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以专业化为手段、以全球化为导向、以行业领袖为目标,致力于节能与新能源车用电驱动系统的研发、制造与服务,努力打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中国品牌和世界品牌.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覆盖了节能与新能源车用电驱动系统领域的各个方面,多次承担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项目、上海市重大科技及产业化项目,为国内外整车企业配套开发电驱动系统200多项,并取得车用电驱动领域多项核心专利.同时,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还主持并参与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相似文献   

2.
驱动电机的选型是确保新能源汽车性能优越、高效可靠的关键环节,而购车客户的意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受到重视。基于此,文章首先与20余位专家进行访谈,确定了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选型的8项指标。随后在某新能源汽车4S店内,选取100余名购车客户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重要性评价并确定其权重,发现指标A4最大功率的权重为0.328,排序为第1,最受关注;指标A5可操作性的权重为0.022,排序为第8,最不受关注。最后,文章将四种常见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进行了8项指标对比分析,希望能够为购车用户以及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两轮独立驱动的电动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整车的驱动控制系统。系统以汽车稳定性为控制目标,基于横摆力矩实现车轮驱动力矩的分配,并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了整车驱动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横摆力矩的整车控制系统较好的跟踪目标参数,能有效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在整车开发策划前期,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指标,是通过研究竞品标杆车型水平,以及符合政策法规要求等的前提下,去初步制定出来具有前瞻性竞争力的动力参数指标。为了实现参数定义的动力指标,需要选择合适的驱动电机及传动比以达到此设计目标。通过搭建动力仿真模型,结合实际驱动电机性能,仿真分析比对不同产品在整车上搭载后的能力,进行对比,最终作为驱动电机选型的主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鉴于轮毂电机驱动的电动车因非簧载质量增加导致车辆行驶平顺性恶化等问题,本文中应用1/4车辆动力学模型,基于响应均方根值和传递特性导出了车辆平顺性和电机垂向振动的若干评价指标。以某微型轮毂驱动电动车为对象,应用上述指标分析了车辆簧载与非簧载质量比、轮胎垂向刚度与悬架刚度比、悬架阻尼比和电机系统与车轮系统质量比等因素的影响,为匹配车辆参数提供了可选范围。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驱动力矩对汽车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以引入驱动力矩的5自由度汽车二维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利用前轮转角作为中间变量,建立了相应的7自由度自治系统模型,分析了不同驱动方式下,驱动力矩对汽车转向驱动分岔的动力学特征的影响。以前轮驱动汽车为例,利用相空间、状态变量时间序列、功率谱密度和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了驱动力矩对转向驱动分岔特征影响的动力学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驱动力矩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汽车动力学系统的分岔特征,在分析汽车的动力学分岔特征时应同时考虑前轮转角和驱动力矩两个分岔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电动化、智能化是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分布式电动汽车近年来发展迅速,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在很多方面具有有优于传统汽车的控制优势。文章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驱动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采用神经网络PID控制设计横摆力矩控制器保证汽车的侧向稳定性,以保持车轮的最佳滑移率为目标研究了驱动防滑控制,通过实验验证驱动防滑策略能够有效防止车轮打滑和严重失稳现象。研究表明:该驱动控制策略能够对四轮驱动汽车的驱动力矩进行合理分配,能确保车轮在附着系数不均路面上具有足够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发挥一款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电动汽车(DMCP-EV)多驱动模式的节能优势,制定了基于系统效率最优的驱动模式控制策略。根据该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定义了电机4种驱动模式并分别建立其动力学驱动模型和系统效率模型。在满足动力性要求的前提下,分析并划分了各驱动模式的工作范围,以系统效率为优化目标,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优化,获得最佳的驱动模式切换控制和转矩分配策略。开展了Matlab/Simulink仿真和硬件在环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系统效率优化的驱动模式在满足动力性要求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的经济性,能耗降低11%。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对过四轮独立驱动的分布式驱动的电动汽车转矩分配的研究,基于模糊算法和pi算法,通过对车辆横向稳定指标的评估从而计算补偿力矩。并且基于确定的补偿力矩具体给出转矩分配原则,最后同过使用CarMaker和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证明了这种分配算法对车辆的稳定性有改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在驱动转向复合工况下有效抑制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纵滑、侧滑,提出了一种面向驱动转向复合工况的分布式驱动稳定控制架构,设计基于横摆角速度和侧偏角跟踪控制的横摆控制策略和基于滑转率跟踪控制的驱动防滑控制策略,同时根据转向稳定状态对目标滑转率进行调节,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对横摆控制与驱动防滑控制输出扭矩进行协调优化,以实现车辆...  相似文献   

11.
