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分析了汽车加油过程中汽油蒸汽排放量测量的试验方法,设计了一套用于检测加油过程汽油蒸汽排放的收集设备,介绍了设备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在平均温度为25℃和雷德蒸汽压为62kPa的条件下进行了3组试验,测量了汽油车加油过程中的油气蒸发量。试验结果表明:安装活性炭罐但未安装车载油气回收系统(ORVR)的检测系统,能够减少15.7%的加油过程排放;而当同时安装活性炭罐和ORVR后,能够减少93.9%的加油过程排放。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影响汽油车加油排放的外界环境(雷德蒸汽压)、裹入的空气速率和油箱的温度以及蒸发质量分数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加油排放速率随空气的裹入速率和油箱的温度的变化呈线性关系;在给定的蒸发质量分数的条件下,汽油蒸汽压力的自然对数与温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通过比较发现,车载汽油蒸汽回收装置的回收效率达93.9%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降低雷德蒸汽压、降低空气的裹入速率和油箱的温度等途径来实现减少加油过程的排放.  相似文献   

3.
在底盘测功机上通过全流稀释取样法,对三种不同型号的轻型柴油轿车,分别采用硫含量为50 mg/kg和350 mg/kg的2种燃油进行法规循环测试.试验对比分析了装有颗粒捕集器后处理装置的车辆和没有后处理装置的车辆在分别不同燃油试验下的颗粒物数目及质量的排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测试工况下,使用50 mg/kg的燃油时,颗粒物质量的比排放要比使用350 mg/kg燃油时降低30%以上,然而颗粒物数目排放却增加了近20%(无颗粒捕集器车辆);通过同型号的车对比试验,安装颗粒捕集器后,颗粒物数目排放降低率可达99%,质量排放降低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4.
怠速控制(ISC)是在保证发动机排放要求且运转稳定的前提下,尽量使发动机保持最低稳定转速,以降低怠速时的燃油消耗量。怠速时喷油量的控制由燃油喷射控制系统根据与空气量相匹配的原则进行增减,以达到目标空燃比。主要介绍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装置的组成,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阀的主要结构及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装置的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5.
奥迪 10 0 2 2E型轿车 ,装有德国生产的五缸顶置凸轮轴、机械式、多点连续喷射汽车发动机。其燃油供给系统采用德国波许公司生产的K型机械式多点燃油喷射系统。奥迪 10 0 2 2E型轿车在使用中易出现怠速不稳 ,熄火现象 ,仅从发动机进气系统和供油系统常见故障来谈一下发动机怠速不稳的诊断与排除  相似文献   

6.
电控分配泵、TICS泵能有效地改善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但仍受原机械式喷射系统的限制,而不能自由、灵活地控制喷油规律。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是针对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要求而研发的一项高压喷射技术。介绍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的特点、类型,ECD-U2型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的组成和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工程中地方政策有关砂石资源开采规定对能耗排放产生的影 响,通过对水泥混凝土从生产加工到投入使用全过程中各个环节所需材料以及能源量进行统计整 合,得到相应的气体排放总量,经汇总后以清单表格的形式列出,并对具体环节中原材料的能耗 排放占比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江苏省为例,因限制开采的明令要求将直接导致原材料运输距离增 大,对应的气体排放量占比也随之发生改变:当运距小于20km时,砂石运输环节产生的气体排 放量在总排放量中占比较小,低于10%;当运距增大至35km时,占比增大至20%;当进一步考 虑跨省运输时,砂石运输产生的气体排放占比将高达57%。结果显示:地方政策的实施需要考虑 对全社会综合效益的影响;远距离运输应结合地理环境和交通设施,采取船运或铁路运输等形式 以减少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合理确定道路工程所需要的拌和站位置,尽量减少水泥混凝土的运输 距离,也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能耗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8.
一、轿车巡航控制系统优点 巡航控制系统,简称CCS(Cruise Control System)是现代高级轿车普遍配备的一种辅助驾驶系统。该系统能够在车速达一定范围后(如40~200km/h),将车速保持在驾驶员所设定的值,自动执行上坡加油、下坡收油等必要的操作,实现恒速行驶。这不仅减轻了驾驶员负担、提高了驾车舒适性,而且使发动机功率与燃油消耗之间的配合处于最佳状态,有效地降低了燃油的消耗,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9.
正1经济环保银川公交100%使用天然气为燃料,有效降低车辆尾气的排放。后置纯天然气发动机,国Ⅴ排放标准;车辆燃烧天然气比燃烧汽油节省燃料费50%左右,相比汽油车尾气中一氧化碳减少97%,碳氢化合物减少72%,二氧化硫减  相似文献   

10.
<正>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金8000万元,现有员工700多名,其中科技研发人员200余人,企业致力于提供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解决方案及核心部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先后推出松正1代串联、松正2代并联、松正3代混联和松正4代插电式深混动力系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全国70多个城市、1万多辆客车之上。松正4代系统采用插电式深混混联系统,其节油(气)率可达到40%以上,纯电动时间占比超过70%,PM颗粒物排放减少90%,以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高节能性  相似文献   

