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金、技术、材料、人员、施工都是我们的,却要采用欧美标准建设,这使我国海外企业处于不利地位,国际化经营迫切需要把中国标准推出去。"中国进出口银行经济研究部副总经理代鹏如此评价了交通建设标准规范编译这件事。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我国支持"走出去"的融资主渠道,在此次"中国交通建设标准规范"英、法文版编译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是中国  相似文献   

2.
月度扫描     
现场我国启动交通建设标准规范编译出版工作2009年12月7日,我国交通建设标准规范编译工作正式启动,这是我国首次系统进行交通建设领域的标准和规范的编译和出版工作。此次编译出版工作由交通运输部主持,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交通建设股份  相似文献   

3.
一部管理办法,包含着交通公路工程技术的各个方面,包含着交通人在公路建设领域多年的经验精华,包含着交通公路工程技术的积淀。2012年8月1日在宁夏召开的全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各位领导、专家提建议、谈做法、讲未来,为建设更加完备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抒发了自己的见解。标准体系需要在实践中深化上海市路政局副局长姜敏  相似文献   

4.
"这是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化工作上的一次承前起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8月2日,历时一天半的全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圆满结束,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李华对会议的举办给出极高评价,并就全行业如何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提出要求。以努力坚持"先进理念、系统管理、经济可靠、有效实施"的"四个坚持"工作思路推动标准体系建设,是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从行业科学、安全发展的高度,为做好新时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提出的新思路。李华表示,"四个坚持"新思路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公路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同时,他呼吁广  相似文献   

5.
五十多岁的姚海冬,做了一辈子国际工程。在采访中,他真切地说:如果能够通过我们这代人的努力,推动中国技术标准‘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占一席之地,那将是无比荣耀的事。公路部分标准编译的主干力量——中国路桥——2011年7月6日完成了首批八册公路工程规范和标准英文本和两册法文本的编译工作,作为工作带头人的姚海冬,自然对这项工作有着深刻的体会。10月21日,本刊记者走访中国  相似文献   

6.
我们共同谱写的,是中国交通重塑国际形象的历史篇章。《中国交通建设标准规范》的编译输出,作为中国迈向世界交通强国的最新注脚,承载着中国交通龙行天下的光荣梦想,延续着中国交通建设者潜龙勿用的蛰伏与反省。2009年6月,李克强副总理在印尼马都拉大桥通车仪式的讲话中强调:  相似文献   

7.
行业标准规范制修订既是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行业内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上世纪70年代始,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交一公院")就开始参与到我国公路交通行业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中。近40年来,公交一公院共主持制修订《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等标准规范5 1项次,参与制修订《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工程路基设计规范》等标准规范39项次,编译中文版欧洲标准规范50项,编译英、法文版国内标准规范18项,为行业标准规范这株尚在成长的小树撑出了一片天空。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含量、高经济附加值、声誉、实力、合作关系……是参与国际工程的刚性标准,在中国交通建设水平已经具备"走出去"实力的背景下,国际工程承包界也开始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而中国交通建设标准无法向世界推广普及的事实,杯葛着这一场"走出去"的好梦。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从2009年12月7日开始,由交通运输部主持,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大意是,如果没有"规"和"矩",就无法制作出方形和圆形的物品。此后,这句话被广泛应用,引申为标准和规则,并且衍生出"国不可一日无法,家不可一日无规,行不可一日无纪"等诸多孪生版本。如同青春期的少年,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和养护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面对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不能仅仅停留在"见招拆招"上,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需要从根上解决。正因如此,在公路工程建设热情如此高涨的背景下,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问题已经不再是阳春白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普及状况,既关系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直接关系到每一条路的建设效果质量。2012年8月1日,全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会上,来自全国的170余名代表  相似文献   

10.
"全面总结十多年来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进展情况,深入分析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安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这是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在全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会议的主要任务。在会上,冯正霖回顾"十五"以来的十多年历程时说,这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史上建设规模最大、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也是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日趋成熟并整体提升的重要时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编制办法在此期间不断改进、质量水平大幅提高、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所建立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为公路交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提炼五点经验在回顾发展历程中,冯正霖提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建设能力和技术水平突飞猛进,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认可,甚至在西方国家认为的建设禁区,一次次创造了奇迹。然而,在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路桥公司)副董事长卢山的眼中,中国交通建设标准没有跟进一直是中国在世界游戏规则中尚  相似文献   

12.
<正>曾经看到过一句关于标准很简练的表述:"一个标准体系表反映了一个标准体系,而一个标准体系能够适应一种类型的产品生产。"标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事实上,早在"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率先提出了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科技发展战略,并将重要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列入我国"十五"科技的重大专项,投资近2亿元人民币……近期全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传来的消息显示,中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的"四级"标准构架已然形成。"知识就是力量"没有人质疑。正因如此,近些年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甚至出现了把技术标  相似文献   

13.
公路工程涉及前期勘察设计、中期施工、后期验收等多项基础项目,为实现统一协调全过程周期内的相关事宜,需在建设标准下开展相关工作。鉴于此,基于建设标准,从分析检测技术应用对践行建设标准的重要性出发,说明应用材料检测技术的现实价值。并从水泥检测、沥青检测、钢筋检测三个方面详细阐释材料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应用,强调技术应用对于促进技术进步、获得全方位效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加快发展我国交通电子政务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国交通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信息社会的核心构成部分。我国交通行业进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刚刚起步,由于缺少行业标准和技术经验,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缺少整体规划、各系统各自为政、标准不一、“信息孤岛”问题严重、重复建设、浪费惊人。本文结合交通行业的具体情况,对实现交通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方面存在的某些问题加以探讨,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输》2012,(10):54-67
<正>前言"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北京建设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特征的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阶段。为了更好地指导"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加快推进《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04—2020)》和《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2015年)》各项目标的完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各项交通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提高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就成为交通发展的首要目标,因为工程造价是控制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在公路工程造价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实施对于工程造价档案的重点管理,从而全面推进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山东省交通运输系统按照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管理理念,积极探索标准化建设新机制,致力于构筑行业规范和地方标准互补的多层次标准体系,扎实推进公路标准化工作。扎实推进,成绩斐然自"十五"以来,山东省公路工程标准化工作始终以确保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环保为重心,以实施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为主线,以强化体系建设、明确责任为手段,以科技创新、改革发展为动力,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推进。自2008年开始,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大力推行标准化管理工作,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集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铁路"走出去"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主要内容之一,而铁路建设标准是促进我国铁路"走出去"的重要基石。该文结合我国铁路走出去的实践,提出组织机构设置、财政支持、试验及样板工程建设、交流合作宣传推广、专业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交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又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交通的飞速发展必将带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提速"。依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国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有哪些方面有待完善?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目前,在全球工程承包市场上,中国企业承建了一大批高难度工程,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但缺少标准的中国企业仍显底气不足。多年来,中国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脱颖而出,许多海外项目的资金、技术、材料、人员、施工都来自中国,但每每必须采用西方标准建设,由西方监理公司负责监理,中国企业常处于受人牵制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