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罗燕平  韩景科  文展  骆阳  刘甫 《隧道建设》2019,39(Z1):385-391
为加快长大隧道施工进度,多采用开挖斜井增加工作面,而多工作面同时施工时,通风成为影响掘进速度的重要因素。以金家庄螺旋隧道斜井工区工程为依托,针对左线现有压入式通风方案工作面风量较小、通风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风仓式通风方案。采用三维数值模型对2种方案的“风机-风管-隧道”系统进行计算分析,并将数值计算所得测点风速与现测数据进行校验。计算结果表明: 1)现有压入式通风,风管供风量和洞内风速均不能满足隧道施工通风要求; 2)采用风仓式通风方案后,能较好地控制工作面风管出口风量,使各工作面风量满足要求; 3)风仓式通风具有灵活性,可随着隧道开挖进尺的增加,调节风仓内风机,控制工作面风量; 4)风仓式通风能减少风管长度和转角,从而减少漏风量和风压损失,较好地为工作面提供风量。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明年  邓涛  于丽 《隧道建设》2018,38(8):1279-1285
为了获得隧道施工中风管出口到掌子面的距离(以下简称“风管距离”)以及风管出口风量对施工通风时间的影响规律,以郑万线机械配套施工的大断面高速铁路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CFD数值模拟和多项式拟合数值分析方法对1D、2D、3D、4D(D为断面当量直径)的风管距离搭配2 000、2 500、3 000、3 500 m3/min 4种风管出口风量作用下的最少通风时间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施工通风时间受风管距离与风管出口风量2个因素的影响,通风时间t与风管距离x之间关系可以表示为t=ax2+bx+c的形式,且式中各项系数均可以通过多项式拟合表达为风管出口风量Q的函数,故研究可得出通风时间t与风管距离、风管出口风量间的函数关系式为t=f(Q)x2+g(Q)x+h(Q),同时运用该公式对向家湾隧道工程实例的通风时间进行预测。研究成果为郑万线隧道机械化快速施工通风时间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指导,研究揭示的规律及所采用方法对类似隧道工程施工通风时间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瓦斯积聚现象的发生原理和开挖面流场、瓦斯涌出及扩散规律,建立压入式通风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瓦斯涌出量、风量大小和风管位置等因素对瓦斯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瓦斯涌出面附近区域,瓦斯浓度大梯度变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回流区,且伴随瓦斯积聚现象发生,但随着与瓦斯涌出面距离的增加,瓦斯浓度逐渐趋于均匀;瓦斯涌出量越大,对流场影响越严重且漩涡范围越大,漩涡对瓦斯扩散有滞留作用;增大通风量可以有效控制瓦斯积聚,但风管布置位置只在一定范围内对瓦斯积聚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肖元平  李云 《隧道建设》2010,30(5):503-507
为了满足在高原环境下,超长隧洞TBM施工通风的需风量以及工作面的散热要求,需要对隧洞的施工通风方式及设备配套进行全面研究。根据各种参数,确定隧洞的通风方式,并对其需风量进行了详细计算,然后利用数值模拟对风机和风管的匹配进行研究,得出适合本隧洞通风需求的风机和风管匹配方案,并对隧洞内的风速分布和热环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科学、直观的评价隧洞施工环境。  相似文献   

5.
从风量计算、风机和风管选型与布置、通风效果检测及评价等几个方面对昆石高速公路阳宗隧道的施工通风实例进行了分析论证,实践证明:阳宗隧道施工通风系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TBM施工时,岩温和机械发热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会导致隧洞内的温度环境恶化,TBM掘进面附近的温度控制是影响连续长距离掘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制定合理的TBM施工段降温措施,采用传热学理论,对采用压入式独头通风的TBM施工隧洞内的温度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以引汉济渭岭北段TBM 5#斜井工区为例进行验证。通过引入空调工程中焓值的概念,确定TBM隧洞人工降温的冷负荷,对常见的降温措施进行对比讨论,进而确定TBM施工隧洞的降温措施。研究表明: 隧洞内的空气温度与隧洞壁温、通风风温、通风风量、盾构的发热功率、隧洞周长、通风长度、风管侧壁传热系数和隧洞侧壁的换热系数等参数有关;对于TBM掘进面附近高温、高湿的环境,只能采取人工制冷降温措施进行降温  相似文献   

