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煤系地层条件下特长高瓦斯隧道的施工通风问题,以贵州桐梓隧道为依托,合理划分隧道通风工区,并计算了隧道施工最大需风量和风阻,根据计算结果及施工组织优化确定了通风方式和通风设备,即采用移动风机位置和局部增加射流风机的方法来保证通风良好的效果,优化后的施工通风方式和设备既能保证特长高瓦斯隧道安全施工通风需求,又能节约施工通风成本,较好地解决了特长高瓦斯公路隧道的施工通风问题,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双软管混合式通风在施工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赣龙线猫头岭隧道出口工区施工通风采用了双软管混合式通风的方式,洞内作业环境极大改善,从而提高了施工进度。双软管混合式通风方式的成功运用,改变了以往由于独头长度大而盲目串联风机的做法,此经验可以在类似隧道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沈碧辉  杨其新 《隧道建设》2008,28(2):170-172
施工通风是特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特长隧道能否顺利建成具有关键性作用,以吕梁山特长铁路隧道5号斜井工区为例,根据长大斜井与正洞多工作面施工的特点,提出设计方案,并据此推算出施工风量布置风机,以选择合理通风方案,并针对该工区施工通风特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长隧洞掘进机施工通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水北调西线引水线路长325.6km,单洞长达73km,最大洞径12m,平均埋深500m,最大埋深1150m,工区海拔高程为3400~4700m.通过对国内外长大隧洞施工通风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分析,结合西线工程特点和深埋长隧洞施工设计方案,对掘进机施工通风的独头通风长度、施工通风模式、系统参数、机械选型、通风布置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青海 《隧道建设》2015,35(11):1150-1156
沉管隧道基础铺设、浮运系泊、沉放对接、锁固回填等施工技术及工艺复杂,施工风险管理难度大。目前,有关外海沉管隧道浮运安装施工的风险管理文献资料很少,沉管隧道项目组织施工可借鉴的风险管理经验紧缺。为解决上述难题,首先调研了国内国外沉管隧道安装施工风险案例,结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结了项目施工内容和施工特点;其次,根据项目特点比选风险评估方法,首次提出应用风险矩阵法对外海沉管隧道浮运安装施工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价、管理分析,并将该法应用于正在施工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中,在该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辨识出施工风险点主要集中的工序,有效地预防了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以期为类似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提供可借鉴的风险管理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圆梁山隧道出口工区在特殊地段采用的软风管混合式通风及其通风效果,同时结合通风对长隧道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仅对新施工机械——TBM掘进机,施工新组织措施一长隧短打、短隧延长,水下隧道施工新方法一悬浮隧道,新施工技术一冻结法技术进行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8.
关角隧道施工通风斜井分隔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罗占夫  职常应  乐晟 《隧道建设》2009,29(4):411-414
关角隧道是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共设10座辅助斜井,无轨运输系统组织施工,斜井工区施工通风难度大。介绍施工通风斜井分隔方案的设备布置、能耗分析、中隔板结构形式、防漏风措施等技术,通过斜井分隔方案在关角隧道10号斜井的现场应用和通风效果测试,表明斜井分隔方案可以在无轨运输斜井的施工通风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包家山隧道3#斜井工区施工通风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穆千祥  曹支才  肖元平 《隧道建设》2010,30(3):336-338,343
针对包家山特长公路隧道3#斜井工区钻爆法开挖、斜井有轨提升、正洞无轨运输、多作业面同时施工的特点,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具体的施工通风方案。现场应用测试证明,通风效果良好,通风方式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0.
高效节能的施工通风方案既能保证高瓦斯隧道的安全施工,又能达到节省投资的目的。通过对三联隧道高瓦斯工区施工通风中自然风利用、通风方式比选、通风布置等方面的研究,利用自然风和射流巷道式通风方式解决了高瓦斯工区的施工通风问题,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基础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公路里程大幅增加,随之涌现出了一大批长大隧道。在隧道施工和运营中,通风设计是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该文以米仓山特长公路隧道为例,对米仓山隧道施工期间通风方案进行设计,并对长大隧道通风方式的选择、施工工区的划分、风量风阻的计算以及通风布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①长距离独头掘进隧道计算需风量时应考虑隧道内作业人员、爆破、内燃机械以及最低风速4个因素,并应结合实际情况对某些参数的取值进行扩大;②在考虑射流风机克服隧道阻力的同时,还应增设局扇驱散局部聚集的粉尘及有害气体,如二衬施工处;③长距离独头掘进隧道应充分利用斜井、竖井进行通风,从而减小通风距离,达到理想的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制定高海拔地区特长高瓦斯隧道施工的通风方案,以宝鼎2号隧道在建工程为依托,对其进行详细的施工通风方案设计。同时以此隧道为研究对象,计算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大需风量,合理划分通风工区,根据计算结果选择通风设备,优化通风设备布置的位置,并对部分参数进行优化,对方案进行动态调整,最终确定合理的施工通风方案。结果表明:通过以上通风方案的设计和现场的控制,既能保证高海拔地区特长高瓦斯隧道施工通风需求,又能节约施工通风成本。  相似文献   