11.
冷藏车热状况的模拟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权重系数法和平衡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气象模型、围护结构热平衡模型、制冷系统性能模型和车内空气热平衡模型在内的冷藏车热状况分析体系.以B23型机械冷藏车为例,通过联立求解的方式,对运行中的冷藏车热状况进行了模拟与分析,并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予以验证.结果表明上述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冷藏车热特性,并可为冷藏车热状况的整体评价和优化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车辆在城市交通行驶的拥挤状况,根据机械设计中有关连杆机构的设计原理,基于CATIA V5三维设计平台,建立了一种能够实现可伸缩的六杆机构悬架汽车。同时还设计出针对该悬架的驱动系统和转向系统。驾驶者可以根据具体路况使悬架机构产生相应变形,使该车在理论状态下具有很高的道路通过性,实现一车多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下国际船用燃油价格高企,不同港口燃油价格严重分化对不定期船航次燃油补给港选择,燃油补给量确定,航次船速优化的影响,不同燃油价格对加油量与载货量的悖反效应,不同航速受燃油价格影响对耗时成本与耗油费用的平衡效用,当前航次决策对后续航次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关系的复杂性,提出不定期船连续航次燃油补给与航速优化集成调度问题.以连续多航次利润最大为目标,运用多重嵌套期望平均值处理技术与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建模方法,构建该问题的集成调度模型.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应用与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模型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下国际船用燃油价格高企,不同港口燃油价格严重分化对不定期船航次燃油补给港选择,燃油补给量确定,航次船速优化的影响,不同燃油价格对加油量与载货量的悖反效应,不同航速受燃油价格影响对耗时成本与耗油费用的平衡效用,当前航次决策对后续航次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关系的复杂性,提出不定期船连续航次燃油补给与航速优化集成调度问题.以连续多航次利润最大为目标,运用多重嵌套期望平均值处理技术与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建模方法,构建该问题的集成调度模型.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应用与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模型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燃油成本是船东在经营航次租船业务中控制运营成本的关键要素,由于燃油价格随时间频繁波动,而海上运输周期长,因此船舶在挂靠港的燃油补给计划成为船东面对的重要决策问题.本文以不定期航次租船为背景,从船东的视角,研究船舶在连续航次租船运营中的燃油补给问题.首先,基于ARMA模型建立燃油价格预测模型;其次,以连续多航次收益最大为目标,以补给地点和补给量为决策变量,基于燃油价格预测建立优化燃油补给方案的非线性规划模型.最后,针对一个干散货船舶的环太平洋的连续租船航次实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求解模型获取的最优燃油补给方案比传统的加油方式能够节省成本26.34万USD,占营运总收益的14.3%.  相似文献   

16.
航班地面服务是机场运行的重要环节.航班在机场过站期间所接受的一系列 地面服务通过不同类型的保障车辆来执行.通过分析机场过站航班保障的业务流程,确定 了加油服务和上客服务的时间约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以至少需要的保障车辆数目和 服务总开始时间最早为目标,研究构建了远机位航班加油服务和上客服务的协同调度模 型,并给出了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基于首都国际机场实际运行数据的实验结 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较好地解决加油车和摆渡车协同调度问题.实验得到一组Pareto 最优解为业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排放控制区下集装箱班轮运输船期设计和燃油补给联合优化问题,分析了多时间窗、多起讫时间和多装卸效率等合作协议条款与船舶航行、装卸及到/离港时间之间的关联性。结合燃油补给港燃油价格差异和折扣因素,以船公司航线服务周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排放控制区下船期设计和燃油补给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设计线性割线近似的求解方法。以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AWE1航线为例,数值实验验证了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船期设计与燃油补给联合优化可使船公司航线服务周总成本降低7.41%;随着船舶到港时间窗长度的增大,船公司航线服务周总成本及船舶在排放控制区内平均航速均随之降低。研 究表明,上述合作协议条款不仅有助于船公司更为灵活地调整船舶航速和船期,还有利于减少船舶在排放控制区内的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8.
以某厂地铁车厢头车为研究对象,结合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空调风道及车厢内部三维空间区域的空气流动和传热状况进行了数值分析,根据欧洲标准EN14750-1对空调通风设计方案进行了评估,计算中综合考虑了车体壁面传热、人体散热等多种传热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将空调机组下方的八个风道出风口去掉,地铁风道的出风口均匀性得到了有效地改善,风道出风口的平均速度最大差值由2.92 m/s变为2.23 m/s;条缝型送风口能够提供较好的空气品质;在车厢内定员226人的情况下,地铁车厢头车的空调通风系统满足了乘客热舒适性的要求.研究结果为地铁空调列车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高速列车运行舒适度和车下悬挂设备的振动水平,建立了车辆-设备系统垂向动力学模型,推导了车辆系统振动加速度频率响应函数;结合轨道不平顺激励谱函数计算了车下悬挂设备振动加速度均方根,联合人体舒适度加权滤波函数计算了车体振动参考点的垂向舒适度指标;引入目标级联分析(ATC)法逐层分解车辆-设备系统振动指标,构建了车辆-设备系统两层指标分解数学模型,采用指数罚函数策略协调两层振动指标之间的耦合问题;提出了以车辆运行舒适度和车下悬挂设备振动加速度为指标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建立了以车下设备悬挂刚度和阻尼为设计变量的优化模型;联合车下设备悬挂参数动力吸振器(DVA)设计法对比探讨了ATC法在复杂车辆系统参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与DVA设计法相比,ATC法优化后车辆中部舒适度在300 km·h-1工况下提高了8.5%,设备振动水平减小了约20%;在全速域区间,ATC法对车体中部的振动衰减是DVA设计法的2倍,且对设备的振动衰减比DVA设计法大4.5 dB;与优化前相比,ATC法优化后车辆中部舒适度指标最大提升了15%,设备振动加速度减小了0.18 m·s-2。由此可见,ATC法可以运用于复杂轨道车辆结构参数优化设计中,能有效改善车辆系统的振动水平,也可为车下设备悬挂参数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