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建立铁路路基病害诊断专家系统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铁路路基病害诊断专家系统的总体方案,知识表达方法和推理机制,为建立铁路路基病害诊断专家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煤矸石在铁路路基应用中的沉降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国内某铁路矿区将煤矸石作为铁路路基材料的具体工程,建立煤矸石路基的实体模型,对路基受力和变形进行计算分析。文章还比照施工标准给出了施工建议,对于实际工程中预留沉降量等指标的预测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结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病害作了预测。对地基类型进行分析,提出适合各种不同地基类型的铁路路基结构。  相似文献   

4.
1 概述 经过铁路五次大提速,主要干线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的速度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如此速度无疑对铁路路基尤其是路基基床的承载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风沙地区路基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神(木)-延(安)铁路风沙地区路基的施工实例,介绍用土工网垫,粘土防护边坡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土工俣成材料作为新型建筑材料,已在铁路路基工程中广泛采用,本规范的制定将推动铁路建设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秦沈客运专线路基填筑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秦沈铁路客运专线路堤施工实际,通过试验对路基基底处理和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铁路路基作为铁路的基础,对行车安全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铁路路基翻浆冒泥、下沉外挤等病害日趋严重,直接影响了铁路的正常运营。目前我局铁路路基病害整治基本依靠人力,并受施工天窗等限制,作业难度越来越大,且质量较难保证。通过对路基处理车作业原理和施工过程的研究,探索引入路基处理机械化作业车,改善既有铁路路基病害整治困难的现状,提高路基病害整治的施工能力,达到预期的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准确、快速、轻便地进行铁路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是铁路建设的需要。文章试图将瞬态瑞利波技术用于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探讨了仪器研制的关键技术,通过大量的对比试验,建立了地基系数K30和瑞利波波速VR的数学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
胶济铁路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胶济铁路即墨至高密段43.2km双线路基施工及通车一年后的实际沉降情况,对铁路路基工后沉降控制的必要性、主要途径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于今后铁路提速改造以及客运专线的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孟山 《科技交流》2003,33(3):86-90
通过统计目前正在施工的、具有代表性的铁路路基土石方工程量,对铁路、公路、水电预算定额水平的测定、对比分析,提出铁路路基土石方预算定额总体水平适当,个别项目定额水平明显偏低,及关于人力挖装、1t翻斗车或自卸汽车运定额、道路系数、定额子日存在的问题及看法。  相似文献   

12.
当铁路路基为高填路堤时,用土工格栅加固铁路路基,能阻止土体侧向位移、边坡滑坍和变形。介绍了土工格栅加固高填路基工程压实试验、铺设、定位锚固、路基填筑的施工技术。指出了土工格栅在运输、储存、堆放及其施工中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对修改铁路路基“三沟”标准设计的一点建议铁道部建设司刘新科天沟、侧沟、排水沟统称为“三沟”,是铁路路基的重要附属设施,对保证路基坚实稳固、具有良好的排水性,从而确保线路稳定和列车安全运行,是不可缺少的。铁道部部颁标准《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AJ1─8...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新修订路基预算定额的主要依据、参考资料和修订原则,同时通过新老路基定额的对比,对新修订《铁路路基工程预算定额》的主要特点及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分析,并帮助使用者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新修订的《铁路路基工程预算定额》。  相似文献   

15.
中国铁路正在分阶段全面提速,同时也在发展高速铁路。从提速对路基承载力的要求和高速铁路接近或超过轨道地基体系的临界速度时的变形两个方面探讨铁路提速与路基弹性波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寻求提速区段路基提速的判识方法。提出控制列车速度小于轨道地基体系的临界速度。并且用瑞雷面波法在轨道上用路基面波速度和路基承载力两种判识方式进行实测,可以判识路基特性对提速的影响问题。试验数据表明,用路基承载力的判识方法作为路基提速的判识依据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软基处理有多种方法,但有时爱环境、设备、技术、经济等因素的制约,需要对处理手段加以选择。用工业废渣-高炉炉渣、钢渣、粉煤灰等组成的级配混合物作为填料来转换加固软基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本文对重 工铁路路基的填料种类与应用效果作了试验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建客专、客货共线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的要求,结合武广客专综合接地系统工程在区间路基地段的具体实施,对新建铁路车站内综合接地系统方案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根据株六复线,黎南线,黎湛线路基岩溶地面塌陷勘测与整治工程的施工经验,作者对铁路路基岩溶地面塌陷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阐述了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规律及成因机制,介绍了电法勘探对忆注浆法在铁路路基岩溶地面塌陷勘测与整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各铁路局。投资公司。各铁路公司(筹备组)。各合资铁路公司:《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经审查现予发布(另发单行本),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发《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1)同时作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目前,地铁隧道穿越铁路路基的情况越来越多,但软土地区盾构隧道斜下穿既有运营铁路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需分析该情况下的路基变形规律。方法:以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大滩站—火车站站区间盾构隧道下穿杭甬铁路绍兴站站房及6股铁路股道工程为例开展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盾构隧道掘进施工对杭甬铁路路基的变形影响,并基于实测数据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充分验证了袖阀管注浆加固方案的有效性。结果及结论: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未考虑盾构穿越区域地基加固的情况下,杭甬铁路路基顶面最大沉降值为13.12 mm,不满足沉降控制标准要求;当盾构穿越区域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措施后,杭甬铁路路基顶面最大沉降值为8.20 mm,满足沉降控制标准要求,说明袖阀管注浆能够有效控制铁路路基沉降和轨道的不平顺。实测数据结果表明,盾构隧道下穿铁路施工期间的累计变形历程可分为路基隆起、路基快速沉降、路基平稳波动及后续沉降4个阶段,且前期隆起量大、后续变形相对较小,加固后的路基累计变形量能控制在10.00 mm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