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需求,车载计算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其高频EMC问题也更加严重。文章针对车载计算平台中高算力SoC芯片对LPDDR4以最大速率3 200 Mbps读写时,在1 600 MHz频点造成的RE超标问题进行分析,提出3种解决方案,重点对其中的展频技术进行说明,并对展频后的信号质量进行测试,信号完整性测试结果均满足芯片手册要求,验证了展频技术对改善RE超标问题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车载以太网作为整车网络的下一代骨干网络,根据V模型的开发流程,测试作为开发的重要环节,不可缺少,车载以太网控制器的测试和传统的CAN控制器测试完全不同,本文主要介绍车载以太网控制器的物理层测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款车型EMC性能摸底试验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测试,确定车辆车载末端骚扰超标原因,并协助整车厂进行整改实施;整改后验证测试表明,有效解决了保护车载接收机超标问题。详细阐述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测试方法、评判准则及相应的整改措施,建议整车性能开发要注重EMC正向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4.
针对整车保护车载接收机的辐射骚扰超标问题,通过排查确定骚扰源,对骚扰的传递路径和特性进行分析,选择有效的整改措施和整改器件,保证整车保护车载接收机的辐射骚扰合格。  相似文献   

5.
从车载紧急呼叫系统整车触发特性的关键测试技术出发,分析了车载紧急呼叫系统整车触发特性关键的测试方法。针对车载紧急呼叫系统最为关键的整车触发特性测试复杂的测试环境,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测试技术和测试方法,提高了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了由于信号不稳定导致的试验失败的风险。最后通过试验对测试方法进行了论证,验证了测试方法的有效性。由于国内车载紧急呼叫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研究的车载紧急呼叫系统整车触发特性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可以为国内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提供试验验证和指导,可以为国内企业进军欧盟市场和海关联盟等国外市场提供本地化的认证和测试,同时可为中国的强制性标准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针对车载激光雷达输出信号精度受冲击振动噪声影响的问题,建立了冲击振动激励与电路振动噪声响应之间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噪声消除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车载激光雷达输入冲击激励信号进行小波分析,对输出振动噪声响应信号进行高斯函数拟合,建立了二者间的关联函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输出噪声处理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冲击振动引起的车载激光雷达输出噪声有明显消噪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首先来看一下车载以太网的标准信号波形是什么样的,车载以太网100BASE-T1信号采用PAM-3调制,差分信号电平介于-1V和+1V之间,如图18所示。如果使用XENRTYSCOPE示波器测量车载以太网波形时需要使用SCOPE高频检测探针(附件号为6511 197 399),如图19所示,适用于CAN、Flex Ray、车载以太网等高速信号以及初级点火等高速信号的测试;如果使用普通的SCOPE检测探针,虽然也可以检测到波形,但是波形有一定程度的失真变形,而且会对车载网络产生信号干扰,导致车辆出现一些故障现象。  相似文献   

8.
随着用户对车辆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智能化需求的增加,高带宽、低延迟的车载通信特点,促进了车载以太网的快速应用及发展。本文概述以太网参考模型,对车载以太网物理层架构进行分析,全面阐述车载以太网物理层测试内容及方法,对车载以太网物理层测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对车载网络通讯速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车载以太网因其传输速度快、功耗低等优势在汽车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车载以太网在传统以太网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更符合汽车对通讯质量和电磁兼容的要求。为保证车载以太网在汽车中应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需要开展相关测试工作。本文分析了车载以太网物理层、交换机、通讯协议的技术特点以及一致性测试方法,为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开展车载以太网的可靠性研究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牵引车轻量化考虑,使用铝壳代替铸铁壳变速器后,动力总成质量减轻引起整车怠速振动较大。利用ADAMS对悬置系统刚体模态进行仿真分析,通过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找出引起整车怠速振动的原因和优化方向。以悬置刚度为优化参数,以悬置系统主振动能量分布的加权组合为目标函数,给出优化后的悬置参数。最后,在怠速工况下对转向盘振动量和悬置传递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整车振动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能源车型在开启空调制冷时能耗大幅增加,我国最近实施了一系列促进车载空调节能减排的法规,但是依规进行实车能耗测试耗时费力,所以文章参考最新国标的测试流程,以某MPV样车为研究对象,建立整车热负荷和空调系统制冷SIMULINK模型,并联合整车模型,仿真车载空调制冷的能耗水平。随后与整车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仿真合理性。最后理论分析某些可能影响整车能耗和热负荷的典型因素,为后续车型能耗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以太网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到汽车领域。车载以太网的应用,对于主机厂的终检线诊断提出了新的要求,主机厂需要开发基于DoIP的车辆终检线诊断程序。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DoIP的终检线模拟测试系统:基于ISO13400DoIP协议,利用专业的汽车总线仿真软件Vehicle SPY3模拟DoIP节点,搭建终检线台架,模拟DoIP的整车诊断,进行终线诊断程序的前期开发。  相似文献   

