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危险品运输行业车辆监控的现状,并通过实际应用的情况,从车载监控录像系统、数据传输系统、中心控制管理系统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建立了运输车辆监控系统的框架,为今后车载监控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傅明  汤强 《交通与计算机》2011,29(4):116-120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车流量监控系统。系统采用无线数据采集的方法和地磁传感器进行车辆检测的方法,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跳传输机制传输车辆感应数据,并通过地磁传感器采集车辆感应数据。系统通过后台统一管理,用户可实时获取道路车流量信息,相比传统的基于有线数据采集和地磁感应线圈检测器的监控系统,基于WSN的车流量监控系统在施工与维护上具有很大优势,可实现交通车流量状况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基于车联网技术的车辆火情监控预警系统,在无需新增专用传感执行器及控制终端的前提下,以车联网主机为火情判断、控制主体,车辆已搭载系统中各类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为火情监控预警系统感知、执行机构,通过对车辆温度场、空气质量、电流值、燃油量等数据流进行监控,比对各系统故障码,实现汽油车辆、电动车辆火情判定、预警,协助乘客开展自救,并同步将火情信息通过车联网上传后台服务器由汽车生产企业开展火情处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交通路段不连续监控区域车辆目标的自动识别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不连续空间车辆识别跟踪算法.该算法分为识别阶段和跟踪阶段,识别阶段利用高斯概率密度估计的方法建立前一场景中某个车辆目标的概率函数,再通过概率函数计算出出现在下一场景中的所有车辆的匹配概率,用概率阈值确定是否有车辆与前一场景的车辆目标匹配,匹配的车辆在下一场景中将被标记识别.而在跟踪阶段中车辆的跟踪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通过状态预测同时跟踪不同的车辆目标.该算法可以解决在不同路段的监控视频中自动识别并跟踪肇事潜逃车辆等实际问题.通过试验测试表明,该算法在车辆目标的识别上具有一定的精准性,且能够实现对车辆目标的实时跟踪.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传统车辆监控方式,在传统车辆监控模式的基础上,设计集成了北斗卫星链路和宽频全球区域网络系统(BGAN)卫星链路,解决了传统车辆监控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车辆目标无盲区动态监控和视频采集,并成功应用于新疆公众卫星导航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和CAN总线的汽车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修正车辆的运行参数,实现对汽车发动机的精确控制。本系统由CAN卡和PC机组成,基于LabVIEW应用软件,可以通过CAN总线实时收发车辆的运行参数,调整汽车的运行状态。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实时监控车辆运行参数,提供了可视化的监控平台。  相似文献   

7.
正建设新能源车辆专用监控系统是实现新能源车辆安全性、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新能源车辆及零部件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础。随着新能源客车产业化加速,新能源客车的安全性正在成为客车企业及公交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远程管理系统只能实现常规车辆的GPS基本定位和部分发动机基本参数监控。随着国家对新能源车辆的逐步推广,车辆的专业数据监控、安全预警等成为生产厂家和用户的潜在需求,传统的监控系统已经无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对于车辆的监控除了车辆信息、备案转发情况等业务功能需求外,还有对于车辆实时数据分析和统计的需求。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Java和Python整合技术,使业务平台和算法平台相结合的融合模型方案,通过命令行在Java代码中调用Python脚本,并对外提供程序接口(API)供业务平台调用,该方案使业务平台和算法平台之间实现了集成,同时均作为独立服务部署,相互解耦,更好地监控车辆信息、实时数据、故障信息和运行情况。系统设计与实现符合大数据时代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提出了汽车监控系统技术优化方案,并对融合模型的技术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该融合模型在车辆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对于汽车行业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当前重点车辆监控平台存在管理模式落后、技术手段缺乏、信息共享率低等问题.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为重点车辆监控与管理带来新的思路和手段.分析了当前重点车辆监控的业务需求及存在问题,然后提出基于物联网的重点车辆监控平台总体框架,对该框架的各个层次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该平台总体框架,讨论了监控车辆标识技术、网络数据交换与通信技术、海量监控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业务数据真实性辨析技术和网络安全性与可用性技术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介绍超重车辆通过围墩高架桥时的即时监控检测,对即时监控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定,得出有用的结果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车辆GPS监控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分析了GPS车辆监控导航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GPS车辆监控导航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之上,以MapInfo为研究平台,选用VC++作为系统的开发工具,研制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车辆导航系统.文中重点阐述了GPS车辆监控导航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而拟定了系统软件开发框架和各组成部分的性质功能.并以武汉市一环线为案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GPS车辆监控导航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的实施车辆的跟踪导航.  相似文献   

