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汽车灰区的定义及其作用。汽车灰区的美观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汽车产品的品质,提升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认可度。文章详细地列述了一些灰区的优化方案,以期为新车型的开发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边坡防护方案的确定是公路设计阶段的重要环节,决策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直接影响公路全寿命周期的安全.目前滞洪区高速公路生态边坡方案的决策以定向的经验判断为主,缺乏定量理论评价.为此,基于二元定量比较法、熵权法、灰靶决策理论,构建了一种滞洪区高速公路生态边坡评价决策模型.该模型从经济、技术、社会三方面综合考虑生态边坡方案决策的多种因素,选取11个评价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降低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并结合灰靶理论计算各评价方案靶心距,进行优劣排序决策最优方案.最后以津石高速公路生态边坡方案决策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应用验证.实践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较为准确的评价滞洪区高速公路生态边坡方案的优劣程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以烧结脱硫灰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利用为宗旨,开展烧结脱硫灰用于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冻性能、干湿循环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烧结脱硫灰同时替代15%的石灰和粉煤灰配制石灰一粉煤灰一烧结脱硫灰稳定碎石性价比高,其最佳含水量为8.0%,对应的最大干密度为2.30 g/cm~2;7 d、28 d强度分别达到2.1 MPa、7.1 MPa,高出基准二灰碎石23.5%、82.1%,满足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标准要求,且其施工性能和耐久性能良好。目前,该石灰一粉煤灰一烧结脱硫灰碎石已实现产业化生产,广泛应用于宝山区锦南路改造、宝山区罗新路建设等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4.
为了客观、准确的研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权重,提出了基于邓氏灰关联分析方法的典型灰关联度理论。利用典型灰关联度对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级配类型、沥青用量、空隙率、温度、荷载等因素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前人利用灰熵关联度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典型灰关联度计算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影响序列为:荷载温度空隙率4.75mm筛孔通过率粉胶比公称最大粒径沥青用量,荷载、温度、空隙率为影响最大的因素;典型灰关联度得到的数据区分程度较灰熵关联度要大,典型灰关联度中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值达到0.108973,且数值分布宽泛,而灰熵关联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值仅为0.015200,数值分布相对较集中,典型灰关联度的区分度是灰熵关联度区分度的7.2倍。  相似文献   

5.
针对SBS改性沥青改性效果多评价指标、多影响因素等特点,运用正交设计并结合灰关联分析法对可比方案通过综合评价选出最优方案.借助灰关联分析,计算各指标在评价改性效果中所占的比例,应用正交试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与灰关联分析相结合能给出各指标影响权重大小、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优方案,为综合评价改性沥青技术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更全面、更真实地表达工程项目风险信息,提高工程项目风险因素排序结果的准确性,针对具有信息灰性、模糊性和语言描述性的工程项目风险因素排序问题,运用区间灰度表达灰性,运用隶属度表达模糊性,运用不确定语言变量表达语言描述性。在区间灰色模糊不确定语言集的基础上,结合C-OWA算子,建立工程项目风险因素排序模型,用于预测主要风险因素。以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隧道为例验证所建模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模糊集只能利用隶属度表达模糊性,区间灰色模糊不确定语言集不仅可以利用隶属度表达模糊性,还可以利用区间灰度和不确定语言变量表达灰性和语言描述性,这有助于提高实际工程项目风险信息表达的全面性和真实性,进而提高工程项目风险因素排序结果的准确性,帮助项目管理者更准确地了解主要风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风险预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7,(7)
针对工程项目风险因素排序和风险评价信息的灰性、模糊性和语言描述性,运用区间灰色不确定语言集中的区间灰度表达灰性,运用不确定语言变量表达模糊性和语言描述性,结合C-OWA算子,建立工程项目风险因素排序和风险评价模型,用于预测主要风险因素和风险状态,并通过实例验证所建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区间灰色不确定语言集,能够比较全面地表达灰性、模糊性和语言描述性,使信息表达更贴近工程实际情况,有助于提高工程项目风险预测结果的真实性,帮助项目管理者更准确地了解主要风险因素,预知风险状态,为采取针对性的风险预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公路运输量预测的等维灰数递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GM(1.1)模型因预测值“上漂”现象而不能直接用于公路运输量长期预测。等维灰递补模型通过缩小灰平面,提高灰平面白色度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用这种方法得到的长期预测值也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9.
