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日前,深圳地铁9号线BT项目关键技术及重大方案院士专家研讨会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及其他专家就隧道管片预埋滑槽技术和滨苑小区地下桩基切削技术进行讨论。地铁9号线隧道管片将采用预埋滑槽技术,以提高地铁隧道质量和机电设备安装效率,这也是国内地铁施工中首次全线采用该技术。按照地铁施工规划,隧道洞通后将进行机电、消防等设备安装,届时需要在已建成的隧道壁上打孔,这不仅影响设备安装工期,  相似文献   

2.
杂散电流的防护是地铁工程施工时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一旦有产生杂散电流,会腐蚀结构钢筋及地下金属管线,杂散电流的存在会导致地铁隧道结构及地下金属管线的使用寿命缩短,甚至会对地铁的安全运营造成比较大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首先对杂散电流造成腐蚀的原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杂散电流防护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和监控措施,解决了杂散电流对结构钢筋及地下管线造成腐蚀的问题,保证了地铁运营安全,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秦峰 《隧道建设》2018,38(Z2):298-302
盾构隧道内传统管线安装技术存在诸多质量和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地下盾构隧道的施工建设和安全使用,为了解决以上难题,提出可在盾构隧道的机电设备和管线安装中采用管线捷装技术。管线捷装技术是指将带齿槽道安装在盾构管片上,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安装平台,机电设备和管线可以通过配套的支吊架安装在这个平台上。其中,预埋槽道技术指带齿槽道可先期预制进盾构管片中,外置槽道技术指可后期安装到盾构管片上。管线捷装技术利用了标准化齿槽便于调节的灵活性和牢固的齿间啮合作用,是对盾构隧道技术深入认知和探索后的技术创新和突破;此外,管线捷装技术还具备安全环保、经济快捷等优势。管线捷装技术将是未来盾构隧道内设备及管线安装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推进BIM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从隧道工程信息模型标准、建模技术、全寿命周期的应用等方面,对BIM技术在隧道工程中应用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我国隧道工程信息模型技术标准较为领先,隧道结构BIM建模技术已基本成熟,BIM技术在隧道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等阶段均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2)下一步应完善与隧道工程密切相关的地质信息模型标准,并向施工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信息模型技术标准延伸; 3)要重点解决设计变更时模型自动更新的问题,深化BIM技术在隧道动态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加强全寿命周期集成平台的研发,推进BIM技术从设计到施工和运营维护的全寿命周期应用。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璇 《公路交通科技》2003,20(Z1):159-161
本文对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常见防腐技术的原理、工艺及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的特点,纯聚酯粉末涂层与环氧锌基粉末涂层、环氧锌基粉末涂层与基底金属的结合方式,分析了GB/T 18226-2015《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中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的技术要求及检测难点,说明了环氧锌基聚酯复合涂层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7.
悬索桥主缆系统防腐涂装技术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国内外主缆系统防腐涂装发展状况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一套系统的悬索桥主缆系统防腐涂装技术条件,以规范主缆系统防腐涂装的设计、施工与运营维护,确保悬索桥的安全与长寿命.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不断进步,地铁交通以其安全性、效率和环保性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在进行地铁建设时,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施工难度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采用盾构法来进行隧道施工,有利于提升地铁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当地铁施工位于城市闹市区,因地面管线复杂影响盾构区间端头加固时,采用钢套筒始发施工工艺,可以保障盾构机在不进行端头加固的前提下顺利安全完成始发任务。从钢套筒始发施工角度出发,对施工基本原理、施工工艺、施工控制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并安西区间钢套筒成功始发的案例,对工序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节约成本,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9.
斜拉索防腐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拉索是斜拉桥的关键承重构件,工作时处于不利的环境下容易腐蚀,导致其耐久性和安全性下降。分析斜拉索的腐蚀原因,介绍目前我国斜拉索制作及防腐技术现状,并对斜拉索防腐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既有轨道交通线路的正常运营,必须严格控制轨道交通线路周围施工对运营线路的影响。以广州市某运营地铁隧道侧方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对深基坑紧邻地铁隧道侧的支护设计、施工方案及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需严格控制紧邻地铁隧道侧深基坑的施工,选择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案对地铁隧道的结构安全至关重要; 2)紧邻地铁隧道侧分段施工,部分区段采用双排桩加直撑的支护形式,在提高支护刚度的同时方便基坑开挖,且施工时预留土台,可有效控制双排桩的变形,降低对地铁隧道的影响; 3)通过变形监测分析,地铁隧道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能确保基坑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张龙  高菊茹  袁玮 《隧道建设》2019,39(Z1):404-410
为解决合理选择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方法以有效控制开挖过程中发生地表沉降、建筑物倾斜及地下水位下降的难题,通过调研国内地铁区间隧道常用的暗挖施工技术及日本结合新奥法原理与挤压混凝土施工技术(ECL工法)提出的盾构隧道现浇混凝土衬砌系统(SENS工法),对矿山法施工技术、盾构法施工技术和SENS工法在适应地层、场地占用、所需埋深、衬砌质量、地表沉降、交通影响、地下管线影响、施工噪声、施工风险、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等方面进行比选,得出SENS工法在富水砂层施工的施工进度、施工成本、衬砌质量、地表沉降控制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明显,值得在国内研究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滨海盐渍地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海水及空气腐蚀防治措施的探讨分析,并结合目前实际经验,总结出适合滨海盐渍地区桥梁构件的砼设计和防腐施工工艺,提出了经济实用的防腐技术措施,并作出应用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3.
周家嘴路越江隧道是2014年上海市首批四个BIM应用试点项目之一,也是国内首个全寿命期采用BIM技术的隧道工程项目。基于隧道工程特点,编制国内首个越江隧道BIM交付标准和行为标准,研究其管片自动化建模技术,进行碰撞检测、总体筹划、管线搬迁、交通组织和施工方案模拟等BIM应用,并研发了"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工程全寿命期协同管理平台"。其研究成果将提高周家嘴路越江隧道工程建设效率、减少失误、节省资源。  相似文献   

