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前,被国务院确定为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岭北TBM已完成第一阶段7 272 m的施工任务,顺利贯通至5号支洞,较原计划工期提前了3个月。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全长98.3 km,穿越秦岭主脊的TBM施工段全长约34 km,是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总工期的控制性项目。TBM施工段岭北工程全长16.13 km,包括秦岭5号支洞、TBM配套洞室和  相似文献   

2.
喀-双深埋超特长输水隧洞建设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分析喀-双深埋超特长输水隧洞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围绕超特长隧洞TBM快速掘进与安全控制等重大需求,在隧洞规划选线布置、TBM及配套系统适应性设计、主洞和支洞施工建设、施工风险控制、TBM机群施工综合管理等主要环节,提出需重点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从已探明的工程地质情况来看,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不大,适合TBM快速施工。由于隧洞沿线地形较为平坦,开挖深长缓斜井、深埋中间竖井是不可避免的,但超长距离的独头掘进,给隧洞高速掘进与高效率的出碴、通风增加了难度,应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手段进行系统攻关。  相似文献   

3.
24.8 km输水隧洞工程是厄瓜多尔CCS水电站工程控制工期的关键项目,由2台双护盾TBM施工。从工程概念设计、基本设计、详细设计直至现场施工,设计工程师转变依照规范进行工程设计的传统设计模式,分析梳理原设计方案,依据工程合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现场施工环境条件及其变化等,并结合TBM施工隧洞工程技术特点,将TBM设备特性和TBM施工技术高度融合于隧洞工程设计中,对输水隧洞设计方案、隧洞施工规划方案及TBM管片类型等进行全过程动态优化设计,为TBM快速掘进,高效成洞,安全、环保施工提供便利的隧洞设计施工方案。该方案的实施,能保证CCS水电站工程质量和工期, 并有效控制EPC模式下的CCS水电站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西线超长隧洞施工环境卫生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占夫 《隧道建设》2009,29(5):496-498,547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输水线路长达320 km,超长隧洞修建时的施工通风问题尤为突出,现阶段没有高原隧洞施工环境的卫生标准。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采用平原地区的隧洞环境卫生标准,势必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健康产生极大影响,针对高原气候特点,结合国内外隧洞卫生标准,提出了高原条件下隧洞施工环境主要卫生标准,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里发发电站工程中日本采用直径最大的掘进机进行输水隧洞的施工,由于围岩破裂,软弱给掘进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本文主要叙述了地质情况及施工事故等。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隧洞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巨大.对穿黄隧洞工程概况做了简要介绍,对隧洞施工方案、盾构设备选择、盾构施工应具备的进/出口条件、盾构施工步骤及辅助设施设置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国内外岩溶地区最长隧洞——广西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北干渠TBM施工隧洞顺利贯通。该隧洞的顺利贯通标志着开敞式TBM(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取得重大突破,在国内外开创了岩溶地区独头掘进11. 9 km的先河,为多项岩溶区重大课题研究、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标志着TBM技术在广西首次成功应用,广西岩溶地区勘察设计技术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隧洞围岩如何分级(或称分类),才能满足TBM施工条件下的隧洞施工需要,是一值得研究的问题。结合大伙房输水工程对TBM施工条件下的隧洞围岩分级,主要针对工程岩体的可掘进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支护结构设计,这对TBM隧洞围岩的分级方法进一步研究和TBM隧洞施工都有利。  相似文献   

9.
TBM法隧洞施工具有快速、高效、安全和环保的技术特点,但TBM施工地质适应性差,往往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原因影响TBM的掘进效率,在TBM施工之前非常有必要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研究。以厄瓜多尔CCS水电站引水隧洞为例,分析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耐磨性和岩体的完整性等指标,得出该隧洞的地质条件适合TBM施工的结论。并根据工程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施工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岩爆、断层破碎带塌方、软岩大变形、涌水、高地温及有害气体5个方面,并针对性地提出在各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预防措施和施工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兴建或拟建的若干长距离调水工程中的调水输水隧洞受选线制约,多要穿越地质构造背景复杂的山岭地区,面临自然环境恶劣、地震烈度高、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等诸多不利因素,工程建设难度及运营风险大。总结复杂地质条件下跨流域调水超长深埋隧洞建设需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深埋隧洞工程的勘探、试验及测试技术,深埋隧洞围岩大变形及岩爆预测与防控技术,隧洞穿越活断层围岩-衬砌灾变机制与抗断技术,深埋隧洞围岩-支护体系协同承载机制与全寿命设计理论及方法,高压水害等不良地质条件下深埋长隧洞施工灾害处治技术5个方面,指出需要解决的工程科学技术问题及发展方向,为超长深埋隧洞工程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灰岩分布区,进行高速公路施工时,查明不良地质体的分布,对公路的设计尤为重要。高密度电法是新的物探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调查和地质找矿中;在灰岩分布区勘察第四系土洞、岩溶、断裂等,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四川立洲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在通过不良地质段施工技术,采用超前探孔了解前方地质水文情况,超前注浆小管棚固结围岩,短台阶分步开挖,加强支护及监控量测等措施,从而解决了施工难题,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确保顺利通过不良地质洞段。  相似文献   