陈工  小徐 《汽车与配件》2003,(27):39-40
我们在上一章分别介绍了手工打磨和无尘干磨,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了“无尘干磨取代手工打磨是必然的趋势”这样一个结论。为了让广大用户更直观更深刻地了解无尘干磨,我们在这一章为大家详细介绍无尘干磨系统中的主要成员之一“磨灰机”,在此我们以意大利RUPES路贝狮的部分产品为例,供各位参考。 磨灰机按动力源不同可分为电动磨灰机和气动磨灰机两大类,分类非常简单。然而根据不同的切削程度和打磨面积来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选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上海地铁二号线东西延伸段、莘闵轻轨交通线,西安地铁等工程,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在选型上应考虑的因素,并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给出了选型的参考性方案。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路基改良盐渍土力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盐渍土的基本性质试验研究,确定了盐渍土的类型和工程性质,研究了两种方案改良盐渍土的力学性能。试验表明,三灰改良盐渍土的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2.
对旧路加宽进行路基的综合处理,可以有效的避免新老路基之间的不均匀沉降病害。本文对某一级公路的旧路加宽路基处理技术进行研究,选择二灰填筑方案、铺设三层土工网方案和铺设两层土工网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经试验证明,在二灰、粉煤灰等轻质材料填筑的路堤中加铺土工合成材料的综合处治技术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该文针对阻燃剂品种多、试验量繁多等特点,提出正交试验方案;针对阻燃改性效果多评价指标及多影响因素的问题,引入灰关联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在评价改性效果中所占的比例。试验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与灰关联分析相结合能确定出影响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优方案,为综合评价阻燃改性沥青技术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克服了各指标单独评价时产生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南京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行应用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宁  王健  房坚  黄卫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12):140-143,147
用模糊评价方法对南京地铁与公交一卡通行方案进行优选。分析了南京公交IC卡系统现状和地铁AFC系统选型,表明公交IC卡系统不适应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多应用的拓展,而地铁AFC系统则充分考虑了这些需求。讨论了地铁、公交一卡通行各种可能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加权最小隶属度偏差模型对南京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行应用方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加权平均模型相一致,表明一步到位方案为最佳方案,但加权最小隶属度偏差法反映了不同方案偏离理想方案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下灰车剩灰率过大影响油田固井施工质量的问题,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总结出下灰车剩灰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无锡市是典型的埋藏型岩溶发育地区,给地铁工程建设带来很多的地质问题和风险。以无锡轨道交通4号线3号标段四院站到河埒口站岩溶发育地区为例,通过跨孔地震CT技术总结岩溶的发育规模和特征,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并据此提出可行的处理方案。经过合理的分析,有效地为地铁结构的设计和盾构施工提供了依据,可供类似工程项目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杨军 《公路与汽运》2008,(3):194-196
以评价道路工程质量为例,研究了以标准区间灰数评价指标量值为区间灰数的决策问题;并以熵权为主要手段计算了各属性的灰熵值,从而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8.
刘铁山 《中外公路》2006,26(1):143-146
该文通过灰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沥青、集料、纤维对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灰关联度。结果表明,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对混合料的高温稳定度影响最大,其次为粗集料含量,最后才是纤维剂量。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天津市塘(沽)汉(沽)快速路二标段施工实践,对二灰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及现场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今后二灰碎石基层施工积累了一些经验。实践证明,做好原材料质量及施工过程工艺控制,是保证二灰碎石基层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用灰数表示决策信息是合理的.通过构造灰数意义上的决策值与比较域,利用集对分析的相对性,在与同一、对立(最优、最劣)目标接近程度意义上构造了决策值与比较域间的集对联系数.引入了集对联系数中同一度和对立度间相互关联的集对势的概念,利用集对势的大小对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作为集对分析和灰数的结合,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的灰数多指标决策模型.最后,以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