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翟志刚 《隧道建设》2005,25(5):68-70
根据线路中线的特点,介绍了线路平面缓和曲线和线路中线在曲线地段侧移的计算和处理方法。重点论述了曲线平移的计算公式推导,并提出了一种新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设计工作中,经常碰到位于回旋线路段中线内、外侧任意宽度相对应的轨迹长度计算问题。如:曲线桥纵向钢筋长度计算、高等级公路曲线挡土墙长度计算等等。本文结合生产实际详细推导了回旋曲线路段中线内外侧任意宽度轨迹长度的计算公式。并给出算例。  相似文献   

3.
结合我国土木工程实际,利用CASIO fx-4800P编程式计算器对线路中线放样中常见的综合曲线放样数据进行了编程计算,并将曲线数学坐标转换为工程实际应用的地方坐标.  相似文献   

4.
以既有路段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理想道路中线平面坐标数据和实测道路中线平面坐标数据对比分析三次样条插值法、最小二乘拟合法、纬地平面智能布线法的适用性和稳定性,提出等距分组最小二乘拟合圆曲线法。结果表明,对于理想道路中线平面坐标数据,3种方法恢复的圆曲线半径均可靠,其中最小二乘拟合法恢复缓和曲线长度的结果不稳定;对于实测道路中线平面坐标数据,三次样条插值法的适用性差且增大测量点密度不能提升恢复结果的可靠性,最小二乘拟合法和纬地平面智能布线法恢复圆曲线半径较可靠且通过增大测量点密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缓和曲线长度恢复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缓和曲线段任意测点的投影归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许曦  黎莉 《公路》2003,(3):49-51
公路施工及检测中经常需要计算中线外某点至中线的距离或对应的里程,本文推导缓和曲线段任意测点的投影归算方法。由缓和曲线几何模型建立测点所对应的曲线长方程式,再采用牛顿法进行解算。该方法数据处理严密且简单实用,已在编程计算器上实现。  相似文献   

6.
常规的曲线桥梁偏角与墩台中心坐标计算公式复杂且工作量大。文中通过公路中线数学模型,建立了路线中线点、墩台中心和桥粱偏角的函数关系,简化了桥梁偏角与墩台中心坐标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张雪才 《路基工程》2006,(4):98-100
结合参与郑西、武广客运专线设计体会,就高速客运专线线路设计执行《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中的若干问题,提出探讨性建议。包括:线路平面设计的最大曲线半径选用、缓和曲线长度及曲线超高设置;线路纵断面设计的最大坡度、最小坡段长度、坡段连接:平、纵断面组合设计等。  相似文献   

8.
彭飞 《公路》2006,(10):97-101
为了解决平曲线路基边线测设过程中的精确放样问题,利用坐标系的旋转平移变换原理,论述了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求解第一缓和曲线、圆曲线和第二缓和曲线的中线和边线参数方程,以及平曲线边线长度计算公式的方法和步骤,并结合实例,借助于Exce l软件,在A u toCAD中对成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以线路技术参数中较为关键的曲线半径为讨论对象,从其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根据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发展状况,分析了线路最小曲线半径以及曲线超高的关系,并提出了建议值.  相似文献   

10.
路基边桩的极坐标法放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洪成 《公路》1993,(1):37-39,41
本文介绍极坐标法直接定位边桩放样技术。给出了当路线中线为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段对边桩的坐标计算方法及公式推导。本方法实地放样作业简便,在山区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回旋线及圆曲线平行线的几何性质,建立视点轨迹线与公路中线桩号及坐标的准确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用VB算法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利用视距包络线计算基本型平曲线上逐桩的横净距,可供平面视距检验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弯道设计内容概要公路弯道设计中,一般要解决下述问题 1.圆曲线内的加宽及其过渡。要求计算圆曲线和加宽缓和段内任一桩号的路面及路基宽度; 2.圆曲线内的超高及其过渡。要求计算圆曲线和超高缓和段内任一桩号的中线及内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推导了立交匝道等道路交通中线和边桩在城市坐标系中的坐标计算公式 ,并介绍了实现整个线路实现连续统一计算的程序设计思路。采用本文所提供的计算方法 ,采用全站仪、GPS等仪器进行立交匝道放样极为方便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路勘测中线测量虽然精度要求不高,但每公里曲线数量多,受道路两侧建筑物及树木等影响,通视条件差。应用全站仪或GPS-RTK进行测量放样,在作业效率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5.
去年,公路月刊第7期发表了区永典同志“曲线中桩横断面方向的简便测定法”一文,其中,所采取的方法,均涉及到曲线半径,并须通过一定的计算,还没有达到简捷的理想。在野外工作中横断面测量是由横断面组担任,对前边中线钉桩组所选用的曲线半径,往往是不知道的。但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沪通铁路宝山线路方案选址中存在的困难,其中与上海市宝山区现状与规划矛盾较多,敷设方式经历了由地面到地下的演变,同时局部降低了限制坡度的要求(隧道部分采用0.9%),线路走向先后提出了中线方案、南线方案和北线方案,综合考虑各方案多种控制因素,减少铁路对城市环境、土地规划利用等的影响,推荐采用南线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现代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高架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规律,以某(35+40+40+35) m曲线连续梁桥为背景进行研究。采用ANSYS软件建立曲线桥上梁轨相互作用空间计算模型,基于曲线桥上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分析伸缩、制动、挠曲及断轨工况下曲线半径对梁轨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曲线桥上无缝线路,纵、横向梁轨相互作用是相互耦合的,伸缩工况计算中须考虑引起钢轨温度力的轨温;相比于制动、挠曲工况,伸缩与断轨工况受曲线半径影响更为显著,线路纵、横向梁轨相互作用与曲线半径分别正、负相关,但当曲线半径增加至600 m,表征梁轨相互作用的钢轨轴向力及桥墩受力趋于稳定;曲线桥梁的受力设计须考虑曲线影响,但钢轨强度检算中可采用"以直代曲"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双车道公路曲线路段碰撞事故高发的特点,选取某双车道公路5个简单平曲线,实测弯道路段车辆行驶轨迹,分析大货车、大客车、小货车和小客车等主要车型在上行、下行方向的轨迹中线偏移量,研究不同车型的行驶轨迹偏移特性.通过测定不同车型在不同半径平曲线行驶的轨迹交叉面积,建立车型、平曲线半径与行驶轨迹交叉面积关系模型,为双车道公...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利用线路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测设道路工程中组合曲线中线桩点位的坐标计算、测设方法.这种点位坐标计算公式,利用全站仪或测距仪配合计算器进行施测,既快速方便,又精度高,是高等级道路工程建设中点位测设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秦 《交通科技》2015,(1):170-172
在系统阐述贝宁的社会经济特征及沿线城市经济概况基础上,分析马朗维尔至帕拉库铁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并从经济据点、环保、地质等方面综合分析,对建设方案进行研究。经技术、经济比较,推荐线路顺直、经济据点集中、工程投资较省的中线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