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货运量预测是铁路运输规划的基础,单一预测方法很难准确有效地进行运量预测。探讨组合模型在铁路货运量预测中的应用,以全铁路货运量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样本,对未来铁路货运量进行预测。实证预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能有效综合各模型的有用信息,从而提高模型预测精度,与单一模型相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用改进的前向神经网络预测铁路货运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影响铁路货运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影响铁路货运量的诸因素的特点,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前向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并建立了铁路货运量前向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算例表明,其预测精度高于常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铁路行包专列作为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的一种新形式,对物流成本降低具有很大作用.针对铁路行包快运专列特点及开行条件进行分析,并对未开行行包快运专列地区铁路行包货运量预测进行研究;最后,以温州市苍南县进行实例分析,为缺乏数据的行包运量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Ԥ��ĸĽ�BP�����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铁路货运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传统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对非线性系统进行很好的拟合,但模型的预测能力不强。通过单位根检验,可知铁路货运量及其影响因素的时序列数据是非平稳的。本文通过分析BP神经网络的传递函数对非平稳时间序列预测的不利影响,提出用差分法对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铁路货运量预测的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说明了这种改进BP神经网络方法对提高铁路货运量预测精度的有效性,最后利用该模型对2006—2O1O年的铁路货运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铁路枢纽内货运量的模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铁路枢纽内影响货运量的因素,讨论了不同因素的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预测货运量的模糊回归模型,并通过算例求解,对某铁路枢纽的货物发送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对交通运量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能对相关部门和人员把握运输市场或进行决策有所裨益。对灰色、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三个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以全国1996 ~ 2003年公路货运量为例,对公路货运量进行了预测,经过比较,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方法精度较高。在分析组合预测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灰色系统、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三种预测方法结果进行了线性组合预测方法和支持向量机的组合预测方法。与单一预测方法结果和线性组合预测进行对比,支持向量机组合预测方法比较精确。  相似文献   

7.
根据铁路集装箱运量预测受到多因素影响以及非线性的特点,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了影响集装箱运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组合的铁路集装箱运量预测方法. 该方法将非线性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作为输入,相应的实际集装箱货运量作为输出,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算法. 最后以实例分析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实例分析表明:非线性灰色模型预测的最大误差为10.52%,而组合模型的预测误差最大为8.72%,说明文中提出的组合预测模型充分考虑了多指标的共同作用,灰色预测模型提供了较完善的输入数据,神经网络模型考虑了各主要指标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8.
根据铁路集装箱运量预测受到多因素影响以及非线性的特点,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了影响集装箱运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组合的铁路集装箱运量预测方法. 该方法将非线性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作为输入,相应的实际集装箱货运量作为输出,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算法. 最后以实例分析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实例分析表明:非线性灰色模型预测的最大误差为10.52%,而组合模型的预测误差最大为8.72%,说明文中提出的组合预测模型充分考虑了多指标的共同作用,灰色预测模型提供了较完善的输入数据,神经网络模型考虑了各主要指标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9.
铁路跨越海峡,一般都用桥梁、海下隧道或轮渡。论运输能力当以桥梁、隧道为大,但造价高、工期长。相比之下,建轮渡则有工程量小、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的优点。因而当跨海的运量还不大时,采用轮渡的经济效益是显的。  相似文献   

10.
铁路轮渡系统能力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路轮渡是连接受到水系阻隔的铁路线的一种经济便捷的运输方式.研究铁路轮渡系统的通过能力对合理利用路网运输能力、选择轮渡技术设备和加强轮渡运输管理有重要意义.铁路轮渡系统包括港口、轮渡站、铁路引线和后方技术作业站.铁路轮渡渡运的车流必须按照一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才能保证作业的安全和效率.铁路轮渡的通过能力,即在一定轮渡设备和作业组织方法的条件下,一昼夜内所能通过的列车对数,取决于铁路引线的区间通过能力、轮渡站、港口和渡船航运能力.着重研究了铁路轮渡系统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及系统能力的限制因素,得出的结果可用于轮渡系统的设计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