纯电动环卫车已成为城市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其动力性及作业效率,文章以一种基于平行轴变速箱与行星排集成的多模高效电驱动系统构型的纯电动环卫车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系统能够实现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其次以纯电动环卫车整车参数和动力性能为指标,分别匹配了驱动电机和作业电机峰值、额定功率、转矩及最高转速等参数,并搭建了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及系统台架进行爬坡和加速能力测试,证明系统参数匹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分布式电驱动商用车辆驱动防滑控制中存在的系统响应惯性大及输入受限等问题,以车轮实时滑移率和路面条件提供的参考滑移率之差为控制变量,以受扭矩特性限制的电机输出力矩为系统输入,设计一种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并引入饱和函数,削弱系统响应时产生的振荡。通过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在输入受限的情况下很好地跟踪路面参考滑移率,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摘要:针对上海市临港沪城环路海绵化改造项目建设,阐述其设计思路及应用实践。以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指标为出发点,综合考虑科普教育、参与互动及示范展示等功能需求,进行整体景观提升及整个地块的水环境、水生态系统的构建。 在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基本特征不变的前提下,对场地进行整体梳理。将道路雨水引入两侧绿地,利用生物滞留设施进行滞蓄、渗透及净化处理,并与绿地内原有水体联通,共同构建一套完整的、重力驱动的雨水消纳净化系统。同时,构建太阳能驱动的水体循环系统、风能驱动的富氧曝气系统、生物能驱动的水体净化保质系统、人力提水净化互动展示系统等以自然力驱动的水环境、水生态系统。多系统协同打造可观赏、可游憩、可体验、低维护的海绵城市改造示范段。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常青路跨汉口火车站立交为(95+105)m连续钢箱梁,采用转体法施工。受城区作业场地限制,现场采用(91.4+43.8)m极不对称转体结构,转体重量约86 000kN,球铰两端重量相差30 000kN。为满足桥梁结构受力要求,在长臂端设置辅助支撑并结合短臂端配重,使转体结构达到平衡状态;在销轴与上球铰间预留足够的间距,以避免上球铰与销轴接触;取消转台处牵引索,在2处辅助支撑下部设置滚轮小车和驱动装置,由驱动装置带动滚轮小车及其上部的辅助支撑、梁体实现桥梁转体。制作1∶5实体试验模型并进行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指标试验值与有限元模型计算值吻合良好,当转体角速度控制在0.02rad/min以内时,各指标试验值基本不发生变化,验证了该齿轮驱动体系的可行性、平稳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为研发出技术成熟的纯电动汽车驱动车桥及推动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发展,依据纯电驱动车桥相关指标要求,对纯电驱动车桥机电耦合系统的创新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采取理论建模与实践验证结合的方法,从创新的角度探索性地阐述和分析了纯电动汽车驱动车桥机电耦合系统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电机驱动式自动离合器控制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发了以直流电机驱动的离合器电控操纵系统,分析了车辆起步时的离合器接合过程和评价指标,根据电机驱动式自动离合器的特点,制定了离合器的控制策略,并采用PD控制算法实现了离合器的慢接合控制,并在牡丹MD6601中型客车上进行了实车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控制结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款纯电动物流车进行驱动电机系统方案设计,从纯电动物流整车基本参数及指标得到其驱动电机系统的配置方案,并进行电机设计及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指明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以纯电驱动汽车为主要战略取向,而电力驱动,动力电池势必成为今后研发的主攻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汽车厂商的竞争,主要是关键技术的竞争。谁掌握了电力驱动、动力电池的领先技术并将其产业化,谁就会在未来市场占得先机。文章就电力驱动及其控制技术的现状、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实现动力电池技术突破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文章以某基型车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双电机驱动低速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计算和驱动电机选型;通过对比各种电机的优缺点,得到了驱动电机的相关参数和设计要求,为后续双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开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四轮独立驱动(4WID)纯电动汽车的驱动防滑(ASR),提出基于门限角加速度和滑转率的模糊滑转率控制方法。利用4WID电动汽车驱动力矩独立可控,转速和驱动力矩容易获得的特点,以实际角加速度与门限角加速度之差和实际滑转率作为模糊控制器输入,使得实际角加速度接近门限角加速度,控制各轮的驱动力矩实现驱动防滑。与PID控制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门限角加速度的模糊滑转率控制,能有效的降低滑转率,抑制驱动轮的滑转,提高了电动汽车在低附着路面加速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