13.
以某钻爆法市政隧道项目穿越既有输水隧洞为例,阐述了市政隧道实施方案中关于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的应对措施。市政隧道采用全包防水+CD法分部开挖,可有效减少隧道施工期及运营期对输水隧洞的变形影响,通过三维数值模拟,输水隧洞在隧道施工期最大隆起量为3.57 mm,在隧道运营期基本无变形;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洞室内坚硬岩体采用“水磨钻取芯+静态破碎”的施工方式,避免了爆破振动对输水隧洞结构的损伤;除加强隧道施工期的监控量测外,在隧道内布设了健康监测点,为隧道及输水隧洞的健康状态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调查西藏某水电站库区公路在水库蓄水后的路基稳定情况、路基路面及防护结构破坏形式,分析导致库区公路各种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根据病害特征提出处理及预防措施,研究成果可为水利水电项目库区公路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山区电站水库库区范围内山高坡陡,工程地质复杂,在测设阶段应特别加强地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调查,并在工程地质详细勘察阶段认真分析取样,对桥位的选取提供充足的设计依据。在分析金家坝电站交通设施复建工程甘龙河大桥测设阶段发现的不良地质的基础上,探讨桥梁桥位选择与工程地质的协调设计。  相似文献   

16.
双护盾TBM不良地质施工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国青 《隧道建设》2007,27(3):108-111
 阐述了双护盾隧洞掘进机(TBM)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施工所遇到的典型问题。并以昆明市掌鸠河引供水工程上公山隧洞TBM施工为例,对挤压及膨胀地层、断层破碎带、突泥、涌水等影响双护盾TBM的不良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了TBM通过不良地质情况的方案和措施,为今后双护盾硬岩掘进机施工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万源(陕川界)至达州(徐家坝)高速公路金竹山隧道,隧址区位于两大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同样相当复杂,涉及岩溶及岩溶突水、煤层与瓦斯、断层破碎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通过总结该隧道勘察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对今后在此类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长大隧道工程地质的勘察工作具有借鉴作用,对设计提供真实、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在水库淹没地区复建公路的综合选线问题,通过对某建设中水库复建公路总体设计过程进行实例研究,总结了在水库淹没区修建公路应引起重视的公路等级标准、地质、工程、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相关问题,探讨了在高山峡谷水库地区修建安全环保、经济便捷的公路的基本原则和关键技术,以期为水库复建公路的设计提供参考。得出结论:提出了基于水库淹没线及复建三原原则的公路等级确定方法,即以"原场址、原宽度、原标准"的原则为基础,综合考虑水库淹没线和库岸坍塌宽度确定复建公路平面线位和标高。路线平纵面指标宜贴合地形,选取规范低限指标,采用螺旋展线方式克服高差,尽量减少大填大挖现象。路线纵断面设计原则为坡脚线平面宜尽量远离淹没线,且不低于水库淹没线控制水位高程;研究了库岸坍塌宽度、不良地质、跨水库桥梁的桥位等因素对路线方案的影响,提出了库区塌岸风险的预测和评估方法;总结了水库淹没地区复建公路水土保持情况,并着重探讨了水库淹没区弃土场生态恢复的措施方案;提出将环境保护设计思路贯穿于复建公路总体设计中,强调道路的使用功能与环境相互适应,相互融合,以满足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长距离、大埋深已成为未来隧洞工程的新特点,其中突涌水问题是制约此类工程开挖进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陕西省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长81.8 km,最大埋深2 000 m,地质构造复杂,因此以该工程为背景研究长深隧洞突涌水灾害等级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在分析大量地下洞室突涌水灾害的基础上,针对长深隧洞突涌水的孕灾环境,遴选了地层岩性、岩层产状、不良地质、地表汇流条件、隧洞底部水头压力、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层面(间)节理裂隙与地表河流规模结合度7大指标,采用打分法描述指标致灾因子的致灾程度,构建了长深隧洞突涌水灾害危险性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间的判断矩阵,用最大特征根法求取每个指标的权值,通过对评级层建立云模型,使综合评价等级的隶属度更加客观,形成了一种长深隧洞突涌水灾害危险性等级评价方法;并建立了突涌水危险性等级与单点最大突涌水量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在初期设计阶段预测突涌水量范围。结果表明:秦岭隧洞已开挖段(约60 km)突涌水危险性评价结果与实发突涌水情况吻合性较好,验证了长深隧洞突涌水灾害危险性等级指标及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对秦岭隧洞未贯通(约20 km)突涌水危险性进行评价,为有效预防突涌水灾害发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蔡昱  祝和意  杨小玉  委玉奇  夏明 《隧道建设》2018,38(9):1579-1584
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TBM掘进施工在试掘进段因遭遇高磨蚀性硬岩地层,滚刀发生严重磨损,致使施工进度严重滞后。为降低刀具磨损,节约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必须对刀具磨损进行准确预测。针对高磨蚀性地层,开展滚刀磨损预测研究; 通过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建立滚刀磨损理论预测模型; 通过室内实验,建立滚刀磨损实验预测模型; 通过现场试验,对室内实验模型及课题组前期研究建立的理论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相对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