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11日,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物联冷链委等单位共同起草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简称"标准")将正式实施。作为国内首个食品冷链物流强制性国家标准,它对冷链城配运输装备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国内冷链城配需求激增,VAN类冷链运输市场逐步扩大,2020年市场容量同比增长15%,成为冷链城配市场主力军。图雅诺特专冷藏车以近半数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市场前列,近三年始终占行业首位,被誉为冷链城配"移动温控冰箱"。那么,图雅诺特专冷藏车有何过人之处来保持高位引领?  相似文献   

2.
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冷链物流愈益受到重视,并在十三五期间成为食品和药品两类行业发展的新引擎。针对冷链物流商用车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风向标,论述了我国冷链物流进入黄金发展期,分析了冷链物流的发展需要——冷藏集装箱运输车,并对冷藏运输产业链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驾北时 《驾驶园》2008,(11):18-19
9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沃尔沃卡车中国区协办的"第二届中国食品物流安全暨冷链系统建设洽谈会"在京成功举行。本届会议聚焦于正在兴起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中国冷链物流领域,汇聚了大批的专家,学者及企事业代表,共同探讨关于中国的冷链系统协调建设与体系管理操作等议题。组织者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推动中国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以及相关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的制定。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安全》2008,(10):21-21
9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沃尔沃卡车中国区协办的”第二届中国食品物流安全暨冷链系统建设洽谈会”在京成功举行。本届会议聚焦于正在兴起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中国冷链物流领域.汇聚了大批的专家、学者及企事业代表.共同探讨关于中国的冷链系统协调建设与体系管理操作等议题。组织者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推动中国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以及相关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梅振 《商用汽车》2014,(10):28-29
2014年4月18、19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中国冷链物流服务主办,北京启达冷链企业管理服务中心承办,郑明现代物流、龙工叉车、五环顺通、精创电气、华储集团、恒慧集团、京科伦、永贵冷链物流、蒙牛、重庆明品福等协办的"中国食品流通安全与冷链物流服务协同发展大会"(下简称:食品冷链协同大会)在北京举办。  相似文献   

6.
随着食品冷链、生鲜电商等蓬勃发展,国家对药品、疫苗等生物制品运输安全的逐步重视,我国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达2886亿元,其中食品冷链连物流需求总量1.887亿t,果蔬冷链需求量9914.4万t,肉制品冷链需求量3345.6万t,水产品冷链需求量3867.2万t。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冷链市场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同时新一届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进一步升级,中产阶级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冷链产品和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政府和消费者对冷链物流理念的认识越来越深,冷链市场规糢继续扩大。果蔬冷链物流、乳制品冷链物流、肉制品冷链物流、水产品冷链物流等细分市场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逐步走向规范化。生鲜电商异军突起,冷库建设、制冷设备行业增速等,都说明了冷链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力不可小看,更不可轻视,在未来行业发展上,和冷链有关的各行业,冷链物流的上下游,都将会有更好的联动趋势。下一个五年规划将在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冷链标准化、公平的冷链环境、冷链税费减免等方面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8.
正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保障生鲜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意见》指出,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对促进农业生产流通和农民增收,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满足客户对生鲜类商品的需求,如何采用冷链保障速冻食品的安全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然而生鲜商品运输的重要环节就是冷链物流,完整有效的冷链物流体系可以满足人们对生鲜产品的要求,不过现阶段冷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未有效解决。由于"最后一公里"配送区间小,但是节奏较快,因此对本阶段参与配送的冷藏车辆要求较高,既要高效完成配送任务,也要响应国家节能减  相似文献   

10.
2014年我国冷藏车市场高速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长期以来,我国的冷链运输技术落后,冷藏保温车千人保有量仅为美国的1/50,仅果蔬一类产品每年损失就达1 000亿元以上。但是,随着近年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作为公路冷链物流的基础交通工具,冷藏汽车表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可称为物流车市场中的"SUV"。冷藏汽车是用来运输冷冻或保鲜的货物的封闭式厢式运输车,按照专用设备功能可细分为冷藏车和保温车。只有隔热车体而无制冷机组的称为保温车;有隔热车体和制冷机组,且厢内温  相似文献   

11.
正8月31日,交通运输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就加快发展冷链物流问题做了明确的工作部署。会议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初步形成全程温控、标准规范、运行高效、安全绿色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断链"问题基本解决,全面提升冷链物流服务品质,有效保障食品流通安全。交通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在发布会上表示,交通运输部已于8月24日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重点围  相似文献   

12.
<正>7月28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形成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这是我国首个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规划(详见本期《焦点》栏目)。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和规模呈现高速增长,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生鲜宅配的需求爆发,加速了冷链物流的发展。作为冷链运输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我国冷链运输车产销量和保有量连年增长,但冷链运输车占货车比重仍较低。面向"十四五",在国家重视并支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以及相关标准法规不断完善下,预计我国冷链物流车将保持高速增长,并呈现出产品合规化、新能源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及行业高质量发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李广 《商用汽车》2013,(14):34-35
通过对食品行业对冷链物流业务的要求,以及冷链物流企业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了冷链运输车辆(冷藏车)制造企业服务的发展模式,包括如何协助冷链运输企业高效运行,继而为食品行业提供安全、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0-2015年)在分析我国当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到2015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该《规划》的实施,为我国冷藏车生产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专用汽车》2012,(9):76
<正>日前,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的《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GB/T28577-2012)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据悉,该标准由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物流技术协会、北京邮电大学、天津大  相似文献   

17.
《专用汽车》2015,(2):81
<正>针对我国冷链运输物流企业集中度低,专业化服务能力不强,运输成本高、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10部委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冷链运输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提升冷链运输物流业发展水平。意见提出,大力提升冷链运输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鼓励冷链运输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  相似文献   

18.
黄娟  刘诗琪  罗锋  罗祎  唐芙熔 《车时代》2021,(1):102-102
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物的新鲜度要求提高,冷链产品的需求量增多,对冷链设施、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冷链物流需求进行预测,以C市五种主要农产品2016~2020年的冷链物流需求数据为基础,用相对误差作为精度判断标准,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C市2021~2025年的冷链物流需求量。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一时间各类资本加速入局生鲜电商。据预测,2021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增速将达10.3%,市场规模将达到3 832亿元,冷链需求总量将突破2.65亿t。  相似文献   

20.
以冷链突发事件为例,依据集成场理论,从冷链系统顶层的集成体、基核和联接键等关键要素出发,分析了当前冷链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对冷链突发事件形成的因素和事件特点进行了归纳,针对不同的物流集成体服务模式的优劣以及如何更好地提高冷链物流运作的效率进行了合理的分析.结果表明:公共型基核是冷链系统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发展项目;基核微观运作直接影响到冷链作业质量和系统安全,需要加强公共型基核现场运作的综合信息系统等联接键构建,提升全系统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可视化监管能力,提升基核对冷链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应对能力.同时针对基本服务模式提出了冷链突发事件防范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