13.
大跨度山岭隧道结构设计方法——结构承载能力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小红 《公路》2000,(5):40-45
新奥法是现阶段隧道设计施工的首选方法,但是由于它中提出一些比较合理的原则与概念,在实际应用时,特别是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很难把握,如作为结构一部分的围岩怎样参与作用,算术对复合衬砌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如何将结构设计与新奥法的灵魂-监控量测统一起来等等。作为对大跨度山岭隧道设计的一种探索,本文指出:了解隧各部分结构的承载能力是做好新奥法设计与施工的关键,并从结构承载能力与新奥法设计、结构承载能力与奥法施工  相似文献   

14.
吴炜  张恒辉 《隧道建设》2019,39(1):81-84
为满足2017年版《铁路工程预算定额 (第3册 隧道工程)》中关于喷射混凝土和衬砌混凝土工程数量计量的相关规定,研究探讨统一的超挖回填数量及费用的计算规则。以350 km/h客运专线双线隧道通用参考图为基础,结合相关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程,提出简便实用的允许超挖和预留变形工程量、回填工程量及其费用的计算规则,并对比分析不同级别围岩超挖回填的工程数量及费用与采用旧定额计算时的差异。结果表明: 采用新定额,Ⅱ、Ⅲ级围岩超挖回填数量减少,Ⅳ、Ⅴ级围岩超挖回填数量增加,超挖回填定额直接费增长700~1 100元/延米。  相似文献   

15.
罗燕平  韩景科  文展  骆阳  刘甫 《隧道建设》2019,39(Z1):385-391
为加快长大隧道施工进度,多采用开挖斜井增加工作面,而多工作面同时施工时,通风成为影响掘进速度的重要因素。以金家庄螺旋隧道斜井工区工程为依托,针对左线现有压入式通风方案工作面风量较小、通风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风仓式通风方案。采用三维数值模型对2种方案的“风机-风管-隧道”系统进行计算分析,并将数值计算所得测点风速与现测数据进行校验。计算结果表明: 1)现有压入式通风,风管供风量和洞内风速均不能满足隧道施工通风要求; 2)采用风仓式通风方案后,能较好地控制工作面风管出口风量,使各工作面风量满足要求; 3)风仓式通风具有灵活性,可随着隧道开挖进尺的增加,调节风仓内风机,控制工作面风量; 4)风仓式通风能减少风管长度和转角,从而减少漏风量和风压损失,较好地为工作面提供风量。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会琴 《隧道建设》2009,29(3):272-274
现行公路隧道的概预算定额不适用于编制特长公路隧道,通过对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主洞工程和通风竖井工程的工程情况、施工方案、原设计定额进行分析,隧道主洞工程增加的人工工日和机械台班及采用煤炭定额补充通风竖井工程定额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特长公路隧道定额编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依据瓦斯浓度标准对隧道瓦斯工区进行分区管理,对施工通风、机械、监测及应急救援设施按不同区段实施管理,以实现瓦斯隧道风险管理与资源的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18.
长大隧道施工风仓式通风方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隧道施工通风是影响长大隧道快速掘进的重要因素.对长洪岭隧道现有斜井通风方案进行优化分析,提出风仓式通风.对不同工况下风仓内部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分析,确定风仓及轴流风机布置的最佳形式,其有利于提高轴流风机效率,改善隧道内施工环境,分析结果可供其他长大隧道斜井通风参考.  相似文献   

19.
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工区瓦斯等级直接影响施工的工序、工期、设备材料及措施。准确、科学,合理的划分瓦斯等级对隧道施工安全非常重要。本文按照瓦斯工区划分原则,通过实验测定隧道瓦斯浓度突出指标参数等对贵州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瓦斯工区进行划分,旨在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壁板坡隧道是沪昆高铁全线最长的隧道和重点控制性工程,也是全线3座I级风险隧道之—,它是内地进入云南最重要的通道,被称作"入滇第一关"。该隧道因穿越断层、岩层接触带、高压富水区、煤层采空区,受到煤层瓦斯、高地应力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影响,施工难度极大、安全风险极高。隧道按进口、出口二个工区组织施工,遵循"平导超前、左线紧跟、右线正常推进"的原则,以平导和左线为施工主线,正洞左、右线与平导并行布置,多作业面平行作业,过程中加强施工通风和排水。在富水、风险段落重点加强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工作,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办法,开展风险预警及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指导现场施工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