13.
基于车载网络技术的发展,阐述车载以太网应用的迫切需求,车载以太网标准协议解析、行业标准化状况以及车载以太网相关测试等。  相似文献   

14.
车载音响系统是主动发声、主动降噪功能的核心部件。为了对车载音响系统的声学特性进行分析,需要使用仿真手段研究其频率响应和车内声场的传播特性。由于车载音响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具有宽频带特性,传统的声场仿真分析方法如有限元法无法覆盖车载音响系统全频段。为了解决该问题,引入建筑声学中常用的声线法,探讨了基于声线法的车载音响系统仿真及车内声场分析的可行性和适用范围。基于声线法建立整车音响系统模型并与实测频率响应对比,对误差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整车的高频泄露、玻璃的透声和声源指向性是影响车载音响系统仿真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雨刮电机电磁辐射干扰的原理,将问题简化为雨刮电机供电线束的辐射干扰,进而建立雨刮电机的整车电磁辐射模型.将电机线束模拟为离散化的传输线集总参数模型,计算出的线束电流分布作为线束辐射的激励源,利用有限积分法研究其辐射特性.结果发现,雨刮电机电磁辐射干扰对车载天线和收音机的影响明显.而相应的电磁辐射抑制措施仿真结果表明,减小电机的接触电阻对降低线束辐射强度的效果不明显;对线束进行共模/差模电容滤波,抑制效果较好,尤其是共模电容滤波更为有效;在共模电容滤波基础上串联电感,构成低通滤波器,可进一步降低线束辐射.参照仿真结果对实车辐射测试超标的雨刮电机进行电磁辐射的改进,在其线束上加入低通滤波器后,电磁辐射干扰显著降低,测试达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三网融合的快速推进,车载以太网技术逐渐成为车载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车辆应用需求迫切,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概述车载总线技术的发展趋势、协议架构及测试概况,阐述车载以太网系统级测试环境的设计、系统测试内容及系统测试示例等,为车载以太网系统测试人员开展测试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分析整车电路系统引起汽车自燃的原因,同时通过对整车电路系统引起烧车的两种主要原因——过载与短路现象的分析,进行整车电路系统设计验证,用模拟过载及短路保护测试的方法,验证系统设计的匹配性、合理性,从而有效地预防汽车自燃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在按照GB 34660—2017法规进行整车辐射发射窄带测试,在天线位于车辆左侧垂直极化时,测试结果超出限值6dB左右,不满足法规要求。通过对整车控制器的逐一排查,最终找到干扰源头为车载集成电源,噪声主要由DCDC逆变时HVDC高压侧产生,通过车载集成电源的HVDC端口以及产品外壳对外辐射,可通过在车载电源HVDC端口增加滤波方案来解决辐射问题,从而满足整车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车辆的驱动系统、车身、底盘控制系统全部电子化,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对外产生的电磁辐射需要进行全面测量。相较于燃油汽车,电动汽车需要额外测量车辆150 kHz至30 MHz频段的汽车电磁场发射强度。通过分析GB/T 18387—2017给出的电动车辆电磁场发射强度的测试布置,深入剖析CISPR 16-2-3:2016中环天线测试距离与测试静区半径的要求,结合乘用车辆车身尺寸的实际测试工况,提出一种全面覆盖被测车辆静区的电磁发射测试场地的验证方法。通过对比两个不同的10米法整车半电波暗室的30 MHz以下电磁发射场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排除暗室自身的谐振频点造成的不确定度,两个暗室的场地性能验证满足使用要求,本文提出的场地验证方法为整车半电波暗室场地性能验证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供行业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整车EMC辐射发射测试方法,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针对某主机厂某个车型EMC测试中超标部分进行定位,锁定超标源进行优化分析,使整车满足EMC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