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利用ADF检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3个节点城市的公路运输需求与三大产业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带沿线公路运输需求与三大产业之间表现出一种长期均衡的关系,公路运输能够促进沿线产业结构的优化;公路客运量与第一、二产业无直接的因果关系,与第三产业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公路货运量与第一、二产业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与第三产业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1978—2010年北京市城市化水平与公交发展的数据,应用协整理论对城市化与公交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寻求两者之间的短期动态波动和长期均衡关系。运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定量研究分析了城市化与公交发展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公交发展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即它们之间有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公交发展是城市化的Granger原因,公交发展的变化将引起城市化的同向波动。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检验,运用1979—2018年铁路运营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换算总周转量、能源消耗强度、运输车辆结构和人均GDP与碳排放的长期协整方程与短期误差修正方程,并通过Granger检验进一步证明变量间存在统计上的因果关系。长期均衡关系揭示:我国铁路运营碳排放与换算总周转量存在正向影响关系,影响系数为1.98;与能源消耗强度之间存在正向影响关系,影响系数为0.30;与运输车辆结构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影响系数为-0.40;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系数为-0.0032。短期调整关系表明当我国铁路运营碳排放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以-0.1754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均衡,调整速度约为5.70年。  相似文献   

4.
以深圳地铁1号线侨城东站2008年5月15日~7月16日用电量和客流量为变量,分析了两者的动态关系:首先,通过Johansen和Juselius的极大似然法对两个变量进行了协整检验,结果显示两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动态均衡关系;其次,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对两者进行了检验,证明这两个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他们之间是长期均衡关系.客流量的变化会引起用电量的变化,但用电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客流量的变化.及时疏导乘客,减少乘客在车站的滞留时间会带来电站能耗的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5.
研究我国1990—2016年货运周转总量,以及铁路、公路和水路货运周转量与国民经济的协整关系,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说明我国国民经济与不同运输方式货运周转量短期动态波动与长期均衡的关系。研究表明:国民经济与铁路货运周转量、公路货运周转量和水路货运周转量分别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铁路货运周转量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短期国民经济的变化对铁路货运周转量同方向的变动影响最大,对公路货运周转量同方向的变动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对铁路货运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铁路运输企业把握铁路货运量的演变规律,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运输计划。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分阶段探究我国铁路货运量与国民经济活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统计指标的关联程度,并用ARDL模型实证分析铁路货运量与代表性影响因素的长期影响关系。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1年我国铁路货运量主要与铁路基础设施能力和第二产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2012—2017年主要与煤等矿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公路货运竞争密切相关。ARDL模型结果表明,2004—2017年铁路货运量对煤炭消费总量的变化最敏感,其次是工业增加值和GDP,随后是居民消费水平,铁路货运运价对铁路货运量的长期影响程度最小。经比较,基于工业增加值的ARDL模型对铁路货运量的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铁路网的建设进程应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适度匹配,其路网规模受人口资源、经济社会、交通政策和运营组织等因素影响,具有动态、时滞、非线性的复杂特征.首先,在不依赖先验信息的情况下,运用互信息法对人均GDP、全社会货运量、旅客周转量等12项影响铁路网规模的指标进行互信息计算.接着,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初选指标进一步筛选...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1953—2007年的铁路建设和经济增长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主要步骤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铁路建设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并间接提升了工业化水平,但是,经济增长不是铁路建设的直接原因,是因为近年我国经济建设增长大力推动了公路航空等基础设施的发展而对于铁路建设的推动力度不够;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一部分,铁路的发展速度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能否在我国基础设施平台上充分稳定的向前发展,因为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国民经济建设不利,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特别是铁路建设以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铁路货运的市场竞争力,在阐述我国铁路货运及其竞争对手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铁路货运量增长存在的不对称性,确定增长不对称性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和方差、残差标准差、确定系数、校正后的确定系数进行拟合精度比较,选择出精度最高的模型作为衡量铁路货运量不对称性曲线的模型,以历年铁路、公路货运量为例,研究确定铁路货运确实存在畸形不对称增长的现象,计算的不对称性系数为正数,而公路货运不存在不对称增长性,与计算公路货运不对称增长系数为负数相符,为促进铁路货运量发展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博弈理论研究分析铁路货运和公路货运的竞争行为。通过建立铁路货运和公路货运的Hoteling模型,分析运输价格和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竞争的影响,指出在产品可替代性强的情况下,在双方均不改善服务质量、只进行价格竞争时达到纳什均衡,而在产品可替代性弱的情况下,纳什均衡则在双方均改善服务质量的情况下达到。对重复博弈下的均衡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当双方的耐心足够大时可能会出现合作的情况,即双方都不改善服务质量、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相似文献   

