有云性能评估。结果表明该评测方法应用到铁路私有云系统的可行性,为铁路私有云平台的建设及优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