7.
对贵州遵义小槽湾隧道施工过程中需风量进行理论计算,结合现场调查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通风系统进行评价。该隧道施工中通风方式方法选择合理,通风设备设施布置基本完善。通风机运行稳定,风速风量能够满足需风要求。通过调查,分析了该隧道通风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贵州某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需风量进行理论计算,结合现场调查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通风系统进行评价。该隧道施工中通风方式方法选择合理,通风设备设施布置基本完善。通风机运行稳定,风速风量能够满足需风要求。通过此次调查,分析了该隧道通风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潮河段隧洞方案为2条平行圆形隧道,隧洞段长18.147 km,净间距26.6 m,设计洞径为12.1 m,采用2台土压平衡盾构机从进、出口相向掘进施工。由于隧洞较长,施工通风比较困难。根据隧洞布置形式、施工方案、主要污染源分析及隧洞施工作业环境的劳动卫生标准,研究计算了洞内需风量和风压,确定了通风方式和风机、风管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高温环境下保证施工人员健康和TBM的正常使用,对国内外高岩温隧道热害展开调研,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学计算的方法,提出了高岩温TBM施工通风效果计算模型,对不同岩温、不同风量和不同风温条件下的掘进段通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围岩放热是高岩温TBM施工隧道的主要热源,在无通风条件下进行TBM施工时,预测空气温度与周围岩温基本呈线性递增关系;增大通风量可较大程度地改善高岩温隧洞空气温度,但是单纯地加大送风量不具有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杨立新  周振建 《隧道建设》2022,42(11):1930-1941
高原铁路某隧道斜井工区在通风方式选择上一直存在隔板式通风和风管式通风的争论。为给该斜井工区施工通风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首先,采用通风网络计算的方法,对2种方式的通风系统进行分析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和耗能的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隔板式通风和风管式通风均能使作业面的风速满足设计要求。2)当斜井中2根风管直径为2.2 m时,在风机配置相同的情况下,无论是第2阶段还是第3阶段,隔板式通风在耗能方面明显优于风管式通风。3)当斜井中2根风管的直径略大于2.5 m时,风管式通风的耗能与隔板式通风的耗能相当; 继续增大斜井风管的直径,其耗能将小于隔板式通风。最后,对类似单斜井双正洞模式的施工通风方式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公路隧道巷道式施工通风瓦斯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瓦斯公路隧道巷道式施工通风中瓦斯的体积分数分布规律,利用流体力学研究软件FLUENT建立三维隧道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通过对隧道内部整体、掌子面附近和主洞与横通道连接处瓦斯体积分数分布的研究,分析了隧道内部瓦斯分布的具体特点并深入探讨了内部回流区、涡流区和瓦斯容易聚集的位置。模拟结果表明: 瓦斯从一侧主洞涌出后,不会对另一侧造成污染; 涡流区瓦斯体积分数明显大于周围区域; 风管所在一侧截面上瓦斯体积分数分布明显低于异侧。  相似文献   

13.
赵东平  蒋尧 《隧道建设》2017,37(8):952-957
为确定铁路隧道内紧急救援站防灾通风机合理的布置方案,分析相关因素对防灾通风的影响规律,合理简化防灾通风计算,以某铁路隧道内紧急救援站工程为依托,利用SES程序建立防灾通风计算模型,对风机仅布置于正洞、横通道及同时布置于正洞和横通道内3种方案进行比选,并研究自然风、火灾位置、火灾规模及隧道纵坡等因素对救援站防灾通风的单一及其综合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左右分离式隧道内紧急救援站,将风机布置于救援站前后两端的正洞内时,满足防灾通风要求的风机数量最少,是较优的布置方案;各因素均会对防护门处风速产生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自然风、火灾位置、火灾规模、隧道纵坡;同时考虑自然风和火灾因素作用时,最不利工况下需要的风机数量约为不考虑其影响时的1.9倍。  相似文献   

14.
黄振华 《隧道建设》2007,27(A01):70-72
介绍了红石岩隧道的施工通风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瓦斯的通风解决方案,主要从瓦斯出露情况、施工通风方式的选择、风量风压计算和通风设备的选择等方面对实际工程的通风与瓦斯防治进行阐述,为类似的工程问题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运营通风作用下高海拔隧道的保温隔热层的设计参数,通过建立考虑气-固耦合换热的隧道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通风工况下的气流流动特征,分析了保温隔热层的合理敷设长度。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通风工况下,隧道内气流流动特征不同;平导压入通风时,在横通道和主洞相接处出现漩涡;自然通风下,二衬表面温度在洞口段骤然升高,而后趋稳;建议主洞进出口保温层的敷设长度为565 m,导洞进出口保温层的敷设长度为680 m。  相似文献   

16.
翟志恒 《隧道建设》2015,35(Z2):127-130
为了解决特长隧道施工通风难题,以安琶特长隧道施工通风为实例,对不同阶段的施工通风方式,隧道施工通风需风量计算和自然风压计算; 对有利自然风压条件下射流增压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射流巷道式通风应用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采用射流巷道式通风,能满足特长隧道不同阶段的施工通风需求; 充分利用有利自然通风条件,能减少射流风机配置,节约成本,减少能耗。  相似文献   

17.
采用火灾网络通风的计算方法,对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在全射流通风方式下的火灾情况进行计算研究。计算结论对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的防灾救援、营运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国平 《隧道建设》2013,33(9):785-790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采用单斜井单正洞双向掘进的方式进行施工,最长独头通风距离达6 386 m,且主洞净空断面小,需要考虑同步衬砌、车辆通行安全距离和风管直径等因素,采用传统的通风方式已不能满足施工需要。为此,在参考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为本工程设计了小风室接力通风方案,经过相应的供风计算,从理论上分析小风室接力通风的可行性,通过工序优化及辅助通风措施的应用,科学合理地优化了通风方案,最后通过现场检测验证了小风室接力通风的应用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