14.
赵太东 《隧道建设》2013,33(3):237-241
为了降低在地铁保护区内施工对既有地铁的影响,确保地铁的正常运营,结合南京地铁中胜站-元通站区间运营地铁隧道监测实例,阐述了在地铁保护区内南京明基医院基坑开挖时,在隧道内布置沉降监测点,组建自动化监测系统,确定监测基准点及报警值,采用电水平尺实时自动监测和分析沉降曲线,并定期与人工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实践证明,电水平尺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自动记录监测过程,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能保证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柳宪东 《隧道建设》2018,38(7):1196-1203
为解决在已建成的城市中心区采用大规模明挖工法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可实施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与地铁结合,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和同步实施,采用盾构工法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案例。对盾构综合管廊的主要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盾构综合管廊与地铁的结合形式,防火分区长度划分原则和出地面口部(逃生口和吊装口)间距要求,大型供水管线入廊的安装、运营维护和防爆管措施,隧道内部结构体系的型式,盾构综合管廊管线灵活出线的解决方式等关键技术问题,予以分析和阐述,并付诸实践,系统性地解决了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盐岩段地下水渗流对隧道工程结构的影响,以中老铁路友谊隧道施工为背景,系统介绍盐岩地层的工程特性,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一套适合老挝北部地区第三系盐岩地层的隧道施工技术。最后通过加强观测、现场补勘、室内试验、优化设计和改进施工工艺等措施降低盐岩溶蚀对隧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地层盐岩具有强溶蚀、强腐蚀、强膨胀等工程特性; 2)采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等综合防腐措施能够提高结构防腐蚀能力; 3)通过优化设计并采取圆形衬砌断面、多重支护结构、隧底换填、富水地段注浆堵水等措施能够保护围岩、增强围岩的自防水能力,确保该地层修建隧道的施工和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7.
孔亮 《华东公路》2011,(2):88-90
通过节能技术在宁连高速公路老山隧道的实施,大幅减少电费支出,有效降低隧道运营养护成本。  相似文献   

18.
蒋雅君  陶双江  杨露  邓刚  陈鹏 《隧道建设》2017,37(10):1239-1245
基于DERU评定方法建立改进的DES综合评价方法,主要用于运营公路隧道土建结构定期检查的技术状况评定。根据运营公路隧道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的要求,构建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以隧道构件的D结构劣化破损程度、E劣化范围与S安全程度为指标层评价指标,并提出对应的判定标准和指标权重。按照隧道分段、分幅、整体的次序,建立相应步骤的评价方法,分别采用状况指标、优选指标、安全程度折算长度等指标,在隧道定期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对隧道土建结构的技术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并给出评定结果的分析方法和等级划分界限值。该方法能对运营公路隧道的管理、检测、养护等工作提供更为充分的信息,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926m的双塔双索面半飘浮体系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采用分离式双箱PK断面形式,中跨为钢箱梁,边跨为PC箱梁,钢-混凝土结合段设于中跨距桥塔中心12.5m处。为使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平稳过渡,钢-混凝土结合段采用PBL剪力连接器的多格室传力构造。索塔锚固采用在塔柱内置钢锚箱的构造,为控制锚固区混凝土裂缝开展,在锚固侧混凝土塔壁内设置12фs15.24预应力束。为增强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进行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及钢结构防腐设计;采用全寿命设计理念,设置桥梁各主要构件检查维护通道,提出构件检查、维护周期及更换标准、工艺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跨江、海大桥运行建造史上,由于长期处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中,桥梁结构腐蚀生锈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桥梁的维护、保养及安全工作量增大。该文介绍了上海卢浦大桥除湿系统的设计,采用转轮除湿设备对钢结构内部进行干燥除湿防腐保护,使钢结构内部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大桥的正常寿命及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