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芝加哥为代表,美国鼓励兴建地下隧道蓄水系统,以解决城市防洪和雨水利用问题。其他很多城市还建立了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美国早已有强制性防城市内涝的法律,城市新开发区域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并制定了详尽的城市内涝防范、治理措施以及问责手段。这些条例规定新开发区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  相似文献   

2.
《隧道建设》2012,(4):440-440
日本是个台风多发国家。东京地区的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为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的侵袭而建的。这一系统于1992年开工,2006年竣工,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其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由一连串混凝土竖井构成,地下河深达60 m。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  相似文献   

3.
在德国慕尼黑2 434 km的排水管网中,布置着13个地下储水库。这些水库就好像是13个缓冲用的阀门,充当暴雨进入地下管道的中转站。当暴雨不期而至时,地下储水库有706 000 m3的容量,暂时将暴雨的雨水存贮起来,然后将雨水慢慢地释放至地下排水管道。在地上,慕尼黑不断扩大滩涂、河两岸的湿地和绿地,以减少河水对两岸的压力。德国城市里,受压不大的道路,普遍采用透水性地砖,不仅解决了积水,还可补充地下水,减少扬尘。新建建筑均要求设计雨水利用装置,否则政府将征收占建筑物造价  相似文献   

4.
基于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城市排水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城市日益突出的水资源危机以及现有雨洪排水系统所导致的城市水涝、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环境问题,提出了基于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城市雨洪排水系统优化设计方法,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将汛期雨水“先就地利用,后排出,再蓄积调节利用”。该方法可以达到节约城市生活饮用水资源并减轻防洪压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墨西哥城排水系统管道从1975年便开始使用,由于年久失修,该市曾频繁发生水淹道路的情况。2009年4月,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第二阶段的地下排水系统工程完工。使用了尖端技术的这一工程共花费3 100万美元,预计可以使用50年以上。  相似文献   

6.
《隧道建设》2012,(4):458-458
巴黎经常下雨,人们出门都习惯带伞,然而在巴黎的雨天里行走时,湿鞋的情况却很少见,更鲜有发生由于下雨积水导致的交通堵塞。这些,与巴黎地下那条世界闻名的下水道是分不开的。巴黎的下水道均处在巴黎市地面以下50 m,巴黎人前后共花了126年的时间才修建成功,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总长2 347km,规模远超巴黎地铁,难怪雨水到了地面便迅速了无踪影。巴黎有26 000个下水道盖,其中18 000个是可以进人的。巴黎总共有400名下水道维护工、600名地面作业工,负责整个巴黎下水道网络的维护,包括:清扫坑道、修理管道;寻找、抢救掉进或迷失在下水道中的人;用水淹的方式灭鼠;监管净化站等等。今天的巴黎下水道总长2 347 km,相当于巴黎到伊斯坦布尔的距离。按沟道大小,可分为小下水道、中下水道和排水渠三种,3的水经此净化排出。这些下水道宛如这座大城市的消化系统,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下水道。现在,巴黎的下水  相似文献   

7.
SMART工程是世界上第一条两用隧道,在同一条隧道内解决吉隆坡城区的洪水及交通拥堵问题。该系统呈现三层结构:最下面一层是永久性的排水渠道;第二层平常用于通车,当遇到5年一遇的大洪水时,第二层就变成排水通道;当遇到特大的极端性暴雨时,车道全部封闭,把直径12 m的整个隧道全部变成排洪道,基本上解决了城市中心区的排涝问题。  相似文献   

8.
说起城市排水的文明史,必须从古罗马说起。古罗马下水道建成2 500年后,现代罗马仍在使用。公元前6世纪左右,伊达拉里亚人使用岩石所砌的渠道系统,将洪流从罗马城排出。渠道系统中最大的一条截面为3.3 m×4 m。公元33年,罗马的营造官清  相似文献   

9.
“当初,Wittmann博士没有考虑到在昆山买土地建工厂,我劝他考虑到中国土地资源的紧缺性,租不如买。买多还是买少?我又劝他多买,这样,50亩的工业用地就成了现在的昆山市淀山湖镇威猛路1号,更成就了我们威猛在中国的沃土。在这块土地上,继2005年一期工程投产后,现在二期工程已建成投产,三期工程也已经规划出来了。”——程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