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了确定内河多桥水域的航道通过能力,提出多桥航道的交通流仿真模型.以长江武汉段的多桥航道为研究对象,收集大量的船舶交通流历史数据,用统计的方法分析这些数据获得交通流特征,提出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船舶生成模型、队列模型、航路模型和船舶运动模型等;开发仿真系统并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仿真实验确定多桥水域的航道通过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内河多桥航道交通流仿真模型是可行和有效的;在目前的通航条件下,长江武汉段多桥水域的航道通过能力与实际的交通流量相比显得非常富余;在安全航速范围内,通过整体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可以显著提高航道的通过能力;航道水深的变化对上行和下行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室的AIS设备采集了大量航经长江武汉段船舶AIS的信息数据,筛选了船名、船舶尺寸、船舶类型和船首向等代表性数据作为评价因子,随机抽选30d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了AIS在内河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由此可能带来的对船舶航行安全、船舶交通流统计不良影响情况,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对策,旨在对AIS设备在内河使用的规范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一个由船载AIS、岸台AIS及相关的应用软件组成的船舶交通流量统计系统,对通过航道某一断面的船舶交通流量进行自动统计,同时针对统计过程中存在的漏统计问题,采用了感知神经网络校验的解决方法.通过开发模拟软件对通过武汉长江大桥的船舶进行了交通流量的自动统计及校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长江内河运输船舶事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长江航运经济的迅猛发展,长江内河个体运输船舶队伍不断壮大,船舶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预防船舶事故,确保人命、财产的安全,防止长江水域污染,是各级政府和海事管理机构的工作重点。文章探讨了引发长江内河运输船舶事故的原因,提出安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三峡大坝通航、洋山深水港投入生产及长江航道近年将得到大力整治,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干线的航运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由于洋山港特殊地理位置导致内河船舶与海船的使用均受到一定限制.在此背景下,文中应用船舶设计、船舶阻力、船舶动力装置及船舶技术经济论证等相关知识,以规划中的长江干线航运环境为基础,探讨了重庆、武汉、南京到洋山港航线的集装箱船船型、动力装置的开发与优选.  相似文献   

6.
内河船舶横摇角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内河船舶横摇角计算方法,这个方法是对长江水系船舶横摇角计算的修正和推广,并已被“内河船舶稳性规范”所采用。  相似文献   

7.
多少年来,内河船舶的驾驶行为通常由人凭实践经验来完成,定性的多,定量的少,船舶操纵和避让的安全性和效率低下。长江船舶随着"3G"系统等数字网络通讯设备的安装运用,使这一现状得到极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8.
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通过经济鼓励政策为我国推行船舶标准化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为全国内河船舶标准化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后续的三峡库区船型标准化工程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推进了长江水系、珠江水系、黑龙江水系的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显著地促进了行业标准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交通标准化》2009,(2):99-99
2008年12月10日9时,中国内河最大的船舶监管系统长江三一峡葛洲坝船舶监管系统正式投入运行,所有通行于该河段59km水域的船舶将接受此系统监控指挥。该系统为船舶通过三峡一葛洲坝船闸更加安全、快捷、便利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长江江苏段多起船舶碰撞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探讨船舶在航行和避让时其行动通则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和《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并提出了加强船舶安全航行的对策和建议,同时指出严格遵守规则和按章操作是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先决条件,以期船舶的驾引人员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11.
长江航路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路改革是长江航运史上的一次革命,它规范了船舶航行秩序,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了通航效率。本文从航路改革的意义,作法,收益入手,重点对航路改革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长三角经济迅速发展,江苏沿江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长江航道的整治改善,进出长江的海轮日趋大型化、大吃水化。本文在讨论了进江超大型海轮的操纵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引领好望角型海船进江及停靠张家港海力码头的实际经验,就超大型船舶在长江上的航行、避让、锚泊及靠离泊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进出长江的外国籍船舶数量日益增多、海事管理难度增大的特点,分析了长江江苏段涉外海事特点,急需探讨的问题,提出了涉外事故调查的改进意见,具有较强的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黄洲新滩险段是长江位于皖苏交界处的咽喉要道,船经此段行驶是否安全、通行是否高效、营运是否经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长三角经济向中西部地区辐射的顺利实现。本文对黄洲新滩险段通航能力作了较详细的论证,提出了完善和改进现行通航规则的意见与建议,即在不同的时段实施不同的通航规则,高水位期实施分道通航制,中水位期实施双向航路制以及在枯水期实施单向通航制,对通航安全管理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可写入RFID技术和移动Ad Hoc网络的交通信息系统,利用可写入RFID技术对车辆和道路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并通过移动Ad Hoc网络与交通控制中心进行信息交换。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交通控制中心发送控制信息经移动Ad Hoc网络对交通控制设备和车辆进行实时管理,实现对交通的智能化控制。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长江内贸船舶压港、滞港现象,运用灰色系统预测GM(1,1)模型对长江内贸船舶进出港艘次进行预测,进而求得未来几年内贸驾引力量需求数量。结果表明,未来几年长江内贸驾引力量需求数量巨大,驾引力量短缺严重。  相似文献   

17.
针对长江江苏段过江大桥密度大、途经船舶造成船桥碰撞概率高的现状,文章分析了长江江苏段过江大桥桥区水域通航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确保长江江苏段各过江大桥桥区水域的船舶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8.
根据长江口沿海地区自动站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灾害性大风的时空分布特征,有利于过往船舶了解该地区灾害性大风发生的空间、季节、风向等变化情况,对提高船舶在长江口沿海航行中的安全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