11.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货运量预测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赵闯  刘凯  李电生 《铁道学报》2004,26(1):12-15
根据货运量形成的原因 ,分析了货运量和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货运量预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 ,建立货运量预测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GeneralRegressionNeuralNetwork ,GRNN)模型 ,并以我国 1981~ 2 0 0 1年的货运量和相关经济指标的历史统计数据作为学习样本 ,通过拟合训练和外推预测分析 ,验证了GRNN用于货运量预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货运节点可以利用聚类分析法,依据货运总量、GDP、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递业务量、线路连接数、城市类别和节点类别等指标划分为4个等级。基于灰色系统预测模型,预测2025年高速铁路货运量,构建数学模型计算保本货运量。依据节点划分、货运量预测、保本货运量结果,计算各等级节点中盈利OD所占的比例,结合日均OD量,分析各等级节点间开办高速铁路货运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在一级节点之间可以开行高速铁路货运动车组专列,在二级节点之间可以开行客货联挂动车组,三、四级节点可以采用捎带运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满足广西地区客货运量的发展需求,研究了广西近年来的铁路建设规划,并提出广西中长期铁路发展规划的设想。通过对广西区内铁路的客货站场布局及运量的分析,提出广西区内目前客货站场存在的问题,并对客货站场的布局提供了措施和建议,最后以南宁枢纽为例,进行了客货站场布局的调整,更好地发挥南宁枢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LS-SVM铁路货运量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对铁路货运量的预测精度及建模速度,在分析货运量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LS-SVM铁路货运量预测方法。将货运量影响因素分为社会需求与铁路供给两方面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方面因素与货运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灰色关联度值,结合定性分析筛选LS-SVM输入变量,简化LS-SVM结构,再通过随机权重粒子群(SIWPSO)算法优化选择LS-SVM模型参数。通过对我国1980~2009年铁路货运量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大秦铁路货车车轮磨耗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重载货运专线——大秦铁路运行的货车车轮磨耗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对铁路货车运用中出现的闸瓦磨耗等问题的分析,将影响铁路重载运输货车车轮磨耗的主要因素归结为:货车轴重、货物周转量、闸瓦质量、车轮硬度及同一轮对两车轮的轮径差。采用车辆动力学仿真方法,研究车轮轮缘磨耗与踏面磨耗间的关系。结论表明,推广应用新型C级钢车轮以提高车轮踏面及轮辋硬度、控制同一轮对两车轮的轮径差、研制新型高摩合成闸瓦等措施是降低车轮踏面磨耗并使车轮踏面磨耗均匀化的有效途径;铁路货车采用状态修的维修管理办法是控制和降低轮缘磨耗发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 《铁道货运》2021,(2):51-58
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战略地位,对我国深化陆海双向开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及铁路网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西部陆海新通道功能定位,分析货运量影响因素,从区域间货运量、对外贸易货运量、分流沿江通道货运量3个方面进行运量预测.针对每部分货运量,在分析历年货运量的基...  相似文献   

17.
从地铁路网客流分布特征展开研究,旨在可以快速准确地掌握客流数据统计信息。通过搜集大量现有客流数据及统计分析方法,研发地铁路网客流数据特征分析系统。研究系统查询思路和运力运量匹配关系,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内部功能模块。在地铁客运管理部门的实际应用表明,系统可以实现对地铁客流数据高效、准确、规范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货运量的预测精度,提出基于乘积季节模型与引入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的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模型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建立乘积季节模型、LSTM模型与引入注意力机制的LSTM模型,然后利用误差修正法分别将2种LSTM模型与乘积季节模型组合起来进行预测,最后将预测结果分别与单一模型进行对比。采用2005年至2018年全国铁路月度货运量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种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均高于单一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其中基于乘积季节模型与引入注意力机制的LSTM模型的组合预测模型精度最高,具有研究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