12.
张涛  王文清  邓菲 《交通科技》2004,(3):101-103
介绍分组无线数据网和GPS车辆监控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提出分组无线数据网应用在车辆监控系统中的方案。从而为分组无线数据网应用于GPS车辆监控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实现新能源车数据监控,有助于对新能源车的车辆运行状况进行管理分析。通过对新能源车数据的了解研究,基于国标要求,设计出可以进行车辆数据采集、存储并上传的车载远程监控模块。该模块通过车端CAN线采集数据,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并通过4G模块进行数据上传,同时带有GPS定位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GPRS无线传输、单片机、网络传输、数据库和软件设计等技术,对柴油车排气后处理系统远程监控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集成的监控管理平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平台的监控终端可实时完整地监测柴油车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运行过程参数、故障信息和车辆的有关信息,实现了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远程监控、车辆的远程调度和故障的远程诊断。  相似文献   

15.
单波 《汽车运用》2006,(9):30-31
利用GPS构建车辆监控系统,可以对车辆实现全程、全时监控和适时调度指挥,有效杜绝私自出车、越权派车、超速行车、超地界范围用车等违纪、违规现象,能较好地解决平时外出车辆难管理、行驶路线难控制、车辆信息难采集等问题,有效提高车辆使用和管理效益。系统组成该系统由监控调  相似文献   

16.
动态信息     
连云港市营运车辆二级维护、检测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正式运行经过6个月的试运行,连云港市运管部门组织开发的营运车辆二级维护、检测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近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始正式运行。该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维修企业子系统、检测站检测子系统、运管部门子系统、签证备案子系统。所有数据均通过网络传送到市运管处服务器,实现二维、检测的远程监控和数据共享。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实车调研提出了关于新能源公交车的远程监控系统,并设计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能源公交车远程监控平台系统.该系统车载终端的控制器利用CAN总线采集车辆的整车状态和三电系统状态信息,并通过数据分析确定是否存在故障并进行故障预警,再利用GPS获取公交车的位置信息,通过互联网终端即可掌握车辆运行状态.最后通过实车实验,验...  相似文献   

18.
李鹏 《汽车运用》2006,(9):52-52
内蒙古军区司机训练大队针对自身动用车辆比较频繁的实际情况,为确保在车辆安全方面不发生问题,注重对车辆使用进行全程监控、全程把关。通过严把驾驶员和带车干部关、出场检查关、派车手续关、途中监控关、回场报告关、综合用车关等“六关”,牢牢掌握了车辆安全工作的主动权,实现了连续多年无任何责任性事故。  相似文献   

19.
漫说GSM/GPS车辆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SM/GPS车辆智能监控管理系统是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GSM短信服务系统相结合的一套综合的定位、监控、调度指挥系统。GPS信号的传送逐步由专网传送转向利用GSM公网传送。该系统通过GPS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结合,实现对移动目标的全天候监控及报警、指挥、防盗和调度等功能,具有响应及时的特点。GSM/GPS系统能对车辆实施全过程监控,从而能提高行车安全系数,强化综合调度,扩大车辆运能,因而是当前国内、外物流行业中较为流行的技术管理手段。全球定位系统GPS由空间卫星、地面监控系统和GPS接收终端设备等部分组成。GPS定位…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安全》2003,(10):77-77
车牌识别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电子海图(ECDIS)、自动网络化停车泊位锁、停车场监控管理软件、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对讲系统、交通监控系统、车辆识别系统、车辆卫星定位系统(GPS)、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红外夜视系统、GPS测量测绘系统、车辆无线调度管理系统、无线报警监控系统、GPS监控导航系统、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